学术投稿

37例儿童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和VEP的变化

邓燕;于春红;廖瑜俊;杨洋;彭小维;殷小龙

关键词:急性视神经炎, 瞳孔直接光反射, 视觉诱发电位, 儿童
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4月我院儿童眼科住院部确诊急性视神经炎的患儿共37例(4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现急性视神经炎春夏交替时发病率高,达48.6%(18/37);发病原因中,病毒感染11例(11/37),1例多发性硬化(MS),23例无法找出明确病因(23137),半年后排外2例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视力在治疗1周后提高.至1个月稳定.患儿都伴有瞳孔直接光反射异常,间接光反射是正常,至治疗后3个月仍可见直接光反射迟钝不持久.首诊时皆有VEP的特征性改变,治疗1个月后,仅28.6%(14/49眼)VEP回复正常,直至治疗3个月后,才有83%(39/47眼)VEP恢复正常,追踪1年中,LHON和MS患儿一直VEP异常,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结论 详查瞳孔及VEP,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同时有助于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估.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ICU呼吸道院内感染分析及对策

    目的 总结ICU中引起呼吸道院内感染的原因.方法 82例病例均在无菌的条件下经气道吸痰取样,对培养菌株进行判定分析.针对各种感染敏感药物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标本216份,254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又以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革兰氏阳性菌(G+)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并有部分真菌感染.结论 ICU中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且菌群复杂,耐药菌群增多,应根据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及抢先治疗.

    作者:徐文达;陈历;万维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龙接骨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生龙接骨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龙接骨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条件:Diamonsil C18 5μm反相色谱柱(4.6×250mm),乙腈-0.1%磷酸溶液(23:7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 人参皂苷Rg1在1.138~11.3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4%,RSD=1.43%.结论 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本品的定量检测,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郭征兵;徐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ARB减少尿蛋白防治慢性肾脏疾病

    当今世界,慢性肾脏疾病(CKD)日益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过去一直认为蛋白尿仅仅反映肾小球损伤,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并与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易伟;周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破裂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诊断和治疗.结果 35例患者中,单纯保守治疗11例,住院病死率40%;TAE/YACE介入治疗组18例,住院病死率11%,中位生存期10个月;手术治疗组6例,无住院死亡,中位生存期18个月.本组误诊3例.结论 详细的病史采集与腹部CT检查是肝癌破裂诊断的主要依据.根据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状态及肿瘤不同分期,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争取佳疗效.

    作者:郑林辉;黄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康力安和悉复欢存在配伍禁忌

    康力安通用名是注射用头孢匹胺钠,对G+菌、G-菌及绿脓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悉复欢通用名是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感染.对于泌尿外科术后和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常常将两种药联合使用.

    作者:雷义萍;陈长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CTL在裸鼠体内外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 研究白血病细胞可溶性蛋白抗原(SPA)致敏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在裸鼠体内、外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效应,为白血病DC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培养DC,经形态、表型及功能综合鉴定.用纳米粒包裹白血病细胞SPA并致敏DC,在体外诱导出特异性CTL,用MTT法测定其活性.另分别将HL~60细胞与淋巴细胞(LC)或与CTL同时注入裸鼠体内,通过肿瘤体积、成瘤时间、肿瘤抑制率等对比各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 (1)培养的DC具有DC的形态特征并高表达CD1a、CD83.(2)MTF法测定各组CTL活性,发现A1组较A2组和A3组、B1组较B2组和B3组有明显差异(均P<0.05).A3组及B3组CTL活性高,A2组及B2组活性次之.(3)在裸鼠体内实验中,1组与2组、3组的肿瘤体积及成瘤天数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2组与3组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与3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50.70±13.74)%和(52.29±13.68)%.结论 在体外实验用白血病细胞SPA及纳米粒包裹的SPA致敏DC,均能可介导较强的CTL作用,且纳米粒包裹SPA组的CTL活性更高.用白血病细胞SPA及纳米粒包裹的SPA致敏的DC在裸鼠体内同样可诱导出较强的CTL作用,表现为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成瘤天数也明显晚于对照组,但纳米粒包裹SPA致敏DC组在体内试验中未显示出更强的抑瘤活性.通过DC介导特异性的CTL可有效的抑制白血病细胞,是一种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

    作者:周平;石庆之;华建媛;贺文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气雾剂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吸人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气雾剂.结果 治疗组在喘憋气促缓解时间、咳嗽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剂量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尽快缓解喘憋症状.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且方便、安全,可作为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

    作者:秦庆员;黄招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α-硫辛酸与核因子-K B信号通路

    α-硫辛酸是一个在少数细胞内合成的二硫化合物,它的天然功能是作为丙酮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中的辅酶.药理剂量下,α-硫辛酸是一个多功能的抗氧化剂,具有一般抗氧化剂所不能及的抗氧化性,它可以对与氧化应激有关的多种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局部缺血-再灌注、退行性病变等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1,2];对败血症、类风湿关节炎等急、慢性炎症的治疗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作者:万丽萍;熊向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对54例经硫酸镁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硫酸镁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对照组)54例行随机配对对比分析.结果 硫酸镁组腹痛缓解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硫酸镁组平均住院日、手术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简便、价廉、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玉海;杨萍;张奎林;丁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管理(附4例报告)

    目的 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临床管理经验.方法 分析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措施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所有病例一入院即进入重症监护室特级护理,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NCPAP治疗,早期治疗动脉导管开放(PDA),早期微量喂养,重视呼吸暂停,积极防治贫血和感染,注意预防核黄疸.结果 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积极救治均存活.结论 依据临床表现,采取多种救治措施,可成功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

    作者:陈勤玲;张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缺血修饰蛋白与急性脑血管病

    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或称钴结合蛋白,目前的研究表明IMA在急性缺血性事件,如心肌缺血、肺栓塞、肠系膜缺血的早期诊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血清生物学指标.

    作者:况卫丰;黄经纬;万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复合应用麻黄碱预防丙泊酚全麻诱导时血压下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合应用麻黄碱对丙泊酚全麻诱导时血压下降的预防作用.方法 择期全麻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和Ⅱ组(麻黄碱组),Ⅱ组诱导时复合应用麻黄素.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1min、3min、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与诱导前基础值相比,Ⅰ组在诱导后SBP、DBP、MAP和HR下降显著(P<0.01);Ⅱ组SBP、DBP、MAP和HR在诱导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Ⅰ组患者的SBP、DBP、MAP均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 麻黄碱与丙泊酚复合应用能明显减轻丙泊酚诱导时引起的血压下降幅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作者:廖晓勇;韩南火;王宗朝;严晚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儿童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病程3周以上疗效不佳,或病程在1周以内但X线胸片或胸部CT有明显实变或不张经常规治疗1周症状、体征、X线胸片无明显改善的为难治性肺炎80例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与同期住院的不愿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难治性肺炎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80例难治性肺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均显示支气管内膜感染,其中55例同时存在呼吸道的其他疾病.单纯支气管内膜感染25例(31.3%),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28例(35.0%),气管支气管异物14例(17.5%),会厌畸形6例,副鼻窦炎6例,右主支气管肿物1例.灌洗组显效7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灌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儿童难治性肺炎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作者:刘建梅;章高平;李建;吴爱民;朱晓华;胡次浪;李岚;李莉;罗晓红;胡华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自体血不同方法回收在外伤性脾破裂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外科70例外伤性脾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患者,术中血液回收、洗涤并回,观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第2d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每例平均回输自体浓缩红细胞(561.41±220.11)ml,90%患者(63,70)术中、术后不再输库存血;术后血液检测凝血功能等均接近正常: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结论 抢救外伤性脾破裂等致腹腔内大出血,术中使用自动血液回收机能迅速进行自体血回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节约血源.

    作者:汪义松;张图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卡维地络治疗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维地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74例人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络组38例,在基础用药上加用卡维地络10~20mg/次,2次/d;美托洛尔组36例,在基础用药上加用美托洛尔12.5~25mg/次,2次/d.共8周.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降幅无显著差异(P>0.05).而卡维地络组对心功能改善优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 卡维地络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有效安全,对心功能的改善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陈丽萍;万小强;徐卫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现状,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3月门诊儿科处方,进行抗生素物种类、用量、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情况分析.结果 门诊儿科抗生索物使用存在着一定缺陷,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物使用方面存在着使用率过高的问题.结论 医院应规范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物使用管理,以促进儿童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林柳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增殖和粘附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及正常肝细胞QSG-7701增殖和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苦参碱对BEL-7404和QSG-7701的增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粘附实验检测细胞粘附率.结果 苦参碱1.0~4.0g/L能有效抑制BEL-7404细胞的增殖.0.5~1.0g/L浓度的苦参碱能有效地诱导BEL-7404分化.当苦参碱的浓度低于0.5g/L时,其对QSG-7701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0.25、0.5、0.75、1.0g/L苦参碱处理72h后,BEL-7404细胞黏附抑制率分别为18.6%、24.4%、30.3%、4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QSG-7701细胞黏附抑制率分别为1.7%、3.5%、6.1%、37.8%,只有1.0g/L浓度的苦参碱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 苦参碱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BEL-7404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低浓度能有效地诱导肝癌细胞分化:高浓度的苦参碱有较强的抑制人正常肝细胞增殖作用,低浓度具有一定的生长刺激作用;苦参碱抑制BEL-7404细胞粘附.

    作者:石鹏;刘伟中;梁超;廖传文;罗小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对2007年10月~2007年12月来我院进行妇科普查或产后42d复查的1000例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26例妇女患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2.6%.单因素分析年龄、产后、绝经、孕次、产次、剖宫产、高血压、盆腔手术、尿失禁家族史、膀胱过度充盈、学历、大便困难、阴道后壁脱出、阴道前壁脱出、吸烟、子宫脱垂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关(P<0.05),而职业、出生时胎儿重量、臀位、侧切、胎吸、产钳、会阴撕裂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危险强度排列依次为绝经、吸烟、尿失禁家族史、膀胱过度充盈、年龄、剖宫产史.结论 避免多孕多产,避免医源性损伤.避免阴道产的损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减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

    作者:敖梅红;欧阳晨乐;张倩萍;陶玉玲;梁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CpG ODN与哮喘免疫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作者:李四堂;何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脑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磁共振波谱评价

    目的 评估脑肿瘤伽玛刀治疗后的1H-MR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脑肿瘤伽玛刀治疗前、后行单体素1H-MRS检查.结果 脑肿瘤伽玛刀治疗后肿瘤生长抑制,1H-MRS表现为NAACr、ChoCr、ChoNAA比值下降,其中ChoCr、ChoNAA比值下降明显.放射性坏死1H-MRS表现为肿瘤坏死区Cho、NAA、Cr峰消失,出现乳酸-脂质峰.肿瘤未复发患者1H-MRS未见明显异常;肿瘤复发患者1H-MRS表现为Cho、Cho/NAA峰再升高,出现乳酸峰.结论 1H-MRS有助于鉴别脑肿瘤行伽玛刀治疗后复发与坏死;评估脑肿瘤行伽玛刀治疗后的代谢变化,是一种判断伽玛刀疗效的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任远;李明智;王川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