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协同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附2例报道)

石庆之;李剑;汪清铭;汤爱萍;华建媛

关键词:间充质于细胞, 造血干细胞, 协同移植, 白血病, 异基因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协同移植的效果.方法 培养扩增供者骨髓间充质细胞,经形态学及细胞表面分子加以鉴定,并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协同移植给患者.结果 输注供者的MSC总数分别为2×106/kg和7.7×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以及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d和14d.例1出现了Ⅰ度aGVHD,Ⅱ度cGVHD,已存活11个月;例2未出现急、慢性GVHD,现已存活6个月余.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协同移植可加速造血功能恢复,对GVIt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还需加大病例数进一步观察.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引流+局部灌注化疗治疗小儿脊柱结核

    目的 探讨小切口引流+局部灌注化疗小儿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12例脊柱结核患儿单侧脓肿9例,双侧脓肿3例.2例有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D级2例.所有患儿术前皆行2~4周全身化疗.手术行局部小切口脓肿位置引流+局部置管灌注化疗.术后继续全身化疗9个月~12个月.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顺利,局部化疗时间为4~10周,随访时间16个月~4年所有患儿痛疼和脓肿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结论 小切口引流+局部灌注化疗治疗小儿脊柱结核手术创伤小、时间短、脓肿清除干净,效果显著.

    作者:李广海;周建元;钟德和;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盐酸罗哌卡因12mg,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盐酸布比卡因7.5mg,每组各60例.术中若腹肌不够松弛,则经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5ml.观察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阻滞平面,术中腹肌松弛程度、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效能相似,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和肌松效果,但R组低血压发生率较低,循环功能更趋稳定.结论 等比重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腰麻下剖宫产术均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并罗哌卡因腰麻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轻,有利于保障胎盘血流灌注,更适用于产科麻醉.

    作者:姚景;金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利钠肽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脑利钠肽(brain natruretic peptide,BNP)是利钠肽家族成员之一.利钠肽家族是由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BNP、C型利钠肽(D-type natriuretic peptide,DNP)和尿利钠肽(uro natriuretic peptide,UNP)等组成.

    作者:靳欣;王金良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在小腿下段,跟腱区、踝部、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下段,跟腱区、踝部、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外露.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皮瓣稳定,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该皮瓣血供充分、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是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肤溃疡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学恒;曾石川;郭筱秋;颜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葛根素对慢性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脏功能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慢性心肌纤维化大鼠的心脏功能和心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响.方法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5mg/kg·d×10d皮下注射制作大鼠慢性心肌纤维化模型,分早期和后期给予葛根素(100mg/kg·d)腹腔注射分别56d和46d.对48只雄性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造模组(M组)16只;对照组(C组)8只;早期干预组(Pa组)12只;后期治疗组(Pp组)12只.实验8周末对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缩分数(fractional shortening,FS),计算左心指数,进行VG(Van Gieson)色测算胶原容积积分(collagen volumefraction,CVF),RT-PCR检测CTGF mRNA水平.结果 Pa组和Pp组的左心指数、CVF和CTGF均较M组明显减少(P<0.01),LVEF和FS则较M组明显增加(P<0.01);Pa组的左心指数和CTGF较Pp组明显减少(P<0.05),而CVF减少更为显著(P<0.01):Pa组的LVEF、FS则明显增加(P<0.01),其中Pa组的LVEF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75).结论 葛根素可抑制ISO诱导的心肌CTGF过表达,减少胶原沉积,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刘诗英;王梦洪;左汉恒;彭敏峰;付勇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有开腹手术史异位妊娠的腹腔镜手术探讨

    目的 探讨有开腹手术史的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48例有开腹手术史的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2组,其年龄、孕次、产次、术前血β-HCG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对比,无论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床日前者均优于后者(P<0.05).结论 有开腹手术史的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应为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燕;胡红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协同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附2例报道)

    目的 探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协同移植的效果.方法 培养扩增供者骨髓间充质细胞,经形态学及细胞表面分子加以鉴定,并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协同移植给患者.结果 输注供者的MSC总数分别为2×106/kg和7.7×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以及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d和14d.例1出现了Ⅰ度aGVHD,Ⅱ度cGVHD,已存活11个月;例2未出现急、慢性GVHD,现已存活6个月余.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协同移植可加速造血功能恢复,对GVIt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还需加大病例数进一步观察.

    作者:石庆之;李剑;汪清铭;汤爱萍;华建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合并胃肠损害的临床观察(附83例报告)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胃肠道损害的机理及其对病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胃肠道损害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且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程与预后产生一定影响.结论 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时,应常规使用制酸剂及胃粘膜保护剂.

    作者:赵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和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12例复发难治和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观察我院2002年1月~2005年2月CAG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和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CAG方案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CR率33.3%,总有效率58.3%.结论 CAG方案对复发难治和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疗效好,骨髓抑制不明显,不良反应轻,是对多种预后不良AML的较好方案.

    作者:罗晓鸿;唐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黛力新辅助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癌症患者中约有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特别在晚期病人中;而癌痛患者又大多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为此,我们尝试应用抗抑郁药品黛力新辅助治疗癌性疼痛,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歆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髋臼不稳定性骨折患者,16例应用标准的Kocher-Langenbeck手术入路,2例行Koeher-Langenbeck延长切口,1例直接采用外侧人路.手术后完全随访平均3年(2~9年),其中3例随访2年.术后采用Letournel和Judet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功能评估.分析患者术前骨折情况、影像学表现和术后复位内固定与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手术后X线片见13例骨折达解剖复位,4例骨折基本达解剖复位,2例骨折复位不良.随访的临床结果:优14例,良2例,可2例,差1例;影像学结果:优1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临床功能与影像学分级有很密切的联系.出现临床功能不满意的因素包括:髋关节脱的延迟复位(位复位前超过24h),受伤年龄大于60岁,涉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结论 手术治疗复杂的髋臼骨折疗效良好,及时的髋关节复位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是关键的;老年人骨折、骨质疏松和涉及关节面的髋关节粉碎性骨折是髋关节功能恢复不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解剖复位和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是达到长期的、优良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铁;周荣平;陈飞;万金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64SCTCA),以其无创、安全、操作方法简便、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64SCTCA成功与否主要决定于原始图像,而患者在检查中的成功配合是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

    作者:倪慧;董晓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培菲康联合叶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培菲康联合叶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3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1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培菲康、叶酸片.观察两组病例止吐、退热、脱水纠正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止吐、止泻、退热等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培菲康、叶酸两药合用,可增加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李文莉;胡金平;陈新宙;聂微萱;熊守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DHS治疗老龄患者粗隆间骨折49例分析

    目的 探讨DHs(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龄患者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运用C臂机,闭合加手法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龄患者粗隆间骨折49例,其中男19例,女30例;年龄70~95岁,平均82.5岁.结果 病例全部随访,时间7~25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折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和骨不连现象.结论 应用DHS技术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老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蔡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用重建心阻抗图观察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用重建心阻抗图观察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方法 实验分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用重建非线性公式分别计算并统计两组的心搏出量(SV)、每分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左室心功指数(CW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收缩指数(LHI)、总外周阻力(TPR)、主动脉顺应性(AC)、左室舒张指数(LDI)、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重建心阻抗法监测的心功'能不全组中TPR、LDI、LVED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WI两者则无明显差异(P>0.5),其余指标明显降低.结论 上述结果符合患者及健康人的病理生理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重建心阻抗图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时应结合临床,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欧阳星文;彭景添;严晓芃;陈仁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中老年皮肌炎患者并发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CA199、CA153和CA125或PAS联合检测对中老年皮肌炎患者并发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55例中老年皮肌炎(DM)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CEA、AFP、CA199、CA153、CA125或PAS等5项肿瘤标志物.并对全体患者进行体检随访,寻找其并发肿瘤的概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55例DM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为54.54%,其中肿瘤检出率为50%.并且肿瘤标志物出现二项及二项以上阳性其并发肿瘤的比率明显高于单项阳性(P<0.05).结论 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弥补单项检测不足,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朱旭利;汪晓华;廖康煌;章强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爱维治防治急性放射性粘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爱维治(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粘膜损伤的疗效.方法 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预防组10例(放疗+同期化疗+爱维治)及对照组10例(放疗+同期化疗).放疗开始后均行常规口腔护理及鼻咽冲洗.观察急性放射性粘膜损伤出现的时间及按RGOT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损伤分级及疼痛的VAS评分方法进临床评价[1].所有中度以上患者同时给予静脉营养及补充维生素支持治疗,出现溃疡粘膜予以的卡因漱口及预防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2组平均出现急性放射性粘膜损伤Ⅰ度的时间为放疗后23.2±12.2d及13.9±5.7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防组及对照组患者放射性粘膜反应呈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分别占33.3%、55.6%、11.1%、0及0、30%、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防组及对照组患者放疗后口咽部疼痛呈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66.7%、22.%、0及10%、70%、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爱维治防治急性放射性粘膜损伤有明显的疗效,推迟了急性放射性粘膜炎产生的时间,并降低了放射性粘膜损伤的程度,减轻了口咽疼痛的程度,降低了因中断放射治疗导致疗程延长的概率.

    作者:黄敏;敖帆;何志坚;邬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身淋巴管瘤病1例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LA)是发生在淋巴系统的较为少见的肿瘤,可发生在人体任何包含有淋巴管道的部位,可侵犯骨骼系统、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等任何系统,甚至是周围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肿块和周围器官受压迫产生的症状[1.2].术前确诊困难,常依靠术后病理确诊.

    作者:廖传文;曹虹;胡淑琴;刘伟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对近期预后的评价

    目的 探讨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对近期预后的评价.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量SAA的血浆浓度.结果 79例首发AMI心血管死亡1例,再发心绞痛3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心功能3级以上12例.将有心血管事件者合为1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进比较分析.有心血管事件组(n=18)SAA水平(10.14±1.06)mg/L;无心血管事件组(n=61)SAA水平(6.31±0.64)m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对近期预后的良好的评价作用.

    作者:贺范龙;欧阳长生;陈仁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卵巢楔形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楔形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近年行腹腔镜下卵巢楔切术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前、术后激素变化情况及术后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 腹腔镜下卵巢楔切术治疗难治性PCOS术后所有患者LH、LH/FSH和T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性降低(P<0.01),术后自然排卵率为66.67%,追加CC后总排卵率为90.48%,剔除合并有严重盆腔粘连及输卵管阻塞患者后术后妊娠率为68.7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楔切术为治疗难治性PCOS的较佳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晓;俎德学;叶玲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