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翠仙;俞雪庆;应敏娟
目的 观察应用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内镜下探查出血部位,插入钛夹置放操作器,对1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钛夹止血操作.结果 16例急性出血病人经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分别置放钛夹1~2枚后,均成功止血(100%).结论 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选择内镜下置放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效果确切,优势明显,临床应予推广.
作者:潘启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胃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食道、胃、结肠疾病的常用和直接可靠的方法,也是息肉和出血简便又快捷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检查时受检者常感到痛苦,拒绝接受检查和重查,以至耽误病情;全麻无痛胃肠镜的临床应用,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检查能顺利完成,使疾病能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胃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蓓;马升高;徐爱华;夏致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中期妊娠16~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口服米非司酮75mg,12~24h后再服米非司酮75mg.对照组:依沙吖啶用法用量同研究组,不加用米非司酮.结果 引产成功率研究组为100.0%,对照组为93.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自引产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获满意临床疗效.
作者:袁绍梅;钟立新;刘园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下肢浅表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继发于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的下肢浅表静脉曲张,传统的抽剥术难以凑效,开放式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出血较多,容易遗漏病变的交通支,皮肤切口难愈合[1].我科采用在腔镜引导下超声刀离断交通支治疗20例下肢浅表静脉曲张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胜婕;刘珍;孙越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卡络磺钠在氯化钠溶液中与地塞米松、维生素C、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卡络磺钠与地塞米松等注射液配伍前后溶液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微粒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卡络磺钠与地塞米松等配伍后,5h内溶液的含量、pH值、微粒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中卡络磺钠与地塞米松等配伍后,溶液基本稳定,上述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习丹;胡建新;张瑛;袁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职业性损害的机会.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直接或间接与病人和传染性污物接触,其中,以护理人员接触病人多,每日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分泌物,时刻受到感染的威胁.因此,如何防范职业暴露,控制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加强医院安全卫生保障已成为医院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毛燕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中期因子(MK)在胃癌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外周血中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45例胃癌患者术前第1d、术后第7d外周血进行MK含量的检测.结果 胃癌病人术前血清MK的吸光度(OD值)平均值为(O.559±0.136),术后血清MK的吸光度平均值为(0.369±0.119),对照组为(O.280±0.097),术前血清MK吸光度均高于术后血清吸光度及对照组血清吸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Ⅱ期胃癌中的血清MK的吸光度明显低于Ⅲ~Ⅳ期胃癌(P<O.001).结论 胃癌病人血清MK明显升高,MK不仅是一种肿瘤标志物,还可能作为胃癌侵袭性及预后评价的指标.
作者:朱涛;曹虹;张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先天性食道闭锁(esophageal atresia,EA)是一种严重消化道发育畸形,每3000~4000例活产儿中有1例,可伴发多种畸形.EA并环状胰腺极其罕见.本院于2006年10月23日收治1例低体重新生儿EA并环状胰腺的患儿,施行1型食道吻合术及十二指肠一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英;刘晓妹;吴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当今,由于生活方式的西化、高热量食物的大量摄入、多坐少动的生活及工作模式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糖耐量减低(IGT)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必经环节.随着肥胖发病率的升高、生活压力的影响,IGT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如果对IGT患者不进行干预,IGT以每年10%的速度进展为糖尿病[1],这将给患者和全社会带来沉重的身心和经济负担.研究表明,对IGT患者进行生活、药物干预均可降低其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部分患者还可以从IGT向正常糖耐量(NGT)逆转受益.现比较60例IGT患者接受糖尿病防治教育与59例未接受该教育的IGT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观察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转归的影响与意义.
作者:阳玲;李雯霞;程捷;刘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2001年6月~2007年6月12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采取骨窗开颅清除血肿.64例采取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比较其治疗过程中和近期(术后1个月)疗效.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开颅手术.
作者:邢萌;江松员;孙发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观察临床表现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92%,对照组显效率78%,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严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Carpentier方法 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4~2006年我院收治疗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14~45岁,均应用Carpentier法进行矫治术,并同期矫正合并畸形.结果 术后无死亡病例,7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7例,随访时间8~30个月,无远期死亡,心功能I级4例,Ⅱ级3例.结论 应用Carpentier方法 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能够减低三尖瓣置换率,且方法 实用,远期效果满意.
作者:吴永兵;彭金华;徐建军;李勇;喻东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宁波市流浪精神病人的收治现状,探索管理办法,为流浪精神病人的治疗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2月~2007年3月的104例流浪精神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04例流浪精神病人51例男性,53例女性.全部由各辖区的派出所或120送来的.所有病人中精神分裂症74例(71.2%),合并躯体疾病的40例(38.5%).结论 由于种种原因,精神病人流浪街头.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市容市貌,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负担,在救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财政,公安和民政等多方面的协作和政府的支持,才能使得流浪精神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真正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恢复健康,创建和谐社会.
作者:刘翠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术前留置胃管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术前常规准备之一,而插胃管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引起病人的恐惧不易被接受,如何既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又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我们进行了尝试.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使用了利多卡因胶浆口服后进行留置胃管,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翠仙;俞雪庆;应敏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S100蛋白家族是一类EF-手型钙结合蛋白,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及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参与细胞周期活动、细胞分化、肿瘤生长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活动等过程.其分布具有细胞、组织特异性[1,2],其中多个S100成员在肿瘤中表达异常,并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S100A4就是其中一员,又称为p9Ka[3]、calvasculin[4]、CAPL[5]等.
作者:郭昌平;刘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到目前为止,艾滋病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降低患者病发率和死亡率,有效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必须终生用药,依从性是治疗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调查表明,艾滋病患者存在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差,从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抗病毒治疗失败.本研究旨在评价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我院诊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以期找到有效的方法 ,降低死亡率.方法 按照MAP、SAP的标准,随机将2001年3月~200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SAP病人44例,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2例.强化组进行早期胃肠内营养,常规组7~10d进行胃肠内营养,两组其它治疗相同.结果 常规组1例死亡,另外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经随访病人终死亡,另有8例病人因病情变化,改为强化治疗;余病人康复出院.强化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早期胃肠内营养可以降低SAP病人的死亡率.
作者:张孝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单纯混合性高脂血症、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小板CD40L及sCD40L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单纯混合性高脂血症组、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各按严格入选标准选取15例同条件下流式法检测血小板CD40L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sCD40L的浓度,观察各组间两指标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 单纯高脂血症组血小板CD40L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高血压组(P<0.01),sCD40L的血浆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高血压组(P<0.05),而两指标在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CD40L及血浆sCD40L的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柴俊兵;吴延庆;陈琦;周斯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预扩容对剖宫产术者血中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方法 11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成二组,麻醉前E组输注万汶500ml,B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000ml,各55例.记录术前基础值、给药后5、10、15、30min的Sp、Dp、HR、SpO2.分别于输液前、术前即刻、术后30min时每次抽取外周静脉血4ml,分别检测三个时段血中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的数量.结果 剖宫产术前预输注万汶500m比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000ml在CSEA麻醉下血液动力学更趋稳定,与输液前相比,术前即刻和术后30min B组比E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增加(P<0.05),两组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注万汶500ml预扩容剖宫产病人保持血中ET和NO水平的平衡,有助于维持CSEA后的循环稳定.
作者:裘卫东;黄甘颖;陈丽琴;胡先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前大多数医院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进展迟缓,举步维艰[1].本研究旨在将通过分析药学服务在国内医院的现状,探讨造成我国医院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进展迟缓的原,并借鉴国外先进实例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作者:陈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