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成;万学渊;涂秋凤;王东海;谭楚生
目的 了解新区社会卫生状况各类指标水平,为新区合理组织卫生事业,制定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区各相关机构开展横断面调查,从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概念对新区社会卫生状况人群健康状况、人口、自然、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与资源三大类指标进行描述.结果 红谷滩新区人群健康状况主要指标、人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健康指标、卫生保健服务与资源指标目前还达不到国家的标准,与其他省市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结论 新区现有卫生保障体系与居民卫生需求不平衡,应加大政府经费投入,改善基层卫生服务资源;改革现有卫生保障体系,扩大服务人群.
作者:罗威;肖红茂;符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不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5例,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消失.手术治疗27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结核,术后症状均好转.结论 对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综合分析,明确诊断.
作者:陈建丰;韩子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自控分娩镇痛(PCEA)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并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采用2.384mg/ml甲磺酸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未使用分娩镇痛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15min、2h、24h后的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15min、2h、24h后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384mg/ml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自控分娩镇痛安全可靠,对新生儿神经行为无不良影响.
作者:周群;程良道;张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法莫替丁联合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32例临床资料,于清晨空腹服用兰索拉唑30mg,夜间临睡前服用法莫替丁40mg,疗程8周.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症状及食管炎的改善情况.结果 症状评价: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胃镜评价:除9例非靡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外,23例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结论 兰索拉唑、法莫替丁联合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季国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院于2006年8~9月先后收治2例人附红细胞体病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2岁.以发热、咳嗽1周为主诉于2006年8月21日入我院.
作者:曾俊权;戴贞照;方木水;刘旭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主要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李志勇;徐建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大量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因而推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相关基因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要的候选基因.
作者:江美琼;傅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及分别单用对糖尿病肾病的降蛋白尿及降压的效果.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用药及分别单用药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测血压、尿蛋白变化、血糖、肾功能等变化,并监测常见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药联用血压下降幅度及蛋白尿的减少较单用组更明显,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结论 卡托普利和替米沙坦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降蛋白尿和降压效果,副作用明显减少.
作者:易彩琼;戴希友;贺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不同时期启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2年4月~2005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16例(其中早、中期患者分别为64例和52例),根据开始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时期不同,分A组62例,B组54例,拉米夫定治疗72周后,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相互比较.结果 A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B组(P<0.05);早期患者存活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中期患者存活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及血清学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安全性好;及早使用可以提高早期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肝功能;但开始拉米夫定治疗早晚对患者病毒学应答及血清学应答无影响.
作者:吴锦瑜;曹旺发;谭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也包括肿瘤血管的生成.TF是一种分子量为47kD的单链跨膜糖蛋白,是机体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
作者:周锦都;程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奎硫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7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n=38,A组)和利培酮(n=38,B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的疗效相似(P>0.05),A组和B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锥体外系反应和内分泌改变发生均高于A组(P<0.05);A组和B组组内GQOLI-74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在躯体健康维度因子的改善显著优于B组(P<0.01).结论 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利培酮相似,但副作用少,生活质量优于后者.
作者:陈凤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率衰竭患者(CHF)的心率变异性(HRF).方法 对46例CHF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CHF患者24h SDANN、rMSSD及PNN50等时域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结论 CHF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其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
作者:徐永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0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2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方法和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41例,手术治疗22例;门脉高压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63例,手术治疗28例;胃癌、胃间质瘤及十二指肠克罗恩氏病出血19例,手术治疗17例;肝癌并消化道出血3例,手术治疗1例,介入治疗1例;周期性胆道出血1例,行介入治疗;不明原因出血21例;其中以内镜检查确诊179例.结论 确诊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内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适时手术能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
作者:罗满生;雍铁山;严太平;张和林;彭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点,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07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原发性和复发性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左房黏液瘤50例,右房黏液瘤6例;3例患者有栓塞史.绝大多数左房黏液瘤的临床表现与二尖瓣狭窄类似,右房黏液瘤及右室黏液瘤患者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症状,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1例在外院行手术治疗2次,患者均痊愈出院.所有患者病理学检查均证实黏液瘤病变.结论 心脏黏液瘤中左房黏液瘤常见,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悸、气短.心脏彩超可准确诊断心脏黏液瘤,一旦确诊,均应立即手术.手术的关键是保持瘤体完整,将瘤体连同蒂部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切除.
作者:高涛;万力;喻本桐;万于华;刘季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1例(27眼),胬肉头部侵入角膜<2mm 7眼,2~3 mm 17眼,达瞳孔缘3眼.均采用显微镜下胬肉单纯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翼状胬肉27眼,术后随访中均未复发.结论 本手术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作者:卢恒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20~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育龄妇女卵巢进行形态学、彩色血流显像特征观察并测量卵巢面积、髓质面积及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PCOS组卵巢总面积(A),髓质面积(S)均不同程度增大,尤其是S/A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动脉血流为低阻型,RI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显提高PCOS的诊断水平.
作者:周欣;章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急诊气管插管的经验.方法 56例急诊病人采用麻醉喉镜经口明视下紧急插管.结果 56例病人插管时间30~300 s;插管时能暴露声门的42例,不能显露声门而盲插14例;一次插管成功45例,2次及2次以上插管成功11例;抢救成功47例,抢救成功率83.93%.结论 急诊气管插管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及插管困难的处理能提高插管成功率.
作者:周小春;肖声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国内外学者对脊柱结核的治疗已达成共识: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清除病灶、缓解疼痛、保存神经功能、稳定脊柱、防止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及后凸畸形.但目前对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仍有争议.
作者:陈华龙;廖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为设计合理,更符合人眼的角膜解剖生理特性,术后视力恢复快,稳定性好而成为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一个高质量的角膜瓣是LASIK手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古学军;易敬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的恢复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科学指导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康复,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随机顺序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12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分别通过电访、信访及门诊问卷等方式进行每隔半年的跟踪随访观察,对纳入研究的全部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性生活的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夫妻感情等方面的变化.根据不同肿瘤分类及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后性生活状况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4例全部受访患者中,随访中因患者死亡失访13例,共11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宫颈癌91例,子宫内膜癌8例,卵巢癌12例.其治疗后性生活满意率分别是70.3%、75.0%、83.3%,治疗后性生活恢复时间为1~18个月不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4.3+2.7、5.1+3.3、4.8+3.5个月.治疗后性生活一直未恢复7例.性生活次数同治疗前的患者32例,治疗后使用润滑剂性生活得到改善的17例.结论 不同治疗方法对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性生活均有影响,正确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
作者:周红英;尹泽群;乔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