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孤独症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王蕊艳;蔡兰云

关键词:孤独症,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麻腮风三联疫苗
摘要: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Leo Kanner于1943年首先报道,发病率为2~13/万,男女比例为3~4:1,通常3岁以前起病,以社交障碍、言语和(或)非言语交流障碍、限局性兴趣和行为方式刻板单调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病因不明,但预后严重,多数患儿无语言,终生无自理生活能力,需人护理,智力中重度低下(IQ≤50).基于孤独症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国内外学者就其病因进行了大量研究,多认为孤独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与遗传、围产期高危因素等多种神经生物学因素有关,是一种行为综合征.孤独症的免疫学研究起始于1970年后,近10年来进展较快,一般认为孤独症的发病与免疫相关,且患儿本身还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基础.现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孤独症免疫学方面研究文献或成果综述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65例小儿急性腹泻病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补液,口服思密达,并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对照组予补液及口服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病程明显缩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苏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273例抗菌药物利用及费用分析

    目的 对我院273住院病人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73例2001~2003年肺部感染病历进行用药频度、药物费用、合理用药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临床不合理用药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4.47%,其中以超代使用头孢菌素为主,共108例,占39.56%;由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不良反应28例,占不合理用药例数的15.82%,仅配伍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就有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93%;使用1种抗感染药物临床有效率为91.43%,合并使用2~4种抗感染药物临床有效率平均为88,43%,合并使用5种抗感染药物的有效率为79.12%,而6种药物以上联合使用,其临床有效率仅为71.69%.结论 抗感染药物应用中,存在着严重的配伍不合理、超代、超剂量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合并用药品种数越多,费用成本越大,但有效率未必就好;广大医务人员应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水平,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苏小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0.375%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果及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阻滞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时间.方法 选择行上肢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25ml行臂丛神经阻滞,术中行阻滞满意程度评价,术后行VAS评分,并记录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术中阻滞满意度相同,同时左旋布比卡因组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长于罗哌卡因组(P<0.01).结论 两组术中阻滞满意度相同.和罗哌卡因相比,左旋布比卡因可提供更为满意的术后镇痛.

    作者:王培松;张娟;吕晨;陶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万载县芳林小学爆炸案后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调查

    目的 调查万载县芳林小学特大爆炸案所致小学生的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应用自编调查表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2]与PTSD诊断标准,分别对爆炸案幸存者中受伤学生(受伤组)和未受伤学生(为受伤组)进行诊断.结果 受伤组PTSD发生率19.5%,未受伤组PTSD发生率为14.2%,具有显著性差异,PTSD总发生率为17.2%.结论 爆炸案中的小学生是发生PTSD高危个体,各级政府及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

    作者:魏波;邱育平;张业祥;肖黄宜;孙玲;王艳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阻塞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后,T管阻塞原因.方法 分析自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148例中出现T管阻塞的病例资料.结果 148例中,T管阻塞4例,2例为蛔虫阻塞,1例为泥砂凝结阻塞T管与引流袋管接口处,1例为腹带压迫.结论 临床上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T管阻塞原因很多,但只需术中及术后处理得当,T管阻塞是可减少,T管阻塞引起不良后果是可避免的.

    作者:赵俊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刮吸显露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89例报告

    目的 总结刮吸法,在食管癌根治术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刮吸法对89例食管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成功88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结论 PMOD应用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操作简便,术野清晰,解剖分离精确,创面渗血少,淋巴清扫方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程功文;王一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本院2000-2005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2000-2005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房内细菌耐药的流行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方法对本院收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严格按照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的标准,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2000-2005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是阿莫西林23.70%,阿莫西林/舒巴坦15.56%,替卡西林25.17%,替卡西林/克拉维酸22.10%,哌啦西林19.39%,头孢曲松18.04%,头孢他定14.70%,氨曲南66.91%,亚胺培南6.46%,妥布霉素21.09%,丁胺卡那17.01%,庆大霉素22.07%,奈替米星15.33%,培氟沙星18.11%,环丙沙星19.73%,复方新诺明23.47%,磷霉素100.00%.结论 应重视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全龙娟;全月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感染是全球性有关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体系,重视全员培训,加强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找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内容,制定干预措施,使医院感染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吴锦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宫内与胎盘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疗效与胎盘HB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成两组,研究组44例,于妊娠28、32及36周肌注HBIG200IU;对照组48例,未用药.采用荧光定量PCR及ELISA法,分别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HBV DNA水平及乙肝五项.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各层细胞HBsAg及HBcAg的表达.结果 (1)92例孕妇胎盘HBV感染43例,各层细胞感染后导致宫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OR值)由母面至胎儿面呈逐渐上升趋势.(2)研究组胎盘HBV总的感染率为34.09%(15/44),而对照组为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研究组胎盘VCEC感染率为6.82%(3/44),而对照组为27.08%(13/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胎盘VCEC HBV感染是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2)注射HBIG可降低胎盘HBV感染率.

    作者:郑九生;周洁莉;刘凌芝;于小红;刘淮;蔡庆华;欧阳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Ensite NavX系统指导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 报道Ensite NavX系统指导下6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术中采用Ensite NavX系统结合肺静脉造影建立左心房及肺静脉模型.并定位出左右肺静脉前庭开口及其周围呈现双电位或复合高频电位的靶点位,在环状电极的标测下,分别沿左右肺静脉前庭开口进行环状消融,并消融其周围双电位及复合高频电位处,直至双侧肺静脉内电位完全隔离.结果 6例病人术后即刻均达到了完全肺静脉内电位隔离.6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未有阵发性心悸发作.2例术前伴有窦房结功能障碍的病人未发现窦房结功能异常.结论 在Ensite NavX系统指导下的肺静脉前庭环状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安全,有效,因操作复杂,故应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作者:洪浪;王洪;赖珩莉;尹秋林;李彬;陈章强;周裔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江西省儿童医院2004~2006年1~4月份疾病病种分类分析

    目的 为了解我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病种构成及来源,更好地为医院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科研、医护人员提供第一手原始数据.方法 对我院住同期院病人以不同系统的疾病按ICD-10编码进行统计分类并进行构成比运算.结果 筛选出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近年来病种的发病趋势.结论 医院在医师配备和技术建设上应考虑到疾病构成梯次,调整医师专业方向,推动我院医疗质量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宫佳红;李小韵;李挺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uerin、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EnVision法分别检测早期、进展期各60例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α-catenin、γ-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比较3者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早期胃癌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阳性率分别为68.3%、45.0%和40.0%,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间三者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0.50).进展期胃癌三者的阳性率分别为57.1%、60.9%和55.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3者的表达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01),但在有无腹膜播散及是否远处转移之间无显著关系(P>0.20~0.50).结论 E-cadherin、α-catenin、γ-catenin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新文剑;陈火国;钟礼瀑;汪凌玲;张焜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分析Orbscan-Ⅱ检查在LASIK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Orbscan-Ⅱ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前后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本中心行LASIK治疗患者45例89只眼,术前屈光度(球镜等量)为-1.0~-16.0D,平均-6.23±2.89D,对术后随诊满3个月的患者视力,屈光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对其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所检查地形图,统计分析.结果 术前检查SimK1(模拟角膜い屈率):43.70±1.78D,SimK2:42.41±1.47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SimK1:36.62±2.66D、37.06±2.64D、37.47±2.56D,SimK2:35.80±2.71D、36.21±2.61D、36.78±2.52D.角膜后表面高度图中,后表面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术前为28.26±11.57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为70.33±28.30μm、66.48±21.34μm、63±20.16μm.结论 Orbscan-Ⅱ能提供更多的角膜形态的信息,在测量角膜地形及全角膜厚度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付劲松;李定章;许小毛;周水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多处骨折伴左臀上动脉破裂致休克1例

    臀上动脉为髂内动脉一分支,经坐骨切迹出骨盆,这种解剖结构使臀上动脉损伤多见于累及坐骨的骨盆折及锐器伤.现将我们遇及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包光辉;马明明;袁耀;陈林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转移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转移生长因子(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氧组(n=20)、低氧组(n=20)和低氧+血红素加氧酶组(低氧+HO组)(n=20).以光学显微镜观测3组大鼠肺中型动脉及小型动脉的相对中膜厚度(RMT).应用TGF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组大鼠肺动脉TGF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低氧组大鼠中型肺动脉及小型肺动脉RMT均高于常氧组和低氧+HO组(P<0.01).3组大鼠各级肺动脉内皮细胞中均有TGF的表达,低氧组高于常氧组和低氧+HO组(P<0.01).中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TGF的表达与相应中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r为0.7835,P<0.01);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TGF的表达与相应的小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r为0.8125,P<0.01).结论 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TGF表达有抑制作用.

    作者:周彬;李立达;徐晓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乌司他丁对多发性创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多发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1=30,n2=30),并选取2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试验组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试验组用药基础上加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ku,8h1次,连用7d.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7d的IL-6血清含量.结果 血清IL-6于创伤后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值(P<0.01),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6的可能参与了多发性创伤病理生理过程.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对多发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永领;朱烈烈;陈大庆;张荣;张俊志;林露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睾丸扭转9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急诊处理经验及方法 .方法 对9例睾丸扭转患者行急诊手术探查,分别行睾丸复位固定,患侧睾丸切除,对侧睾丸精索内固定术.结果 9例睾丸扭转均为鞘膜内型,5例切除患侧睾丸,4例行睾丸复位固定,同时行鞘膜翻转术.结论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急症,对于怀疑睾丸扭转的患者,应争取及早手术探查,以免漏诊,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

    作者:张鑫圣;刘世雄;章祖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手术63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6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按Fernandez标准评定:优27例,良31例,差5例;优良率为93.8%.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夏剑;许永武;丁健;高勇;万爱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肺癌患者PGE2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PGE2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2年我科肺癌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房缺、室缺行体循术病人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术前、术后7d血浆PGE2值.结果 肺癌组术前PGE2的含量(74.81±7.6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0.84±5.65pg/ml)(P<0.01),肺癌组肿块经手术切除后,PGE2的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后7d比(P<0.01).结论 血浆PGE2的升高与瘤体的存在有关.PGE2的测定科可用于肺癌患者术前评估和预后判断.

    作者:刘升;谭锦凤;黄立;胡庆宏;周晓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用于静脉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8mg/kg.h间断注射芬太尼与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期间(T1)气管插管(T2)、气腹前(T3)、气腹后10min(T4)、气腹毕(T5)、术毕(T6)和气管拔管(T7)的ECG,BP,HR,SPO2.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大,生理反应平稳,无并发症.结论 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等优点.

    作者:周远航;刘海林;张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