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
目的 对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登革热社区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登革热的防控积累经验.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分布情况,即爆发时长、波及范围、人群分布以及蚊媒密度;采用ELISA法进行登革热IgM抗体检测;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年9-11月,佛山市禅城区石湾发生了一起登革热爆发疫情,共报告确诊病例117例,发病率为49.4/10万,无死亡病例.男性发病率为46.3/10万,女性发病率为52.6/10万,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87,P>0.05).主要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患者平均年龄为(39.96±1.49)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36.40±1.98)岁,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10±2.28)岁,女性患者的年龄比男性大6.70岁(t=2.876,P<0.05).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工人和离退老人为主.病例有聚集性:以疫点200m范围聚集的病例占91.5%.发病曲线呈多峰形,说明本次疫情属多次暴露.有家庭续发,续发率为4.85%.主要发病区为石湾镇街道的传统制陶区以及陶制品销售区.扩散范围较大,有65.7%(23/35)的村居委受波及.结论 本次疫情爆发属本地感染的登革热,是一次疫情控制不佳的案例.主要原因是疫情监测不灵敏,传染源发现和控制不及时;早期重视程度不足,切断传播途径的综合措施不力,蚊密度高,造成疫情不断扩大和绵延,应汲取教训.
作者:何粤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仅给予西药化疗,第1天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h,第1、2天5-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然后5-氟尿嘧啶600 mg/m2持续静脉漓注22 h.每14天为1个周期,完成4个周期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医辨证治疗,肝胃不和以逍遥散合旋覆代赭汤为主方,脾胃虚寒用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阴虚用麦门冬汤、一贯煎加减,瘀血阻络用失笑散加味,气血两虚用十全大补汤为主方.水煎服,日1剂,治疗时间同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51±2.01)分]与观察组[(2.25±1.3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0,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60.98%(25/41),观察组85.37%(3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12,P<0.05).结论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比单纯西药化疗效果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随机分为心理疏导干预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3.8±4.1)、(57.2±4.5)分,干预后分别为(41.7±3.4)、(35.6±3.0)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4.4±4.3)、(56.8±4.6)分,干预后分别为(47.9±3.7)、(45.2±3.5)分,两组患者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指导和必要的药物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好转,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德兴;张宇璞;邹云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4月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124例,依患者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治疗前均依据年龄、病程、心功能状态及有无并发症等进行综合危险度评估,确保样本患者均符合试验条件.观察组术前7d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并在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前6h分别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600 mg/d口服.术后次日再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和氯吡格雷150 mg/d,1个月后改为100 mg/d和75 mg/d,持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7d.同时依据患者情况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和他汀类降脂药等辅助治疗.对照组仅将氯吡格雷换成噻氯匹定,使用方法同观察组.分别于术前、服药12、24 h后检测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服药后12、24h血小板聚集率观察组分别为(31.0±5.2)%、(27.3±1.8)%,对照组分别为(36.4±2.6)%、(31.4±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39、9.295,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1%,对照组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0,P>0.05).结论 大剂量氯吡格雷对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血栓形成疗效确切,临床不良反应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占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大汶河流域农村小型供水系统应用HACCP前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变化情况,为制定农村小型供水系统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0月对大汶河流域上、中、下游附近16家农村小型供水系统应用HACCP前后分别采集水样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项目实施1年后16家供水系统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实施1年后均高于实施前(x2=40.926、36.969、30.072,均P<0.05).大汶河流域上、中、下游附近农村小型供水系统HACCP应用前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2.50%、58.33%、50.00%,应用后水质合格率 分别为100.00%、95.83%、91.66%,HACCP应用前后效果比较:上游比中、下游明显.枯水期、丰水期HACCP应用前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5.00%、50.00%,应用后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00%、93.75%,HACCP应用前后效果比较:枯水期比丰水期明显.出厂水、末梢水、家庭存水HACCP应用前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2.50%、59.38%、53.13%,应用后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00%、96.88%、93.75%,HACCP应用前后效果比较:出厂水、家庭存水比末梢水明显.结论 HACCP的应用对于大汶河流域农村小型供水系统水质的改善,特别是对微生物学指标的改善有明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介水传染病传播的隐患.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HACCP在农村小型供水系统中的推广应用,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
作者:胡作林;王玉莲;郑金华;王延勇;张新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诊断为真菌性蝶窦炎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该病的治疗技术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26例头痛患者,有23例术后头痛症状消失,其余症状得到改善;鼻塞症状改善7例;在5例视力下降的患者中,有2例视力已经恢复正常,出现好转的有3例;对蝶窦进行鼻内镜检查,发现引流口畅通,窦腔内粘膜平滑,没有发现异常的分泌物.在进行手术时,为了防止窦口的闭合,在安全程度内对窦口进行扩大,手术之后的10~18个月进行随访,并未出现复发症状,窦口缩小,但边缘比较平滑,粘膜上皮化比较好.结论 进行鼻窦CT检查能够使真菌性蝶窦炎的诊断率得到明显提高,下蝶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视野清楚、创伤小、出血比较少以及有较高的安全性等是鼻内镜手术的特点,达到了功能性手术的目的,是进行真菌性蝶窦炎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马祖霞;董明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视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9月确诊的间歇性外斜视并手术的患儿46例.用德国产同视机检查三级视功能,Ⅰ级功能用警察与岗亭图片,Ⅱ级功能用四色球图片,Ⅲ级功能用水桶图片.近立体视用Titmus,检查距离为40 cm,视线与图案垂直,室内光线自然.结果 29例术前无双眼单视功能的者,术后有8例恢复正常重合点;术前17例有双眼单视功能者,术后正常重合点13例.术前有融合范围9例与术后43例.用同视机立体画片检查远立体视,术前有3例有立体视,术后增加到16例.46例手术前有立体视17例,其中中心凹立体视4例,手术后恢复到有立体视43例,中心凹立体视7例,手术对中心凹立体视的改善不明显,对近立体视的恢复有效.结论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尽早手术有利于视功能趋于正常发育.
作者:王延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一针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7%,对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观察组(5.5±2.5)d,对照组(3.5±2.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9,P<0.05).观察组患者在皮下血肿、导管阻塞、液体渗漏、静脉炎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安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门诊或住院后症状好转出院的34例COPD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分别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主诉症状、呼吸功能障碍程度等进行康复前后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康复后FEV1、FEV1/FVC、LSaO2、MSaO2分别为(55.28±10.37)%、(55.22±11.57)%、(77.36±10.93)%、(86.79±8.86)%,与康复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7、2.220、2.269、2.361,均P<0.05).患者康复训练后咳嗽、咳痰、气短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康复训练后呼吸功能障碍程度在日常生活能力中的变化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黄伟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圆利针聚刺筋结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优势.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8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用圆利针治疗1周1次,共治疗6次.对照组用毫针治疗每日1次,治疗6~7 d时依据个人情况不休息或仅休息1~2 d日继续治疗,治疗1个半月而止.比较两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x2=4.933,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僵硬、麻木、眩晕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u =7.021、7.624、3.108、2.398,均P<0.05).结论 圆利针聚刺筋结治疗颈椎病具有“自然疗法”的特点,治疗过程安全,针后无不良反应;对施治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医疗工作者易学易会,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史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淄博市淄川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淄博市淄川区2005-2012年的流腮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淄川区2005-2012年共报告流腮713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78/10万、4.90/10万、20.53/10万、13.38/10万、4.17/10万、1.66/10万、6.56/10万、41.67/10万,年平均发病率在12.43/10万,报告发病数分别为41、35、147、96、30、12、48、304例,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腮腺炎四季均有病例报告,春夏季高于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期:分别为4-7月、11月和翌年1月.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38∶1,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结论 儿童为流腮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流腮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流腮疫苗等控制措施,以降低流腮发病率.
作者:司海霞;李海霞;纪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对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9月选择泗洪县峰山乡中小学校在校学生339名作为调查对象,从学校收集学生采集当日的新鲜粪便送检,采用改良加藤厚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分别进行肠道寄生虫卵的检测.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18.23%)高于中学生(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3,P<0.05).男生与女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600,P>0.05).49名感染者,钩虫感染占65.31%,蛔虫感染占28.57%,鞭虫感染占6.12%.结论 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仍然较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其感染率.
作者:张言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某社区已婚育龄妇女2374人的体格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平均体检率为93.54%,体检率逐年提高,妇科疾病患病率仍然较高.结论 育龄妇女妇科疾病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历年体检率的提高说明育龄妇女健康意识逐年增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点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自身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幅度降低妇科病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作者:薄传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苏子降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duced chronic cough,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符合诊断标准的GER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嗳气、呃逆较甚加旋覆花、代赭石,纳呆、舌苔厚腻加竹茹、炒莱菔子,咽干口渴加玄参、麦冬、桑叶,烧心、反酸较重加乌贼骨、煅瓦楞.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两组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定时进餐,每次进食不宜过饱,尽量进食低脂肪高蛋白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引起松弛食管下端括约肌的饮料和食品,如浓茶、酒、咖啡、巧克力等,不吸烟.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66.67%(20/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7,P<0.05).结论 苏子降气汤治疗GERC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该方是治疗GERC的有效方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艺超;白海涛;高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全院各手术科室住院进行手术的38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887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85%.手术时间≥120 min的感染率为1.51%,与手术时间< 120 min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类型级别越高,手术部位感染率越高,各组间两两比较除Ⅱ类和Ⅲ类间无差异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住院时间≥3 d的感染率1.73%,高于<3d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备皮时间≥1d的感染率为1.71%,高于术前当天备皮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用抗生素时间≥120 min的感染率为1.87%,高于<120 min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医师的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前住院时间、正确的术野皮肤准备、加强手术后患者的医护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术卫生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剑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儿临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将2012年1-12月收治的160例小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儿科患者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出现静脉滴注脱针、坠床等意外情况3例,其家属总满意度为73.75%;观察组未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其家属总满意度达到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8,P<0.05).结论 临床开展护理时,规范护理流程、夯实基础护理、加强安全教育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并对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孟翠;李静;亓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成都市温江区2009-2012年出生的围生儿报表数据,揭示产妇的年龄、死胎死产、出生缺陷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相应的干预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温江区围生儿年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样本率的x2检验,了解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 温江区2009-2012年共出生17421名围生儿,其中高龄产妇1152名,比率为6.61%,近4年整体变化不明显,但城镇高于农村(x2=8.669,P<0.05),呈逐年上升趋势(x2=3.969,P<0.05);低龄产妇664名,比例为3.81%,整体呈下降趋势,农村高于城镇(x2=153.088,P<0.05);死胎死产145名,比率为8.32‰,整体呈下降趋势,农村高于城镇(x2 =4.606,P<0.05);出生缺陷儿126名,比率为7.23‰,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降低低龄产妇的比率,寻找可能的干预方式,避免出生缺陷上升的趋势.
作者:刘佑斌;谢小芳;赵荣蓉;罗卓颖;谭大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基于太原市卫生局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两次大规模调查数据,结合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及现场调查等方法,选取定量指标分析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服务提供等相关工作的进展、成效以及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比较2008年和2012年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范围加大,服务人口数增加,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基本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政府支持亟待加强.
作者:王瑞;商广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口腔疾病更是直接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综述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帮助临床医生有针对性地制定龋齿、牙周病、牙列缺损、缺失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获得成功的修复治疗.
作者:周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判断妊娠部位,以避免宫内孕、宫外孕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52例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并统计宫内孕、宫外孕发生率.结果 52例患者中,宫内孕23例,占44.23%;宫外孕20例,占38.46%;流产(生化妊娠)9例,占17.31%.宫内孕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与时间延长成正比,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厚度增加不显著或与时间延长成反比.超声探及宫内妊娠囊的时间短4d,长9d.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时间短4d,长7d.血β-HCG检测:宫内孕患者呈倍增,宫外孕患者增加缓慢或非倍增.20例宫外孕患者中,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6例.结论 动态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显著提高宫内孕、宫外孕的诊断率,减少和避免误诊误治的发生.
作者:王秀云;全桂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