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DNB)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DNB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穴位注射治疗DNB的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科慢性疾病采取中医治疗的优势。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90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中医治疗,即采取中药玉屏风散加减内服加针灸治疗。结果中医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4例(59.65%)、12例(21.05%)、9例(15.79%)、2例(3.51%),总有效率为55例(96.49%);慢性肥厚性鼻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51.52%)、8例(24.24例)、7例(21.21%)、1例(3.03%),总有效率为32例(96.67%)。两组病例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0364,P<0.05)。结论慢性鼻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向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结合饮食调理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指导合理饮食结合推拿疗法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金双歧,补液等对症治疗(按小儿年龄给予用药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1)。结论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及合理的饮食情况下,结合推拿治疗对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无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翔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110例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用方案分组,对照组50例行脂必妥片治疗,研究组60例行枳实消痞丸治疗,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TC、TG、ALT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44.00%,两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辉凯;孟祥林;李海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寒哮)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抹药罐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PEF、中医症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素平;吴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总结近35年来有关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明确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以针刺、针刺治疗及指屈肌腱腱鞘炎、弹响指、扳机指为检索词,1981—2015年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及PubMed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共筛选出30篇相关文献,发现研究大多数为病例报道,其余文献则均为单纯的临床对照试验(CCT),有系统的随机对照及设置随访之试验设计(RCT)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多为疗效观察研究,但无统一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有关指屈肌腱腱鞘炎的针刺机理研究报导尚不多见。结论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不良作用小的优势,临床疗效满意,今后应进一步完善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研究实验设计,以阐明针刺疗法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作用机理,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耀连;罗桂青;李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和探讨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进展、方法现状和有效率。方法阅读和总结近10多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资料。结果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多种多样。结论从收集文献来看,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有效率较高,特别是补肾调周法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有效率较高,甚至达100%。
作者:冯彦君;谢京蕊;陈继兰;高艳云;郭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通过对王全年教授临床治疗瘿瘤经验的梳理,浅述王全年教授对瘿瘤的病机认识,即气滞、血瘀、痰凝为瘿瘤的主要病机,甲状腺肿大为重要病机。针对以上四种病机,组方运用柴胡疏肝散合海藻玉壶汤,再佐以软坚散结之生龙骨、生牡蛎、橘核、荔枝核。此经验临床运用灵活,疗效显著,对瘿瘤诸症及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疾病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陈思馨;王全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比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复发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就诊我院口腔科的1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联合组各50例。中医组给予中药方剂治疗,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组给予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与西医组相比,总有效率无差异(χ2=0.199,P>0.05)。总有效率中西医联合组(90%)显著高于中医组(70%)和西医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P<0.05;χ2=4.465,P<0.05)。中西医联合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低于中医组(6%)和西医组(4%)。结论与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口腔复发性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喜月;叶慧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TNF-α、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组、药物对照组,采用综合干预方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胃黏膜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存在腺体萎缩和一定程度的细胞异型增生,大鼠胃黏膜细胞中TNF-α、PC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得到明显修复,大鼠胃黏膜细胞中TNF-α、PC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可以促进CAG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胃黏膜细胞TNF-α、PCNA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谢宇锋;陈赟;冯军;杨宗保;吴云天;王曙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王有奎主任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临证50余载,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他认为呼吸病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治疗注重补气调气。现就王有奎主任对间质性肺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特色等进行论述,介绍其对本病的诊治经验,以丰富临床对间质性肺病因机证治的认识,为间质性肺病的诊治提供治疗思路。
作者:王济梅;赵文娟;段伟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天灸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天炙贴敷指定穴位,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疗程7天,使用咳嗽评分表统计治疗前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天灸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与西药疗效相同,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江莉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从《伤寒论》中脉诊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仲景祖师脉证合参用于指导临床的学习体会。本人初入临床工作,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患者,深感惶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工作之余,面对浩如烟海的医学巨著,顿感无处下手,幸有名师指导,师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针灸科耿连岐主任,老师教导:《伤寒论》是学习中医诊病的桥梁,而从脉学切入学习《伤寒论》是开启中医之门的钥匙。
作者:张静莎;耿连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对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所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难治性复发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临床中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100例,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复发性阴道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促进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夜啼为儿科特有病种,古医籍中又称儿啼、躽啼,是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脏腑柔弱”“全而未壮”的婴儿。在夜啼的治疗上,西医缺乏明显有效的方法,而中医认为,夜啼主因脾寒、心热、惊恐等原因所致,通过辨证,采用中医治疗小儿夜啼往往能取得较快较好疗效。通过跟随导师,观察发现,在临床上小儿夜啼多数由“寒”所引起。
作者:石婵;胡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伤寒论》中当归四逆汤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报道甚多。在风湿病领域中,基于血虚寒厥的病机特点,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痹证、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雷诺氏综合征、大动脉炎效果显著。现汇总整理了近几年该方治疗风湿病报道文献,冀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汲宗惠;张婷婷;赵云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后未给予中药治疗,试验组在术前1周及术后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至负重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至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新鲜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口服健脾益肾化瘀的中药汤剂治疗,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项核心职能,两者统一协调、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但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矛盾与冲突,两者关系理论地位不清楚,实践中的严重偏差,从而导致了各种不合理现象的产生。高校青年教师因其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点,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往往出现偏差。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作者:武鑫;高剑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求硝苯地平联合归脾汤在治疗先兆早产中对孕妇的宫缩、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归脾汤在消除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A组静滴加口服盐酸利托君,B组口服硝苯地平片,C组口服硝苯地平片加归脾汤。分别记录三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宫缩抑制情况、延长孕期天数及新生儿结局。结果硝苯地平与盐酸利托君在治疗先兆早产方面疗效相当,且硝苯地平在用药过程中无明显降血压作用,对孕妇及胎儿未见不良影响,口服方便,价格低廉,患者更易接受。结论归脾汤在改善服用硝苯地平后导致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对小腹疼痛,腰酸胀痛,以及头晕耳鸣,神疲肢倦,心悸气短,心烦少寐等气血两虚之证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秦奇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何立人教授行医数十载,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经验颇丰。何教授认为,冠心病是因脉中血、气、津液发生病变,此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以化痰消瘀、和畅营血、清顺气血、流通津液为主,并慎用辛热温散之品。“白玉参景脉通汤”为其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经验用方,治以清心通脉、化瘀安神、理气泄浊。
作者:张倩;张焱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