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及护理

尹秀玲

关键词:异丙酚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 镇痛, 孕妇, 人民生活水平, 流产术, 现报道如下, 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 精神状况, 补救措施, 无痛, 危害, 经济, 避孕
摘要: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不仅危害孕妇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孕妇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希望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流产术.我院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状结肠扭转16例临床分析

    乙状结肠扭转导致肠梗阻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术前诊断困难,容易造成误诊,甚至导致死亡.1999年9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肠梗阻212例,其中16例经手术证实为乙状结肠扭转引起的梗阻,占7.5%.现就其诊断和诊疗问题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陈泽忠;鹿伟;李建军;杨东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无偿献血资料的收集和管理

    血站的献血资料真实地记录了血液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全过程,是血站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采供血机构的管理越来越规范,特别是对献血记录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献血档案管理已经成为血站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程玉华;刘登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ICU病区与普通病区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镜下形态多为球形或成双排列,氧化酶为阴性的专性需氧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外界环境中,是人类和动物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的正常菌群.为医源性脑膜炎、中耳炎、败血症的条件致病菌.

    作者:张建敏;张学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自2002~2004年,作者对7例80岁以上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了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兰玉;周晓玉;郑文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家中测血压配合门诊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1986年刘力生教授呼吁积极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为此,1986年7月起作者观察了285例高血压患者,时间10年.以探讨家中测量血压配合专科门诊的诊治效果.

    作者:任建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的特殊家庭护理

    脑卒中患者经过救治存活者多数留有后遗症,例如:瘫痪,失语,吞咽障碍,后遗症常会引起多种并发症,需长期治疗护理,严重危害病人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社区与家庭相互配合,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现以一长期卧床不起患者为典型病例,介绍两种简易家庭护理装置及相关护理措施.

    作者:劳婉桃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联村服务体系的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科医学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联村服务体系由此产生,它是一个先进的,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有活力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属网络性社区医疗服务系统(ISSCM)[1]

    作者:何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泰安市无偿献血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献血人员对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献血人群防治知识的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泰安地区无偿献血者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AIDS传播途径掌握的比较好,其余知识了解较少.结论对献血人群及全体公民都应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作者:林瑞平;杨晨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颈肩腰腿疼专科2001年8月至2003年1月间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32~76岁,病程2天~26年,全部病例均由CT或核磁共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且突出部位与临床表现、体征相吻合,同时符合三维正脊治疗仪治疗范围.

    作者:谢清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5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入户上门询问的形式,主要了解:病史、影响因素、临床病状及伴发病、治疗情况,并对500例进行总结归纳.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男多于女.多伴有其它疾病,65岁以上者为100%.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结论加强宣教工作,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彦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西峡县城镇社区60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掌握西峡县城关镇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我院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对我区60岁以上老人进行随机健康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选;黄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芬太尼静脉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静脉给药术后自控镇痛(PCIA)1350例,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安全方便,报告如下.

    作者:杨微;付英勇;谭武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意外妊娠的患者要求在无痛情况下实施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7月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实施门诊人工流产手术260例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菊生;王剑;唐秀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烤饼店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对路边制饼摊点的经营状况、卫生状况进行了解.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126家,并根据制作方式、经营方式和摊点分布等特征进行分类.结果油煎、煤烤方式制饼116家,占92.06%,移动摊点92家,占73.02%,且多数分布在工厂和学校周围.结论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以及普及医学卫生知识是提高市民的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作者:何志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直丝弓技术结合小平导矫治成年深覆(牙合)

    目的为探讨打开成年前牙深覆(牙合)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5例Ⅱ°、Ⅲ°前牙深覆(牙合)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正器和小平(牙合)板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结果与单纯直丝弓矫正器相比,其打开咬合较快且时间短,至正常(牙合)时,Ⅱ°深覆(牙合)者平均3.1±1.2个月,Ⅲ°深覆(牙合)者平均4.6±1.4个月,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丝弓技术和小平(牙合)联合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病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及护理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不仅危害孕妇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孕妇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希望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流产术.我院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秀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加强对血站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的管理

    血站血液质量的好坏,与使用的采血器材是密不可分的,在采供血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直接影响临床供血的质量.为避免一次性使用采血器材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卫生部要求对一次性使用采血器材应严格管理,为此,我们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作者:李延华;王伟;赵秀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与情商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展现了医院服务质量与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形象以及经济效益.由于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门诊也是医患矛盾的多发点.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门诊护士不但要掌握高超的护理操作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较好的情感能力,也就是要具备较高的情商,以及注重和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的意识,并将其应用到门诊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侯俊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直接冠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IL-6、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常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支架术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机制及与远期临床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0月~2004年12月成功接受常规冠脉内支架治疗的患者(A组)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B组)各25例,均为单一支架植入者.分别于支架术前、术后6h、48h、7d留取外周血,检验血清CRP值,另-20℃冷冻保存血清,择期检测血清IL-6,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术后6小时IL-6和术后48hCRP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两组术后7天IL-6、CRP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术后IL-6、CRP峰值与A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01);随访6个月,A组与B组的再狭窄率相比为21.1%vs9.1%(P>0.05).结论 IL-6、CRP可作为支架术后的炎性标志物;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具有较高的即刻成功率和安全性,再狭窄率有明显降低趋势.

    作者:孙卫东;吴云;李金龙;张焕轶;尹鲁骅;王伯松;王春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尿NAG检测与糖尿病肾病预防治疗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尿中NAG含量,探讨NA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速率法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尿中NAG含量和正常组30人尿中NAG的含量.结果正常组与糖尿病组尿NAG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糖尿病患者尿中NAG明显下降(P<0.01),接近正常值.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未出现尿蛋白时,尿中NAG已有不同程度升高,采用适当的方法预防治疗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范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