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

李彩梅;潘晓萍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生活质量, 生活能力, 康复护理, 患者, 功能障碍, 多发病, 致残率, 者工作, 老年人, 常见病
摘要: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能力.良好的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洛栓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洛栓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洛栓星120mg,静滴每日1次,共2周;对照组(40例)用丹参20ml,静滴每日1次,共2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2.5%,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洛栓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且应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翟立富;徐辑东;孙文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糖尿病防治的社区干预及作用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岛素绝对不足以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保健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以及社会的老龄化,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位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卫生保健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作者:韩宝忠;韩宝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胃镜下介入治疗上消化道癌20例临床观察

    2000~2002年我们对一部分失去手术机会和不同意手术的晚期上消化道癌症病人在胃镜直视下行局部化疗和微波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承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奉新县历年麻风病调查分析

    麻风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我国限期消灭的一种疾病,为掌握历年来麻风病发病和分布的实情,探索其流行规律,加快消灭麻风步伐.近几年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1952~2004年4月确诊的49例麻风患者的发病特点,院内、外正规联合化疗,规则管理,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等流行病学资料全面整理,综合分析.

    作者:刘名根;宋大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硬膜外高渗糖吗啡用于术后止痛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硬膜外高渗糖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50例硬膜外麻醉术后的病例,随机分为I组30例,Ⅱ组20例.Ⅰ组术毕前15分钟硬膜外注射含吗啡2mg的25%葡萄糖10ml,Ⅱ组术毕前15分钟硬膜外注射含吗啡2mg的生理盐水10ml.术后观察镇痛效果、止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镇痛优良率为93.3%,止痛时间显著长于Ⅱ组,不良反应仅占40%且较轻微;Ⅱ组镇痛优良率为60%,止痛时间短,不良反应100%且较重.结论硬膜外注射高渗糖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止痛时间长,副作用低.

    作者:王子峰;娄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社区健康教育在创建卫生镇活动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卫生工作的先导,特别是乡镇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在创建卫生乡镇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石横镇地处肥城市西部,总人口6.3万人,几年来围绕创建卫生乡镇的目标,始终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作者:梁兴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的应用进展及面临问题

    随着上世纪70年代初CT的发明,医学图像开始了数字化的新纪元,其后,MR、DSA、CR、DR、PET等相继问世,产生了大量的数字化影像资料,而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即是为了管理和合理应用这些资料而诞生的.它是以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全面解决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储存、传输和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工程,代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整个医学影像的发展和社会医疗模式的转变均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崔群生;丁晓民;谢元忠;孔庆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现阶段高血压防治工作现状与对策

    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当时的全国平均患病率为13.6%,患者人数约为9500万人[2],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建国以来三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每10年上升约25%,估计我国目前的高血压患者已逾亿人[3].高血压在我国人群中的流行导致了其并发症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迅速增高.

    作者:谢广宁;李应光;王继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进展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反应,是常见的一种前列腺炎综合征,有研究认为其可能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现就近年来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瑞臣;马承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云南白药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64例

    笔者自1992年6月以来运用云南白药治疗输液后静脉炎64例,效果尤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4例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大60岁,小10岁,平均年龄20岁.手臂静脉炎症面积大长度10cm,短4cm,伤后来院治疗早3d,迟月余.

    作者:杨爱东;姜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结核病普查PPD试验指导

    笔者自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参与了对全市部分大中专院校学生(近1万人)做PPD试验查体工作,认为这项工作的开展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指导宣传.

    作者:于秀菊;姜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参考值测定的探讨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临床溶栓、抗凝治疗及手术前的必要检查项目.因仪器、试剂不同,会得出不同结果,故很难统一规定参考值.各实验室可根据自己的仪器,试剂等条件自行测定一批健康人建立参考值[1].为此,我们收集了200份健康人标本,在本实验室常规条件下,利用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本实验室PT、APTT两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庆;刘淑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能力.良好的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彩梅;潘晓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合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出血的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两大群表现为本病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食道和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主要原因[1].本院2001~2003年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出血50例,使用垂体后叶素和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惠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与介入治疗进展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处理和治疗在过去的1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对AMI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的认识逐步加深,处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形成了许多具有前景的治疗对策,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AMI药物溶栓与介入治疗的进展.

    作者:田厚振;孙宝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慢性骨髓炎抗生素溶液骨髓腔冲洗速度初探

    慢性骨髓炎,尤其是急性发作者,常采用局部脓腔冲洗的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而冲洗液的浓度、给药速度常被忽略或只作粗略估计.为达到更满意的疗效,避免发生水中毒等不良反应,又减少病人经济负担,我们对此做了实验和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急诊处理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也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诊处理是否恰当、及时,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我院自1996年至2003年,共急诊处理嵌顿性斜疝患儿46例,其中手法复位41例,手术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守宝;李天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80例疗效分析

    据有关资料统计,急性心肌梗死后约75%~95%的病人出现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常见.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多年来常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据近几年来多项研究资料表明,死亡率反见增加.依据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广谱型和高效性及其特殊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8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金属硫蛋白治疗小儿铅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治疗小儿铅中毒的疗效.方法将94例铅中毒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治疗,以血铅水平<100ug/L并且临床症状消失作为治愈标准.对轻、中度铅中毒试验组和对照组以及轻、中度铅中毒试验组之间治愈率分别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轻、中度铅中毒试验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1.17%VS51.72%,P<0.01;66.67%VS28.57%,P<0.05).轻度铅中毒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中度铅中毒试验组(91.17%VS66.67%,P<0.05).重度铅中毒患儿血铅水平下降,但未达到治愈水平.结论金属硫蛋白治疗小儿铅中毒疗效显著,补充外源性的MT,可作为治疗儿童铅中毒的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淑红;史永芝;朱学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源性颞下颌关节脱位24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医源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因素.方法对240例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的治疗项目对比分析.结果局部与全身因素差别显著.结论从心理学与生理学角度着手,消除病人恐惧心理,灵巧娴熟的操作,预防其意外脱位是行之有效.

    作者:杨玉光;陈红;石军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