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娟;齐容;张小花;武权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神经性厌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组)25例及治疗组(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加服疏肝健脾汤复方组)25例,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第2周、6周、12周的体重变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变化;临床疗效、痊愈率、显效率;不良反应TESS评分。结果两组体重变化:治疗2周,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治疗第6周及第12周,两组体重均增加,但治疗组增加多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量表( HAMA)评分变化上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方面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痊愈率及显效率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TESS评分方面第2、6周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12周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厌食体重增加明显,焦虑症状改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大多数综合医院中医科发展较缓慢、生存较困难,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重要的一点是大力提高科主任的综合能力,包括业务水平、道德修养、管理能力。中医科的发展离不开科主任的领导与表率作用。良好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修养、科室管理能力共同构成科主任带领中医科发展的综合能力,三者缺一不可。探析医院中医科发展中科主任综合能力的作用,为中医科同类工作者的工作和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作者:雷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相对于对照组的78.57%有显著上升( P<0.01);观察组凝血指标PT、APTT及C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HB、WBC及RBC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多(P<0.01);观察组胸闷、气短、心悸及胸痛缓解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相对于对照组的14.29%有显著下降( P<0.01)。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导师张宝良老中医认为恶性胸腔积液属“悬饮”范畴,治疗时应首当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采用扶正祛邪、温药和之、调畅气机等方法。若出现胸腔积液较多时急则治标,以减少积液、改善临床症状为首要目的。与此同时,还需注意慎用毒性抗癌药,以防损伤人体正气。
作者:濮忠建;黄开红;张宝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黄苏萍教授认为,辨病需辨证、辨人,通过对患者体质的了解,来确定治疗原则、遣药组方。糖尿病是常见的多发病,阴虚为本,日久损伤气阴致瘀,祝氏降糖方即具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的作用。现阐述黄苏萍教授治疗糖尿病临床经验,并列举临床案例加以说明,着重强调气血辨证,因地制宜,运用祝氏降糖方加减达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功效。
作者:康文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PCOS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补肾化痰活血法选取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PCOS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 P <0.05);观察组周期排卵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 P <0.05);观察组总妊娠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采取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PCOS不孕不育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推广性高。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当然可喜可贺,也会对中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并不仅肇始中医复兴。因为青蒿素是“科学”体系西医研究方法的产物,诺贝尔奖也是“科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奖项,所以此次获奖其实与“非科学”体系的中医没有多大关系。另外,中医尤其不能因此项诺奖就受到错误研究方向牵引而在不适合中医发展传承的歧途上继续行走。中医目前的管理、教育、传承、研究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目前中医队伍虽逐年增大解决了中医活着的问题但因真正的中医人才逐年减少而很难解决中医发展问题。所以,唯有中医具备了与西医完全不同的顶层设计的管理体系、高等教育体系、考试考核体系、奖励评价体系,中医高等教育能够成批培养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疗效优越的真正中医后继人才,中医教育及中医职称考试不必强制引入大量西医内容,全世界中医都要在中国制定的中医特有评价体系里评定世界级奖项,才能说明中医已具备了和西医站在一起的不同体系需要的能力与自信,中医才算真正走出困境而复兴了。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伴心脏神经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抑郁症伴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黛力新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和归脾汤治疗。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汉密尔顿量表测评。观察治疗前后减分率。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4.11%,对照组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伴心脏神经症临床疗效明显,且具有安全、经济、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芳芳;李燕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刮痧、放血拔罐、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综合治疗组和一般针刺组,每组49例,针灸综合治疗组采用刮痧、放血拔罐、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一般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与拔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灸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一般针刺组为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刮痧、放血拔罐、针刺与艾灸结合是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桂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中风患者,按照住院尾号的奇偶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中风疼痛汤、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愈9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8.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使用中风疼痛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其安全、有效,能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作者:熊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加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腹部中药贴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抗生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一段时间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在复发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灌肠加贴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复发率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韦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总结近10年来有关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明确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以针刺、针刺治疗及痴呆为检索词,2006—2015年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共筛选出32篇相关文献,发现研究主要以治疗血管性痴呆为主,对其他分型的临床实验研究报道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为有系统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RCT),亦见有设置随访;其余则为单纯的临床对照试验(CCT)和病例报告;但多为疗效观察研究,有关痴呆的针刺机理研究报导尚不多见;无统一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无法客观评估临床疗效,机理探讨也欠深入。结论针刺疗法治疗痴呆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毒副作用小的优势,疗效满意,今后应进一步完善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实验设计及分型研究,以阐明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作用机理,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耀连;罗桂青;李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不寐乃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不入于阴,神不守舍而致入睡困难、时醒时寐或寐而不酣等。任督二脉行于人体前后正中,为人体一身阴阳之总纲。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均交汇相通,与心脑之神、肝肾经、俞募穴关系密切,为全脏腑气血阴阳转输之枢纽,调节任督二脉之经气可使气血调达、阴平阳秘、五脏调和、神志得安。现从中医整体观念的治病特点和治病求本的思想出发,简要论述不寐与任督二脉的关系。
作者:钟玉梅;陈瓞;成博;李慧;李晨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临床观察曼月乐环联合补肾安冲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曼月乐+补肾安冲汤)60例、对照组(曼月乐)6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出血时间、血清NO含量、子宫内膜的厚度、月经血中血清PGE2和PGF2α的含量,比较两组中医的症候疗效、随访一年功血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在放置曼月乐环并口服中药补肾安冲汤3个月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P<0.05),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月经血中NO 含量明显降低(P<0.05), PGF2α含量明显升高,PGE2/PGF2α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的症候疗效中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随访一年,功血复发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曼月乐环联合补肾安冲汤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能够有效减少阴道出血的时间,临床疗效非常满意。
作者:宋小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药材取材广泛,无论是来源于同科、同属植物,还是来源于不同科、属的同一药用部位的中药饮片,都存在难以甄别、容易混淆的问题;此外,近年来的大规模种植以及加工工艺的差异,使得流入市场的中药饮片性状特征不稳定。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加工批次、不同的加工处理程序等都会引起同一品种中药饮片的特征产生差异、性状难以鉴别,现对常用9组外形相似中药饮片进行真伪鉴别。
作者:张杨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三点一线整脊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以正骨手法与传统骨盆牵引法治疗,观察组以三点一线整脊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1年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出院后1年治愈患者治疗次数,可知观察组治愈患者起效次数、总治疗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三点一线整脊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起效迅速且效果持久,值得推广。
作者:姜长高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用简化McGill量化表评定“面痛三针”结合中药对PTN的影响。方法7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每小组25例。中药组辨证选方、针刺组“面痛三针”加循经取穴、针药组前两种治法均用。每周6次,1周为一疗程,观察并收集治疗4周前后患者痛阈值和简化McGill量化表中PRI感觉项、PRI情感项、PRI总分、VAS以及PPI项评分。结果三组在治疗后痛阈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量化表中PRI感觉项、PRI情感项、PRI总分、VAS以及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针药组痛阈值较中药组、针刺组升高显著,具有显著差异(P<0.05);针药组量化表中PRI感觉项、PRI情感项、PRI总分、VAS以及PPI评分降低明显,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三组中,“面痛三针”结合中药治疗减轻PTN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并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其效果优于单纯的中药或针刺治疗。
作者:闫改霞;孟燕;刘正楠;邢文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9%,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瑞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一气周流是中国先哲对于生命形式的精妙阐释,在《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中都有论述。至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正式提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理论,然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重在阐述中气为一气周流之枢轴,对气的周流运动叙述甚少。人身之一气外至于筋骨皮毛,内至五脏六腑,遍达周身,通彻内外,无所不至,周流而不息;气行不偏于外,不偏于内,至中至和,协调平衡即称为一气周流。人体组织细胞不能自养,需要气的周流运动濡养形体官窍、五脏六腑。人体之阳气上行,以养在表之皮毛肌腠及在上之脏腑官窍,阴气下行以养在里之脏腑及在下之形体官窍,阳气升已而降,阴降已而升,如是周身皆得所养而气平和。世间万物,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皆需要气的周流来濡养其形体,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气不周则病,气不流则死,故而一气周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中气为运行一身之气之枢轴,为生命的根本,是一气周流的原动力。保养中气,复一气之周流是中医治病防疾的根本重要的妙理。
作者:章瑞斌;王飞;杨诗宏;季节;郭静;黄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联合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补中益气丸联合四神丸方剂治疗,对照组选择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发生率则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补中益气丸联合四神丸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桑凤梅;付利然;窦晨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