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车间空气中氰氨化钙(石灰氮)卫生标准的研制

王樟龄;管康;王亚平;叶青;龚伟;梁金宗;叶涤秋;史行法

关键词:氰氨化钙, 石灰氮, 卫生标准
摘要:目的研究制订车间空气中氰氨化钙(石灰氮)的卫生标准.方法研究建立了粉尘中氰氨化钙的测定方法,对生产场所作了空气浓度监测,并对接触工人的健康状况作了横断面调查.结果空气中氰氨化钙平均浓度低于3.71mg/m3情况下长期接触,经内科、皮肤科、五官科检查,除了普遍存在“醉酒反应”外,未发现与接触氰氨化钙有关的损害.结论建议氰氨化钙的高容许浓度为3mg/m3,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也是3mg/m3.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做好临床实习带教管理的几点做法

    如何做好临床实习带教管理工作,提高带教质量,是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解正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适应改革新形势求生存求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及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职工医院有一天势必要离开企业的“庇护”而走上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路子.如何去适应新形势,为今后的生存发展做好铺垫呢?近年我院在以下几疗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

    作者:冼卓杭;邹正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车间空气中氰氨化钙(石灰氮)卫生标准的研制

    目的研究制订车间空气中氰氨化钙(石灰氮)的卫生标准.方法研究建立了粉尘中氰氨化钙的测定方法,对生产场所作了空气浓度监测,并对接触工人的健康状况作了横断面调查.结果空气中氰氨化钙平均浓度低于3.71mg/m3情况下长期接触,经内科、皮肤科、五官科检查,除了普遍存在“醉酒反应”外,未发现与接触氰氨化钙有关的损害.结论建议氰氨化钙的高容许浓度为3mg/m3,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也是3mg/m3.

    作者:王樟龄;管康;王亚平;叶青;龚伟;梁金宗;叶涤秋;史行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

    近年来根据化工职业病特点开展临床整体护理工作,有以下一些启示和体会:

    作者:李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社区卫生服务初探

    为了配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我院于1999年一季度开始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适应巨化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作者:毕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隐匿式”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儿男性,1.5岁,住院号45121.因突发憋气、意识不清1h急诊就医.患儿病前1h吃炒鸡蛋时突然呛咳2声后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周发疳、大便失禁.去附近保健站打一针(用药不详),治疗无效,来我院急诊科.当时患儿中度昏迷状态,三凹征阳性,面色苍白,两眼上翻,双瞳孔缩小2mm,对光反应弱.颈强直,双肺散在痰鸣音,心率150次/min,律齐,腹软,四肢发软.立即给予吸氧、吸痰.拟诊:气管异物.急请耳鼻喉科会诊,喉镜、胸透未见明显异物阻塞气道.这时患儿病情迅速恶化:呼吸表浅,呼吸困难加重,面部肌肉抽搐,双瞳孔直径1mm,大汗,双侧Babinski征阳性.据此考虑是否存在有机磷中毒的可能性?试用阿托品1mg静脉推注,呈阴性反应,急查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0单位(试纸半定量法;正常参考值:30~80单位).同时反复追问有无农药接触史,家人回忆:发病当日上午8时许,曾发现患儿拿甲胺磷农药瓶盖含于口中,当即将瓶盖打掉,未给漱口、洗手,约0.5h后吃饭时发病.甲胺磷农药接触史明确,诊断成立.立即进行洗胃,清洗双手皮肤,先后给予阿托品1~2mg/10~15min,静脉推注,症状无改善,3mg/15min静脉推注2次后,瞳孔无变化,双肺水泡音减少,改用阿托品5mg/15min静脉推注,同时给解磷定、甘露醇、地塞米松及少量新鲜全血静脉输入,约2h后,瞳孔散大至5mm,对光反应迟钝,双肺痰鸣音、水泡音消失,皮肤干燥,意识转清,阿托出减量维持.入病房.继用解磷定、多次输新鲜全血及对症处理,治疗7d痊愈出院.阿托品总计用量58.5mg,解磷定8g.

    作者:李少朋;黄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生化标志物评价神经毒物的效应

    预防中毒性疾病,首先要求减少与毒物的接触,识别机体的遗传易感性,并尽早发现不可逆性损害前的有关生理生化改变.尽管在环境医学领域应用神经毒性生物标志物意义重大,但应用标志物评价接触、效应及易感性研究却比其他领域进展缓慢,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神经系统功能的复杂性、神经毒作用的多重性、靶细胞分子的多样性及取材困难.此外,也可能与长期慢性接触所致神经毒作用的迟发性,抑或在停止接触很长时间后才发生神经毒效应有关.

    作者:沈芸;陆荣柱;陈自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浸漆工混苯中毒1例报告

    我市某电机厂生产发动机电机,电机转子浸漆车间1名工人发生轻度混苯中毒,现报告如下:1发病及治疗经过患者吴某,男,42岁,某电机厂浸漆操作工.病史:1978~1991年在部队服役,1991年6月~2000年10月在该厂当浸漆工,患者近1年来出现头晕、乏力,三个月前因鼻中隔偏曲,到武进中医院做矫正术,术前血常规提示白细胞2.7×109/L,2000年11月1日到常州某院血液科就诊,被收住院.入院时检外周血WBC 1.6×109/L.原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无活动性出血,近几年无特殊用药史.1993年工厂体检示:WBC 6.0×109/L.2000年11月8日转入我院.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肝脾未及;心电图、B超、胸透未见异常;入院时WBC 14×109/L.2000年11月1日骨髓穿刺检查:有粒细胞增生偏低,原+早幼粒8.0%(正常<2%).骨髓活检:骨髓组织符合再生低下(病理号:20005411).

    作者:施玉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化工安全教育要切合实际

    化工企业接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的过程中,因某一环节上的疏于管理,就会造成化学事故.近报道的江西鞭炮厂爆炸、广东江门鞭炮厂爆炸……均造成了较多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近期,重大、特大事故不断发生且有上升之势,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经有关部门分析,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区部门的领导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和下发的文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贯彻不力,没有把中央的精神扎扎实实落实到基层,行动不坚决,措施不到位,责任不明确.二是有些监督执法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没有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只争发展的权力,不负安全生产的责任.个别监督执法人员甚至执法犯法,搞权钱交易,置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三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思想,重大厂、大矿,轻小厂、小矿,重视国有企业,忽视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四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对重大特大事故的处理态度不坚决,对有关责任人的查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轻,未能严格遵照“四不放过”要求执行,即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作者:金永才;项建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四起氢氟酸灼伤合并急性中毒的调查分析

    1999年9月28日至2000年12月19日,我市发生四起氢氟酸灼伤中毒事故,造成7例灼伤合并急性中毒,其中6例死亡.现将灼伤中毒事故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马福云;罗进斌;王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起民工有机氟急性中毒事故分析

    某化工厂因民工清理污水池致急性有机氟中毒事故,特分析如下:

    作者:余清卿;盛步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淄博市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现代化一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较准确地提供职业放射工作人员接收的剂量和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效果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改善工作场所的防护条件和进行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淄博市1990年559例个人剂量与1995年340例个人剂量监测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连生;董恒兰;孙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放射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核医学、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工业探伤等各类辐射源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等诸多行业中.虽对及时诊断疾病和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王启珍;张慧娟;徐晓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窒息性化学工业气体中毒三例报告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罗某.男,25岁,系湖南省株洲玻璃厂工人,在工作场地吸入氮气后人事不省,大小便失禁.入院体检,患者呈深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深浅反射均消失,体温36.5℃,脉搏9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50/90mmHg.入院诊断:急性重度氮气中毒.病例2患者唐某,男,26岁,系湖南省涟源市氮肥厂工人.在检修碳氨罐时吸入二氧化碳后晕倒在罐内,不省人事约10min,被同事救出后已全身青紫,四肢抽搐,经当地医院抢救病情无好转,于次日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转至我院.体检:患者呈深昏迷状,双侧瞳孔直径约4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阵发性强直性抽搐,体温37℃,脉搏104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60/80mmHg.入院诊断:急性重度二氧化碳中毒.

    作者:欧素娥;罗艳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氨中毒性肺水肿6例报告

    氨中毒性肺水肿是因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氨气体,使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上皮遭到破坏。

    作者:鲍喜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联苯胺作业工人多原癌病例报告

    自1869年Billroth首先报告多原发癌后[1],我国从60年代初至今报告千余例多原发癌.但与泌尿系统相关的多原癌报告相对少见,而与职业因素有关的泌尿系统多原癌尚未见到报告.染料行业接触致癌性化学毒物——联苯胺可引起膀胱癌.近20年来经对千余名男性联苯胺作业工人的系统健康监护和定期普查随访,已检出膀胱肿瘤88例(包括2例肾盂癌),其中14例为多原癌.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卉;黄德寅;龙翔云;冯佩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8例氯甲烷中毒临床分析

    氯甲烷(又称一氯甲烷或甲基氯),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作溶剂、氧化剂和甲基化剂.我所在1998~2000年同共收治三起氯甲烷中毒病人共28例,经抢救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现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宁;韩吾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工厂化学事故急性中毒现场急救预案探讨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正在我国逐步开展.我国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明确以事故单位为基本、重要的救援单位形式.因此如何制定工厂化学事故救援预案,做好自救工作,特别是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本文就如何做好工厂急性中毒现场急救预案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马天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企业医院经营决策管理的“误区”

    医院的经营决策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找准医院决策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和支撑点,消除决策管理工作中的“误区”,显得更为重要和尤为必要.现据本人在企业医院管理实践中的体会,就企业医院决策管理工作的“误区”谈点看法.

    作者:赖云龙;盛步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在医改的挑战和机遇中求发展

    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卫生体制改革,使现有医疗体系格局发生改变,并给医疗机构带来深远的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者:李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