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江西省, 中医药事业,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先进单位, 高等学校, 文明单位, 全面进步, 需求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 中医药大学, 市场竞争力, 传承与创新, 综合治理, 依法治理, 校风建设, 社会治安, 社会经济, 社会服务
摘要: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国家需求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在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依法治理示范校、江西省高等学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高校、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龙眼叶与其易淆品荔枝叶的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特征

    目的:建立龙眼叶与荔枝叶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法(LMVP)和定量分析评价鉴别中药品种真伪方法的可靠性的方法(QAERM)。结果:龙眼的小叶脉序类型为真不达缘羽状脉序,二级脉在近叶缘处渐变细,少数结环,三级脉为贯串型或不规则结网型;荔枝的小叶脉序类型为不达缘环结羽状脉序,二级脉走向为急转曲行结环,呈波状或之字形,三级脉为不规则结网型。以上述3组区别点为指标,鉴别的正确性(Ac)=98.1%~100%;重复性为符合率(ARO)=98.5%~100%,一致性强度(Kappa)=0.97~1.00。结论:建立的“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法”可准确鉴别龙眼叶及易淆品荔枝叶,该法操作简便、快速、价廉且可靠性强。

    作者:曾静;韦郃;廖月葵;何报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艾滋病头痛中医诊疗标准规程问卷调查研究

    目的:构建艾滋病头痛中医临床诊疗操作规程。方法:总结艾滋病头痛中医诊疗相关国内外文献,通过专家组论证等方法,设计艾滋病头痛中医临床诊疗操作规程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进行修订,初步建立艾滋病头痛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调护及疗效评价规程。结论:该规程明确了艾滋病病症含义与病因病机,建立中医标准化诊疗服务,同时体现了宣教、随访及院内外连续性诊治的特点。

    作者:吴巍;黄世敬;薛柳华;潘菊华;张颖;陈宇霞;张先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脑泰方血清和血浆蛋白质(肽)组学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脑泰方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蛋白质(肽)组学的比较研究,发现脑泰方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中的差异蛋白(肽);以质谱分析技术确定差异蛋白的特征。从而为探索脑泰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发展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脑泰方给药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天。手术前12 h禁食不禁水,末次给药后1 h,用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经颈总动脉插管取血。每只大鼠采血后分别制备血清和血浆。每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的血清及血浆,采用2-DE技术进行蛋白质(肽)组学比较研究,运用300DPI扫描、PDQuest 7.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ESI-MS/MS对重要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筛选脑泰方血清和血浆差异蛋白的特征。结果:共获得20张胶图,各胶图分别得到664个蛋白位点。其中与空白血浆组比较,脑泰方血浆样品中共识别到20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5个差异点表达上调,5个差异点表达下调;与空白血清组比较,脑泰方血清样品中共识别到19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5个差异点表达上调,4个差异点表达下调;与脑泰方血浆组比较,脑泰方血清样品中共识别到2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9个差异点表达上调,15个差异点表达下调。选取在脑泰方血浆组和脑泰方血清组中高表达的10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成功鉴定了6个蛋白,分别是:inter-alpha trypsin inhibitor, heavy chain 3、Group specific component、complement factor B、Receptor Complexed With A Heterodimeric Fc、complement factor B, isoform CRA-d、Transferrin。结论:脑泰方含药血浆、血清中明显变化的蛋白质可能与其抗凝血促纤溶作用机制相关,这些蛋白参与血管新生、炎症调控等病理生理过程,对研究脑泰方作用的可能有效靶点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意义重大。

    作者:王国佐;朱惠斌;杨梅;周瑜;钱荣华;易亚乔;袁紫薇;葛金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195首治疗乳腺增生中药专利复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中关联规则、聚类等方法分析乳腺增生中药专利复方配伍规律。方法:检索治疗乳腺增生中药专利复方,排除外用中药及中西药物合用的复方。对入选的中药专利复方进行术语规范化等处理,抽取信息、建立EXCEL表,应用数据分析软件包R2.15.2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网络分析软件Cytoscape2.8.3聚类分析组方配伍规律。结果:195首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专利复方中,发现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柴胡、香附、当归、夏枯草、白芍、栝蒌等;而出现频数极低且不常用的中药为八角枫叶、白鹤草等;常用的药对为柴胡-当归、莪术-三棱、乳香-没药等;强关联规则提示以柴胡、当归等核心药物组成的逍遥散为治疗乳腺增生的基本方;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连翘-土茯苓-三桠苦-功劳木-鸡血藤等“中药社团”。结论:通过对药物频数、药对、强关联规则、药物聚类的分析,可以揭示乳腺增生组方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优化处方、提高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施学丽;邓家刚;蒋筱;范丽丽;赵晓芳;郭超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种方法造模动物模型证属性判定逻辑问题剖析

    采用中医的病因造模是目前为常用且容易判定模型动物证属性的方法。该法的根本问题是把大自然的风寒湿等与临床借助患者的异常表现抽象出风寒湿证混为一谈,常用风吹、低温冷冻、冷水浸泡和增加环境湿度等复制证的动物模型则是此类研究的典型代表。化学药品和器官切除等现代医学方法造模,则以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测指标评价造模动物证的属性,是学术界较早使用的造模方法之一,但该法建造的模型本身即是一种疾病模型,将其以某些客观检测指标的异常变化做出证属性的判定,缺乏充分的理论和临床依据,应当对此类动物模型的证属性重新评价。

    作者:初杰;梁茂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麻黄汤合方辨治杂病的思路与方法

    解读麻黄汤组成,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合方辨治太阳伤寒证(风寒表实证)与心热证、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肝热证、肝寒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脾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气阴两虚证、肺热证、肺寒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肾虚不固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俱虚证等相兼,重视临证合方运用麻黄汤则能取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王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肺间质纤维化凝血机制探讨

    肺纤维化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以凝血机制为切入点,探讨凝血-纤溶系统在肺纤维化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异常变化,并从中医角度观察活血化瘀药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效治疗作用,认为针对凝血纤溶异常进行的抗凝治疗可能成为临床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新的靶标,为临床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提供新思路及理论支持。

    作者:郭俊美;朱雪;郑建;王丽芹;杨景青;李莹莹;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microRNA介导肿瘤多药耐药及中药的作用

    microRNA(简称miRNA)能通过诱导mRNA裂解或抑制mRNA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物学进程。近期研究发现miRNA对靶基因的异常调控可能参与肿瘤耐药,有望成为重要的肿瘤耐药相关分子标记物及治疗靶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影响miRNA进而调控相应靶蛋白和靶基因介导肿瘤多药耐药,为中药逆转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瑞娟;许建华;余文燕;王国娟;孙珏;范忠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药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BDNF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药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酸枣仁-合欢花组30例,服用酸枣仁-合欢花汤剂;盐酸文拉法辛组30例,口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测试及血清BDNF检测。结果:治疗前后两组间HAMD评分、WCST(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得分、血清BDNF(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及血清BDNF水平明显上升,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酸枣仁-合欢花汤剂具有抗抑郁功效,并能够改善抑郁患者的认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BDNF水平有关。

    作者:施学丽;郭超峰;蒋春雷;张永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平艾合剂治疗41例HIV/AIDS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艾合剂干预对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阐明中药应用于艾滋病治疗的特点。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HIV/AIDS患者,给予相应的平艾合剂方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HIV/AIDS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总积分(主要、次要症状及主要体征积分之和)较疗前明显降低(P<0.01)。自汗、盗汗、脱发等症状的单独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它症状、体征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Karnovsky Score在治疗6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平艾合剂治疗艾滋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服用安全。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马建萍;马秀兰;张颖;李静茹;曾琳;曹琳;舒占钧;孙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建立循证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分级体系的构想

    通过阐述证据分级体系在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重要地位,中医学和西医学临床证据特点的对比分析,评析了建立循证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分级体系的各种设想,提出了具有本学科学术特点的中医文献证据分级标准。

    作者:汪受传;陈争光;徐珊;赵霞;虞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心系亚健康状态研究进展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心”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亚健康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神疲、烦躁、失眠等一系列心系症状,或伴有心律失常、血压值介于正常与高血压之间,这种心系亚健康状态极可能进一步转化为心系相关疾病。本文从理论文献、动物实验、疗效观察、临床评测等几个方面对心系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曲淼;张明雪;何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绿茶与4种乔木型别样茶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绿茶与4种乔木型别样茶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法、铁离子还原测定(FRAP)法、亚铁离子螯合(FIC)法、β胡萝卜素-亚油酸4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综合考察绿茶和老鹰茶、大叶苦丁茶、石崖茶、青钱柳茶4种乔木型别样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用Folin-Ciocalteus法测定4种别样茶的总多酚含量。结果:石崖茶具有卓越的抗氧化能力,其螯合亚铁离子能力和还原铁离子能力均优于绿茶;老鹰茶、大叶苦丁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大叶苦丁茶还原铁离子能力优于绿茶,老鹰茶和大叶苦丁茶清除自由基(DPPH)能力比绿茶稍低,但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青钱柳茶抗氧化活性低。结论:石崖茶、老鹰茶、大叶苦丁茶均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

    作者:王婉莹;肖伟;许利嘉;彭勇;何春年;肖培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制的利弊与症结

    虽然单纯证的动物模型的现代医学疾病属性确定无疑,但证的属性则因中医病因造模、干预后动物症状体征辨证和理化检测指标异常与证没有特异性对应关系而无法确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叠加了现代医学疾病模型和中医证模型两种造模方法,此类模型不仅自身存在各种弊端,而且还存在两种造模方法叠加后不确定的关系。病证结合模型通常不是在同病诸证的比较中建立起来,因而不具备排他性。中医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证属性评价方法存在众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西医疾病诊断的症状体征与该病所辖诸证的症状体征相差悬殊,西医疾病的症状体征甚少,而病辖诸证辨证的症状体征远远超出疾病的症状体征,辨证症状绝大多数来历不明,以一种虚拟状态存在,进而导致由虚拟症状抽象出众多虚拟证,并通过相关辨证标准得以体现,给动物模型的研制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梁茂新;范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于专家问卷调查建立艾滋病带状疱疹中医诊疗规程的研究

    目的:初步建立艾滋病带状疱疹中医诊疗规程,针对其关键问题开展专家问卷调查并修订该规程。方法:经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论证,建立艾滋病带状疱疹中医诊疗规程草案。采用2轮问卷调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艾滋病领域专家对诊断、治疗、调护等关键问题的接受程度及建议,并修订诊疗规程。结果:第1轮完整问卷回收率为96%,专家对概念、临床特征、病因病机、病史体检、诊断标准、肝经湿热辨证标准和辨证用药、皮肤、饮食和心理调护、疗程和疗效标准等条目的认可度较高;成方验药、艾灸推拿、辅助检查、脾虚湿蕴和气滞血瘀的辨证标准及辨证用药、西医治疗等条目变异系数(CV)较大。各条目权重在0.0436~0.0462之间。Cronbach系数α(CCA)=0.996,分半信度R=0.86。第2轮完整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对概述、病因病机、病史及一般检查、诊断标准、3个证型的辨证标准和辨证用药、成方验药、皮肤、饮食和心理调护等条目的认可度较高,CV为0;辅助检查和艾灸推拿CV为0.0638,比第1轮小,专家意见的一致性有较大提高;各条目的权重系数在0.0582~0.0590之间;CCA=-0.041,分半信度R=0.79。通过2轮调查得到了该规程的修订版本。结论:2轮问卷调查专家积极性较好,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较高。通过2轮问卷调查,对该规程的诊断、治疗、调护等关键问题基本达成了较好共识。

    作者:潘菊华;黄世敬;王阶;吴巍;薛柳华;陈宇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指标优化戊己胃内漂浮型缓释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制剂的优处方配比。方法:以多个组分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选择辅料HPMC(K100M)、PEG 6000、NaHCO3、十六醇等4个因素,建立正交试验进行考察,干粉压片,优化制剂体外释药及漂浮性能。结果:选择以35%HPMC、5%PEG 6000、10%NaHCO3、15%十六醇、10%MCC及25%的主药,作为戊己胃漂浮缓释片处方的优制剂配方。结论:所制备的戊己胃内漂浮型缓释片具有缓释、漂浮时间长的优点,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作者:王群;刘文;陈大业;杨颂;施晓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自毒物质胁迫对人参根系分泌物组成的影响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二酸二异丁酯、棕榈酸、2,2-二(4-羟基苯基)丙烷胁迫对人参根系分泌物组成的影响。GC-MS分析发现,包括对照在内的6个处理中分别检测到15~23种化合物,包括有机酸类、醇类、氨基酸酯类、酚酸类、胺类、稠环类、糖类等。与对照比较发现,胁迫处理后大部分人参根系分泌液中酚及酚酸类物质种类有不同程度增加。由此推测,释放到土壤中的自毒物质会刺激人参根向外界释放自毒物质,进而加剧对人参的毒害作用。

    作者:李勇;胡陈云;丁万隆;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参皂苷Rb1、Rg3、Rh2抗肿瘤作用与机制概况

    人参皂苷是中药人参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临床药理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b1可以通过抑制P-gp外排药物,增强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拮抗免疫功能的抑制和维持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功能;Rg3则主要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蛋白质表达、作用于细胞分裂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抑制肿瘤新血管生长;Rh2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控制肿瘤细胞转移来起到抗肿瘤作用,本文通过对人参皂苷Rb1、Rg3、Rh2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阐述,为其临床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姜卫卫;刘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久咳方对小儿久咳炎症免疫的调节作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久咳方对小儿久咳的作用。方法:将96例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肺热腑实之虚实错杂证,西医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感染后恢复期的久咳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中药组运用益气养阴、清肺通腑的小儿久咳方治疗,对照组运用顺尔宁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1日及治疗后30 d,观察临床疗效评分及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结果:两组经30 d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疗效评分皆有显著改善(P<0.01),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中药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提高(P<0.05),而CD8+T淋巴细胞水平无改变,中药组对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调节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久咳方能有效改善小儿久咳患儿临床症状并调节免疫功能。

    作者:马俊杰;周春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新疆1023例HIV/AIDS患者舌象与CD4计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新疆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患者的舌象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023例新疆6地区HIV/AIDS患者进行舌象分析和CD4淋巴细胞检测,探讨其相关性。结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舌象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 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舌象淡白舌、剥苔较多。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以虚证偏多。

    作者:曾琳;马建萍;马秀兰;张颖;艾合买提;李静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