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迪
厚朴为常用理气中药,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其抗抑郁作用近年受到关注。结合有关厚朴抗抑郁文献,探讨厚朴的抗抑郁作用,厚朴饮片,厚朴提取物,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与和厚朴新酚,厚朴复方均具有肯定的抗抑郁作用。临床治疗多种类型抑郁症及抑郁相关病症如梅核气等,多以半夏厚朴汤加减,随证配伍应用,疗效确切。厚朴抗抑郁机理主要涉及调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再生,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厚朴抗抑郁的深入研究对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发抗抑郁新药、提高抑郁症中医诊治水平均具有参考作用。
作者:黄世敬;陈宇霞;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十四味建中汤对氧惊厥小鼠惊厥潜伏期及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 -10)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56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氧惊厥6 h组、氧惊厥24 h 组、氧惊厥48 h 组、十四味建中汤+氧惊厥6 h 组(建中汤6 h 组)、建中汤24 h 组、建中汤48 h 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建中汤组小鼠在惊厥发生2周前每日灌胃1次十四味建中汤煎剂。将氧惊厥组和建中汤组小鼠置于高压氧(500 kPa)环境中至惊厥发作,建立氧惊厥小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脑组织 IL -1β和 IL -10含量。结果建中汤组小鼠氧惊厥潜伏期与氧惊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氧惊厥24 h 组和48 h 组小鼠脑组织 IL -1β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建中汤组24 h 组和48 h 组小鼠脑组织 IL -1β含量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氧惊厥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同时间点,氧惊厥组、建中汤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小鼠脑组织 IL -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十四味建中汤处理未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氧惊厥潜伏期,但可有效降低氧惊厥后脑组织 IL - lβ含量,有助于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减轻惊厥性脑损伤。
作者:雷箴;王国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收集197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CNKI)中中医诊断治疗骨肉瘤的文献,分析其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骨肉瘤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运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症状、证型、方剂、药物、证候要素和脏腑病位进行频数分析,进而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症状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选文献中共出现证型26个,其中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肾阴虚证为常见证型,共占54.20%;症状聚类分析,得出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痰热结聚四个证型;证候病机以血瘀、阳虚、痰阻较常见;脏腑病位主要涉及肾、肝、脾。共得方剂119首,其中成方归为7类,以补益剂、理血剂、温里剂为主,自拟方以祛风除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止痛等治法进行组方。所用中药239味,按功能归为19大类,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药物使用频次共占62.27%;药物主要归经为肝经、脾经、心经、肾经、肺经,占82.05%;通过聚类分析,得出5个聚类方,适用于气虚血瘀型,肾阳虚衰、寒凝血脉,肾阴不足、筋弱足痿,痰瘀互结、筋骨失养,阳虚血亏,寒凝痰滞等证型的骨肉瘤。结论中医对骨肉瘤的病因病机的分析、辨证分型、遣方用药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为目前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司富春;丁帅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壮医针灸是壮医特色实用治病技法,具有简、便、廉、验、捷的特色与优势,那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古朴的理论、独特的方法、显著的疗效,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朵奇葩,是祖国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至今仍是壮族地区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在壮族地区广为应用,影响较大。本文着重介绍广西黄氏壮医针灸学流派的历史源流、传承脉络,深入探讨流派的学术特色,归纳出流派具有强调毒虚二因、主张道路传导、创立气血理论、重视调气通路、善用特定穴位、推崇无痛针灸、针灸罐法联用等学术特色。文中还从传承医道、传承医术、传承医德、勤于临证等方面交流流派传承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传承新思路,为中医流派的传承和发展积累经验并提供借鉴。
作者:宋宁;李浪辉;黄贵华;李美康;梁薇;黄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楝科植物川楝子中川楝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 - MS)方法。方法采用 XDB - C18色谱柱(2.1 mm ×15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35:65(V: V),流速为0.3 ml/ min,柱温30℃。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300μg/ ml(R2=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提取回收率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测定。
作者:吴忠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含与不含朱砂的清泻丸对正常和实热型便秘小鼠排便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排便试验,通过对正常和实热型便秘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及小鼠排便时间、排便数量的实验研究,观察并比较含与不含朱砂的清泻丸的排便作用。结果同等剂量的含与不含朱砂的清泻丸都能够促进正常和实热型便秘小鼠的小肠蠕动,缩短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增加其排便数量,且两者之间功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含与不含朱砂的清泻丸对正常和实热型便秘小鼠的排便作用是相近的。
作者:李辉;李福元;陈斌;李飞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方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KKAy 小鼠胰腺胰岛素受体(InR)和凋亡相关蛋白 Bax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周龄雄性初发 T2DM KKAy 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开苦降低剂量组、辛开苦降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选取10周龄雄性C57BL/6J 小鼠10只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其余组别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胰腺中 InR 和 Bax 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开苦降高剂量组 FPG 明显降低(P ﹤0.05),各给药组小鼠 FINS 均降低,ISI 均升高(P ﹤0.05)。免疫组化染色,与模型组相比,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开苦降低剂量组、辛开苦降高剂量组 InR 阳性细胞均有明显恢复,Bax 阳性细胞均有明显减少(P ﹤0.01),其中辛开苦降高剂量组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组相比无差异(P ﹥0.05),与辛开苦降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辛开苦降方可以使初发 T2DM KKAy 小鼠胰腺中 InR 的表达增加,Bax 表达减少,提示其改善胰岛自身胰岛素抵抗、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且疗效与剂量相关。
作者:姜旻;张先慧;张艳红;胡照娟;柳红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胆石利通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的规定,采用5种对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采用常规法,5种对照菌的回收率均小于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胆石利通片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的回收率小于70%;采用离心沉淀加薄膜过滤法,回收率均大于80%;控制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能检出控制菌。结论胆石利通片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采用离心沉淀加薄膜过滤法,控制菌的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行。
作者:郝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微循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疗法、生物制剂、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疗程、3个疗程的微循环相关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个疗程和3个疗程的微循环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检测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微循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治疗效果明显,对于改善银屑病患者的机体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腱鞘炎中药外用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自建库至2015年治疗腱鞘炎的中药外用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76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7个核心组合和3首新处方。结论腱鞘炎常用的药物以祛风湿、活血化瘀药为主。该研究结果对治疗腱鞘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陈能;许学猛;李钢;曾得明;陈国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传导痛理论指导下毫针针刺原发性压痛点治疗肩部筋伤病的疗效情况。方法将60例原发痛点在腰背部的肩部筋伤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刺腰背部原发性压痛点,对照组针刺肩部周围传统腧穴。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评分系统(CMS)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而且在治疗后和随访时,治疗组患者的 VAS 和 CM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腰背部原发性压痛点治疗肩部筋伤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刚;董宝强;荆秦;宋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胸腔手术时会在肺的萎陷—复张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通过肺内炎症因子的测定,验证电针刺激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起到减轻肺部炎症的作用。方法取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电针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在肺萎陷和肺复张两个时间点抽取肺静脉血,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 -2)、白细胞介素-6(IL -6)、白细胞介素-8(IL -8)、白细胞介素-10(IL -10)、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加以比较。结果 IL -2、IL -10、TNF 含量在肺萎陷—复张过程中无显著变化;IL -6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有显著增高(P ﹤0.01),而在常规手术组中增高不明显(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 ﹤0.05);IL -8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显著降低(P ﹤0.05),常规手术组虽同样下降,但下降差异不显著(P ﹥0.05),两组间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电针刺激确实引起了部分炎症因子(IL -6、IL -8)的变化,但其对肺内炎症改变的影响和调控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作者:池浩;葛文;徐建俊;周文雄;陈彤宇;王珂;周嘉;吴瑶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足部熏洗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N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或门诊的86例 DNP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联合组在采用甲钴胺片治疗同时给予中药熏洗、针刺治疗。治疗期间配合相应的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正中感觉神经 NCV、腓总感觉神经 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 DNP 患者,针刺联合足部熏洗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对 NCV 的改善。
作者:谢淑梅;范桂清;杨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刃针配合刮痧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推拿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刃针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刃针推拿配合刮痧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刃针推拿治疗。
作者:叶花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原发性肝癌形成的病机复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究其本是正气亏虚,导致邪气—癌毒的形成。根据肝脏本身的生理特性、肝与脾肾的关系及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气虚阴亏是其主要病机。其中脾气虚是基本前提,肝血虚是根本原因,肾阴虚是重要因素。已形成的癌毒自身生长需要能量,消耗人体的气血。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消融术等耗气伤阴。平时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合理,不仅为肝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且又消耗人体的正气。如高能量食物的堆积化热伤阴,缺乏运动造成气血流通缓慢,人体产生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堆积体内,形成毒物;熬夜耗伤人体肝胆之气和肾中精血。本文就气虚阴亏为原发性肝癌主要病机这一观点进行文献及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赵亚林;何玲玲;杜林林;江宇泳;杨志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德是传统中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意识形态和医疗行为规范对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继承优良传统医德对于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患者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医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传统医德教育上我们应该继承其精髓,抛弃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王旭昀;张宏;李蕾;商建伟;张耀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法联合 mFOLFOX6术后辅助化疗对Ⅲ期结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病理分期为Ⅲ期的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行 mFOLFOX6术后辅助化疗,治疗组口服散结益气法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3年无病生存率(DFS)、5年生存时间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1年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3年 DFS 与5年平均生存时间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气散结法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能部分减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喆;武冰;刘致永;符思;郑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运用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将诊断为智力低下(中医证型-风阳上扰)的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两组均配合特殊教育。治疗前后采用中国—韦氏幼儿、儿童智力量表(WISC -Ⅲ)对两组患儿的核心症状———智力水平进行专业的盲态评估,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 WISC -Ⅲ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宁侠;刘玉堂;宋虎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临床的常见病、疑难病,是指由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且没有全身和内外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常表现为月经无规律、经期过长、经量过多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本病属中医“崩漏”的范畴,其病因多端,病机复杂。郭为汀主任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机多以虚、瘀、热三者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而致经血非时而下,根据临床症状,将崩漏分为血瘀型、血热型、血虚型及暴崩,治疗时针对各型分别以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健脾益气、益气止崩塞流应急为主要原则,运用临床经验方活血固经汤、凉血固经汤、养血固经汤、益气止崩汤分别治之,取得良效。
作者:蔡晓霖;郭珊红;李英莲;郭为汀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