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研究进展

陈广辉;陈兵;孙大林;金保方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中医,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的多发病和慢性病,是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有激素内分泌学说、生长因子学说、上皮-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学说、细胞凋亡与基因调控学说、炎症以及其他方面的学说。此外,原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综合征也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危险因素。中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文章着重介绍中医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并且介绍部分可能作用机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冯五金老中医温阳通调法治疗功能性腹胀经验体会

    根据功能性腹胀(FB)的临床表现,冯五金老中医认为其应属中医的“虚痞”“虚满”,基本病机是人体阳气不足,脏腑气机失调,即阳虚为本,痞满为标。主张温补治本,通调治标,并认为治疗功能性腹胀的关键是调畅气机,尤其是调理脾胃气机之升降,具体体现在“通”和“调”两方面,其中“通”是“调”的基础,“调”是“通”的目的和补充。“通”是保持气、血、津液正常运行、脏腑功能协调的基础,涵盖在各种治法当中;“调”的本义是“和谐,协调”,旨在气机畅达的前提下,使气血津液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情志调畅,饮食起居有常。调法包括了调和气血阴阳、调治脏腑、调节情志、调理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内容。后举一医案以说明上述经验,并简述了笔者的学习体会。

    作者:贾志新;冯五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治疗内燥莫忘温阳

    “内燥”一词为清代医家提出,并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脏腑阴液不足,内燥的治法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濡之”的原则,多以滋阴养血为主,但是临床上往往见到滋阴润燥之法难以取效的情况,笔者在治疗内燥证时发现,此类患者或因过用寒凉滋腻之品,或贪凉饮冷无度,以至于脾肾阳气耗损,或因素体阳虚,以至于阳虚不能蒸化津液,导致津液不得布散,每多上燥下寒或者上热下寒之证,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的“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治疗原则,运用温阳降火之剂治疗内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对燥证治疗源流及温阳法治疗内燥证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并通过临床实例,对温阳法治疗内燥证加以具体的说明。

    作者:崔民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拟通便方联合针刺治疗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针刺联合通便方对阴虚津亏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阴虚津亏型便秘患者4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通便方联合针刺)和对照组(通便方),每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通便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7 d 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缓解便秘临床症状(P ﹤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及紧迫感、腹痛腹胀症状较对照组均有优势(P ﹤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通过建立以多层次、立体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调整了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建华;牛煜惠;刘肃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析“脾”的护卫功能

    “脾”的护卫功能是通过脾统四脏、脾生化卫气、脾为气机调节之枢、脾主肌肉之生成共同来实现的。人体抵御疾病能力的强弱,依赖于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而脾在保证心、肝、肺、肾四脏功能正常运作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卫气承担着人体的防卫功能,而卫气的生成则依赖于脾的化生功能;人体防卫机制之所以能正常发挥功能,全赖于中焦脾土升降有序,正常枢转五脏之气;脾充养肌肉,形成物理屏障而保护人的五脏六腑并防御外邪的入侵。现代医学的许多试验研究也证明了脾脏的功能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脾”护卫功能的临床意义在于:未病护脾可防发病,已病健脾可促病愈,病愈补脾可防复发。

    作者:何晶;罗湛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将诊断为智力低下(中医证型-风阳上扰)的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两组均配合特殊教育。治疗前后采用中国—韦氏幼儿、儿童智力量表(WISC -Ⅲ)对两组患儿的核心症状———智力水平进行专业的盲态评估,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 WISC -Ⅲ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宁侠;刘玉堂;宋虎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氯米芬辅以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 PCOS 不孕症提供新思路。方法将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26例 PCOS 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4例给予氯米芬治疗,治疗组62例使用益肾调肝汤加减联合氯米芬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肾调肝汤加减联合氯米芬综合治疗 PCOS,提高了单纯运用氯米芬治疗 PCOS 的有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 P-COS 不孕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梅;李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微循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微循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疗法、生物制剂、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疗程、3个疗程的微循环相关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个疗程和3个疗程的微循环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检测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微循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治疗效果明显,对于改善银屑病患者的机体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补肾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肾虚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运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 OAB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单纯采用西药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法。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情况,同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 OABSS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在第2周评分即有改善,而对照组在第2周时评分改善不明显,治疗组终评分的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 OAB(肾虚型)患者,不论是临床疗效,还是在改善 OABSS 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均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成海生;张韬;张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骨肉瘤中医证型与方药分析研究

    目的:收集197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CNKI)中中医诊断治疗骨肉瘤的文献,分析其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骨肉瘤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运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症状、证型、方剂、药物、证候要素和脏腑病位进行频数分析,进而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症状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选文献中共出现证型26个,其中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肾阴虚证为常见证型,共占54.20%;症状聚类分析,得出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痰热结聚四个证型;证候病机以血瘀、阳虚、痰阻较常见;脏腑病位主要涉及肾、肝、脾。共得方剂119首,其中成方归为7类,以补益剂、理血剂、温里剂为主,自拟方以祛风除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止痛等治法进行组方。所用中药239味,按功能归为19大类,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药物使用频次共占62.27%;药物主要归经为肝经、脾经、心经、肾经、肺经,占82.05%;通过聚类分析,得出5个聚类方,适用于气虚血瘀型,肾阳虚衰、寒凝血脉,肾阴不足、筋弱足痿,痰瘀互结、筋骨失养,阳虚血亏,寒凝痰滞等证型的骨肉瘤。结论中医对骨肉瘤的病因病机的分析、辨证分型、遣方用药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为目前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司富春;丁帅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成人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临床少见、多发于儿童、病因不明的铁代谢异常;以肺泡毛细血管反复出血、肺间质含铁血黄素沉着为主要特点的疾病;临床中以反复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发病表现。国外报道 IPH 的年发病率0.24/100万~1.23/100万[1]。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的1例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病例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马立明;刘宝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刘军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刘军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KOA)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刘军教授治疗 KOA 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 apriori 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对筛选出的500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500首方剂中158种药物使用频次在45次及以上的药物有40味,其使用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牛膝、甘草、独活。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是“牛膝、甘草”“牛膝、独活”“甘草、独活”。共挖掘出14个核心组合。结论刘军教授治疗KOA 多用活血化瘀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阳药、祛风湿散寒药等,治法主要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牛膝,薏苡仁,当归,苍术,黄柏,甘草,独活,徐长卿,杜仲,狗脊,续断,白芍,延胡索是刘军教授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常用的核心药物。

    作者:洪坤豪;黄和涛;刘军;潘建科;谢辉;马振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针刀松解配合整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X 线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评估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整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 X 线片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变化。方法将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闭合性松解术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与颈复康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颈椎 X 线片变化及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影响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的治疗后 X 线影像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刀闭合性松解术与整脊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颈椎 X 线片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屈、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狭窄、棘突偏歪、寰枢关节紊乱有明显改善,对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善明显,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

    作者:桂清民;孙德礼;李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日本书道与中医养生的关系初探

    中国书法与中医学同为中国的两大国粹,二者在渊源及发展历程上有相似之处。书法与中医学都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历史上也有“自古医坛书家多”之说。日本书道源起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与日本本土文化融合,日本书道乃成。

    作者:徐睿瑶;李俊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厚朴治疗抑郁症及抗抑郁机理探讨

    厚朴为常用理气中药,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其抗抑郁作用近年受到关注。结合有关厚朴抗抑郁文献,探讨厚朴的抗抑郁作用,厚朴饮片,厚朴提取物,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与和厚朴新酚,厚朴复方均具有肯定的抗抑郁作用。临床治疗多种类型抑郁症及抑郁相关病症如梅核气等,多以半夏厚朴汤加减,随证配伍应用,疗效确切。厚朴抗抑郁机理主要涉及调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再生,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厚朴抗抑郁的深入研究对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发抗抑郁新药、提高抑郁症中医诊治水平均具有参考作用。

    作者:黄世敬;陈宇霞;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肥胖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

    “治未病”思想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思想,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其理论在中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肥胖高血压是一个涉及多种病理机制的疾病,它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中医通过其独特的养生理念、辨证论治、针灸等方法,同时结合西药治疗,防病抗病相结合,可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肥胖高血压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通过贯彻“治未病”思想,走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高血压之路,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芦波;周训杰;桂明泰;姚磊;韩亚楠;李建华;符德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针刺联合足部熏洗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足部熏洗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N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或门诊的86例 DNP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联合组在采用甲钴胺片治疗同时给予中药熏洗、针刺治疗。治疗期间配合相应的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正中感觉神经 NCV、腓总感觉神经 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 DNP 患者,针刺联合足部熏洗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对 NCV 的改善。

    作者:谢淑梅;范桂清;杨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比较含与不含朱砂的清泻丸对小鼠排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含与不含朱砂的清泻丸对正常和实热型便秘小鼠排便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排便试验,通过对正常和实热型便秘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及小鼠排便时间、排便数量的实验研究,观察并比较含与不含朱砂的清泻丸的排便作用。结果同等剂量的含与不含朱砂的清泻丸都能够促进正常和实热型便秘小鼠的小肠蠕动,缩短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增加其排便数量,且两者之间功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含与不含朱砂的清泻丸对正常和实热型便秘小鼠的排便作用是相近的。

    作者:李辉;李福元;陈斌;李飞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医疗环境下传统医德教育探讨

    医德是传统中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意识形态和医疗行为规范对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继承优良传统医德对于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患者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医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传统医德教育上我们应该继承其精髓,抛弃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王旭昀;张宏;李蕾;商建伟;张耀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气虚阴亏为原发性肝癌主要病机的文献理论初探

    原发性肝癌形成的病机复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究其本是正气亏虚,导致邪气—癌毒的形成。根据肝脏本身的生理特性、肝与脾肾的关系及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气虚阴亏是其主要病机。其中脾气虚是基本前提,肝血虚是根本原因,肾阴虚是重要因素。已形成的癌毒自身生长需要能量,消耗人体的气血。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消融术等耗气伤阴。平时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合理,不仅为肝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且又消耗人体的正气。如高能量食物的堆积化热伤阴,缺乏运动造成气血流通缓慢,人体产生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堆积体内,形成毒物;熬夜耗伤人体肝胆之气和肾中精血。本文就气虚阴亏为原发性肝癌主要病机这一观点进行文献及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赵亚林;何玲玲;杜林林;江宇泳;杨志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气散结法联合 mFOLFOX6术后辅助化疗治疗Ⅲ期结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法联合 mFOLFOX6术后辅助化疗对Ⅲ期结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病理分期为Ⅲ期的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行 mFOLFOX6术后辅助化疗,治疗组口服散结益气法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3年无病生存率(DFS)、5年生存时间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1年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3年 DFS 与5年平均生存时间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气散结法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能部分减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喆;武冰;刘致永;符思;郑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