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治疗嗜酸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周正端;孙震华;邓明明

关键词:嗜酸性胃炎, 康复新液,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嗜酸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嗜酸性胃炎患者60例(患者均拒绝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1组给予康复新液10 ml口服,每天3次;试验2组给予色甘酸钠100 mg口服,每天4次;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口服,每天1次,铝碳酸镁片1.0 g口服,每天3次。治疗2周后复查胃镜及血液分析检查,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试验1组、试验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5.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嗜酸性胃炎临床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年龄产妇分娩方式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不同年龄产妇分娩方式和镇痛分娩方式及护理。方法对6672例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镇痛率进行分析。结果6672例产妇中14~17岁组32例(0.48%),18~34岁组5778例(86.60%),和≥35岁组862例(12.92%),其剖宫产率分别为0、26.70%、40.37%,分娩镇痛率分别为9.38%、31.67%、11.60%。结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不同年龄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妇分娩镇痛率与年龄因素有关。

    作者:吴志华;肖海燕;李春艺;黄冬梅;李莉娜;胡月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雌孕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治疗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治疗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雌孕激素,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期时间、月经量、妊娠结局及粘连复发情况,并采用美国生育学会提出的女性附件粘连评分系统( AFS评分)对宫腔粘连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经期时间、月经量、AF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观察组患者粘连复发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效果确切,优于术后单纯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者,妊娠结局明显得到改善,并且能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彩平;杨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术用于手指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术用于手指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行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手指创面修复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创面进行修复,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2周后超声检查患者供血系统情况,治疗6个月之后进行随访。结果在患者完成手术的10 d之内,91例(98.9%)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1例(1.1%)因为皮瓣远端的血运处于较差状况,进行换药以及相应的处理之后,皮瓣也顺利成活;2周之后,所有患者修复手指的血运均处于通.的状态,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皮瓣质地优良,未出现溃疡现象。结论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术用于手指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重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皮肤溃疡202例临床分析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由于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未予足够重视,常发展成严重的静脉纡曲,且容易导致下肢发生溃疡。小腿溃疡作为一种大隐静脉功能不全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大约为11%,由于反复发作,不易愈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1]。长期的静脉曲张可能诱发小腿溃疡,如果不采取有效及时地治疗,病情将会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质量[2]。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法多样,对于合并溃疡、湿疹者更有独特的治疗技术[3]。本文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皮肤溃疡20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杰;袁国兴;祁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有效数字的确定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 x珋±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 Smote-移动式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Smote-移动式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进行Smote-移动式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的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的监测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监测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ote-移动式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能对患儿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在监测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监测成功率。

    作者:林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将骨科手术治疗患者4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9例。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操作不规范现象总发生率为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兵兵;张灵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阑尾炎腹腔镜微创手术切口感染的观察

    目的:观察阑尾炎腹腔镜微创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19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61例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15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手术过程中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随访,统计2组患者在术后的感染发生率及不同阑尾炎病理类型切口感染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化脓性阑尾炎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单纯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的切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能显著降低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发生率,并且还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昌勇;段世元;陈红;安代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90 mg )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滴注,且2组均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10 mg+盐酸氨溴索30 mg,每天2次。比较2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宏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的认知度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和重视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以泉州市某三甲医院内科66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和30例泉州丰泽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预防跌倒知识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例患者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知晓率在50%以下为41例(42.7%),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知道高血压可引起跌倒者41例(42.7%);认为服用降压药是跌倒原因之一者56例(58.3%),及认为生理功能素质下降为跌倒的原因者72例(75.0%),认为提高高血压老年人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可预防跌倒发生者47例(49.0%),认为提高预防跌倒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3例(65.6%),其中希望获得有关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占51.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普遍较低,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预防跌倒的意识。

    作者:张素华;陈美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我院2013~2015年调血脂药物利用分析与评价

    目的:通过对医院降血脂类药物的应用分析,为临床上合理应用降血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调血脂药物使用数量、消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销售金额居调脂药的首位,并且逐年显著增加,中成药的DDDs逐年下降。结论我院调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临床上对调脂药认识不足和使用不合理的现象。

    作者:冯敏;邹小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我院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其来源、感染途径及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4年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统计分析,做微生物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主要集中在ICU和呼吸内科,分别占61.70%和19.15%,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93.62%。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E耐药率低(0),其次是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8.62%),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28.72%、28.72%、29.52%及30.05%、34.84%、32.45%,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及针对性管理,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孙伟;柯春锦;刘丽;蒋子禹;孟祥玥;刘东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新生儿住院期间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新生儿1000例,分析新生儿的护理模式,出现院内感染的状况及产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000例新生儿中出现院内感染35例(3.5%)。院内感染因素:新生儿出生指标、分娩方式、环境因素等均会引发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分析和统计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合理、全面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可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者112例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试验组接受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2组Paw、Gaw水平均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予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Raw,提高Gaw,进而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使得哮喘患者能够长时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临床治疗分析

    呼吸内科主要收治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该类疾病多病程绵长,久治不愈,长期的病史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加之处于医院这个特殊环境,患者出现各类感染的几率升高[1]。本文试就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

    作者:张丽;倪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羚羊角药理作用研究进程

    羚羊角是我国名贵的兽类中药材之一,是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有着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性寒,味咸,归肝、心经,具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解热镇静等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高热痉厥、妊娠子痫、痈肿疮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亦已证实羚羊角具有突出的抗炎,解热镇痛,抗惊厥作用及理想的降压作用[1]。羚羊角具有突出的药用价值,但数量稀少,故临床上已有较多对羚羊角替代品的研究。

    作者:王宁;庞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孕期健康教育用于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产科门诊实施产前检查的孕产妇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产妇均施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予健康教育。对2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巨大胎儿及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及母乳喂养率进行观察与分析。给患者发放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巨大胎儿出生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产科门诊的护理中能改善妊娠结局,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

    作者:章瑶;谢明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二维及三维产前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二维及三维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半椎体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并确诊为半椎体畸形的胎儿22例,22例孕妇均应用Phlips iU22、GE Voluson E8三维超声成像仪行二维超声检查和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二维超声检查与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的诊断结果。结果22例孕妇均在确诊为胎儿半椎体畸形后实施了引产,引产后的影像学检查证实22例胎儿中胸椎畸形16例,腰椎畸形4例,骶尾椎畸形2例;单发半椎体畸形18例;胸腰段多发半椎体畸形4例,其中合并椎体融合2例。产前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的胎儿半椎体畸形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准确定位椎体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产前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所确定的胎儿椎体病变类型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半椎体畸形产前二维超声检查和三维超声检查具有典型性表现,产前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胎儿半椎体畸形的检出率,对合理实施产前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