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民;王海燕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门诊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DR患者88例为DR组,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44例。研究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B组患者在研究A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比较DR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同时比较研究A组和研究B组相关指标。结果 DR组患者FBG、HbA1c、hs-CRP、ICAM-1、ET-1高于对照组,FMD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BG、HbA1c、hs-CRP、ICAM -1、ET-1、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B组患者FBG、HbA1c、hs-CRP、ICAM-1、ET-1低于研究A组,FMD高于研究A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HbA1c、hs-CRP、ICAM-1、ET-1低于治疗前, FMD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 DR可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DR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疗效确切。
作者:米丽芬;刘光辉;郭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7月荆门市中医医院(石化医院)接收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2例。试验组予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通窍鼻炎片治疗,对照组予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白介素-4( IL-4)与γ干扰素( IFN-γ)水平、症状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李芳;陈健;刘真贞;刘东东;胡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断改进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西药房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不断完善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选取本院西药房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服务患者4000例,其中改进前(2013年11月—2014年10月)2000例,改进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2000例,比较改进前、改进后西药房管理差错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西药房改进后患者满意率高于改进前,差错率低于改进前( 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不断改进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可明显减少差错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泽民;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通过分析1例类固醇性糖尿病( SDM )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及其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用药建议,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因此只有药师充分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才能与临床医生共同制定给药方案,将 GC对患者血糖的不利影响降至低,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成斌;孙丽娜;黄毅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与重建术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二医院2012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患者49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上移组23例与重建组26例。上移组行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治疗,重建组行自体肌腱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随访时间及治疗前后内侧关节间隙开口、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 IKDC )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表( 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开口、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8个月重建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于上移组( P﹤0.05);治疗后18个月两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开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8个月两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开口小于治疗前,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采用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与重建术治疗陈旧性膝关节内侧松弛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内侧副韧带重建术优于股骨止点上移术。
作者:李建奇;刘娜;陈德生;张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本院麻醉药品在肿瘤镇痛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癌痛患者85例,用于肿瘤镇痛的麻醉药物处方203张。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诊断及药品种类、用量、用药次数及不合理处方。结果在85例癌痛患者中男59例,女26例;年龄主要分布在42~77岁,在各个年龄段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在203张麻醉药品处方中包括2种口服药物:可待因片84张(41.4%)、美施康定16张(7.9%);3种注射剂:哌替啶32张(15.8%)、吗啡针17张(8.4%)、布桂嗪14张(6.9%);2种外用贴剂:芬太尼透皮贴(杨森)9张(4.4%)、瑞芬太尼透皮贴(常州)8张(3.9%)。85例癌痛患者中,胃癌34例,主要使用可待因片、哌替啶、吗啡及美施康定镇痛;肺癌21例,主要使用可待因片、吗啡镇痛;肝癌18例,主要使用可待因片、哌替啶、布桂嗪及芬太尼镇痛;胰腺癌12例,主要使用可待因片、布桂嗪、吗啡镇痛。口服药物:可待因片30 mg、美施康定10 mg和30 mg;注射药剂:哌替啶100 mg、吗啡针10 mg、布桂嗪100 mg;外用贴剂:芬太尼透皮贴(杨森)4.2 mg;瑞芬太尼透皮贴(常州)2.5 mg。7种麻醉药品中,可待因片使用84次,哌替啶使用32次,芬太尼使用19次,吗啡针使用17次,美施康定使用16次,布桂嗪使用14次。203张处方中,处方不合理率为11.3%。结论本院肿瘤镇痛用麻醉用药基本合理,处方管理尚有欠缺,需进一步完善。麻醉药品是一种特殊管理药品,医师和药师需严格按照规定实施相关管理,减少麻醉药品的使用问题,提高麻醉用药管理质量。
作者:庄红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三仓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3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波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康复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朱海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予以特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症状。
作者:谢建芳;吴联霞;廖院平;肖秀梅;许修平;陈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补片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0年于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 POP)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研究组患者使用人工合成补片行盆底重建修复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不同部位POP-Q量化值、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体温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 Ap、Ba、Bp、C点POP-Q量化值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人工合成补片盆底重建手术治疗POP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POP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
作者:朱翠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归胶囊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三医院收治的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124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观察组予以右归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精液质量指标、内分泌激素指标〔睾酮( T)、促黄体生成激素( LH)、促卵泡生成素( FSH)、雌二醇(E2)及泌乳素(PR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力、精子活动率、精子畸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总活力高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SH、E2、LH、PR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LH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E2、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归胶囊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精液质量,促使患者生育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禹长杰;周大庆;李文刚;余小祥;庞翔;王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对患儿细胞免疫、肺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MP感染患儿3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儿保科门诊做健康体检的儿童35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 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 )、呼气高峰流量( PEFR)、用力呼气25%流速( MEF25)及用力呼气50%流速( MEF50)〕,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试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CD3+细胞分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FEV1、FVC、PEFR、MEF25、MEF50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3+细胞分数与FEV1、PEFR、MEF25、MEF50呈正相关,与FVC无相关性。结论 MP感染患儿可引起细胞免疫紊乱及肺功能下降,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计晨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药学服务干预联合多药控制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药控制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社区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用药行为、生活方式、自我监测行为等)、药物不良反应(ADEs)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ADE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社区药学服务干预联合多药控制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依从性,降低ADEs发生风险。
作者:何立琦;方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清胃消疡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湿热中阻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易县医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湿热中阻型胃溃疡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67)和观察组( n=71)。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胃消疡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H. pylori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消疡汤治疗湿热中阻型胃溃疡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根除H. pylori,且安全性高。
作者:宋环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通气方式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A组与B组,各20例。A组予以氯胺酮+丙泊酚麻醉自主呼吸通气,B组予以氯胺酮+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麻醉控制呼吸通气。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前后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血氧饱和度( SpO2)水平、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呛咳、屏气或喉痉挛、缺氧(SpO2﹤90%)2 min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儿HR、MAP及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B组HR、MAP水平低于A组,SpO2水平高于A组(P﹤0.05);麻醉后两组患儿HR水平低于麻醉前,A组麻醉后MAP水平高于麻醉前,SpO2水平低于麻醉前( P﹤0.05)。B组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短于A组(P﹤0.05);B组呛咳、屏气或喉痉挛、缺氧2 min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控制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恢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许开敢;甘武宁;苏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恶心、呕吐为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正确及时处理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对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及保证患者用药疗程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根据患者所用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分级正确选择止吐药物方案,对突发性的恶心、呕吐,指南推荐使用甲氧氯普胺、苯海拉明、氯丙嗪、异丙嗪或精神类药物进行解救治疗。
作者:宇文利霞;时绘绘;孔应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发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HFRS发热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5%葡萄糖溶液,治疗组患者给予痰热清注射液+5%葡萄糖溶液;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皮肤黏膜停止出血、渗血停止、充血停止、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肌酐( Cr)、尿素氮( BUN)、血小板计数、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HFRS发热期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症状,加快实验室指标恢复速度。
作者:连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联综合疗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富川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银丸+他卡西醇+窄谱中波紫外线三联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时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8周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银丸(口服)+他卡西醇(外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三联疗法治疗银屑病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佳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药学特征。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66例,统计并分析患者治疗期间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合并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单独使用万古霉素24例(36.36%),单独使用去甲万古霉素10例(15.15%),顺序使用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19例(28.79%);联合使用其他抗感染药物13例(19.70%);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于患者用药后10~22 d。患者主要表现为轻度、中度白细胞计数减少;单纯白细胞计数减少者占46.97%,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他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高热;停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高热者静脉注射赖氨比林后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为治疗后2~7 d,平均(4.1±1.2) d。结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用药后易导致患者白细胞计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现象,因此在使用时应加强用药管理,定期检测血常规,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及时给予干预与治疗,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上,血涂片检验为一项基本的临床检查手段,其操作简单、快捷,在诸多血液学基本、血液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血涂片检验对血液疾病诊断的价值、血涂片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血涂片检验的应用等方面对血涂片检验临床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廖东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临床常见的麻醉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高,对患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本文就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与处理展开综述,旨在为降低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供参考。
作者:徐国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