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与结直肠癌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关系

邝咏云;李懿

关键词:癌胚抗原( CEA), 糖类抗原19-9( CA19-9), 结直肠癌, 转移复发
摘要: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及术后转移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4例病理诊断确诊结直肠癌患者,对比不同分期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探讨CEA、CA19-9阳性率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DUKES分期C/D期组血清CEA和CA19-9水平高于DUKES分期A/B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EA>5ng/ml为阳性,CA199>37ng/ml为阳性。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的CEA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CA199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组的CEA和CA19-9阳性率均高于无复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和CA19-9升高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分期有关系,CEA可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预测指标,CA19-9可作为结直肠癌复发预测指标,但联合CEA后对诊断结直肠癌复发价值更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腰骶异位神经节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

    腰腿痛是骨科常见病,腰骶神经节异位嵌压所引起的腰腿痛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笔者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腰骶神经节异位2例,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金帅;黄腾;张隆;陈佳;郑旺;时莉芳;田志;李西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我院中成药临床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及《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存在中医辨证不足、配伍不当、用法用量不当、滥用滋补及注射剂使用不当等。结论中成药的应用有待加强监管,减少和杜绝不合理应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作者:梁锦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96例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手术结束时在各腹壁切口处注入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处理。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2、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术后额外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及在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2、4、8、12、24h的VAS评分及额外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在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岚;苗苗;刘俊;王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低钾血症合并尖端扭转性室速致晕厥1例

    患者,女,70岁。因“咳嗽伴憋喘10d,头晕、黑矇3d,1d前晕厥”收治入院。患者10d前出现咳嗽、憋喘,发热,就诊于当地诊所,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不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给予“阿奇霉素、二羟丙茶碱、地塞米松、氨溴索、左氧氟沙星”治疗7d后好转。3d前反复发作头晕、黑矇,持续时间约2min,未特殊诊治。1d前患者俯身时出现晕厥,伴呕吐,急往我院急诊科,心电图示: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既往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0余年,冠心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未监测,口服用药不详。入院查体:血压154/69mm Hg,双肺呼吸音粗,律不齐,心音可,心率60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心电图示:下壁导联ST段压低0.1mv,频发室早,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立即给予静脉滴注10%氯化钾7.5ml,2.5%硫酸镁10ml,并急查多项化验,结果显示血钾2.5mmol/L,血镁0.78mmol/L,心梗三项无异常,B型脑钠肽(BNP)2348pg/ml。参考生化结果,当天共持续静脉补钾22.5ml,静脉补镁20ml,口服补钾20ml,第2天复查血生化示:血钾3.6mmol/L,继续静脉补钾7.5ml,口服补钾1.5g,每天3次。未再发作尖端扭转性室速。第3天下午13∶00患者排小便后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Tdp,持续数秒后自行恢复窦性心律,意识恢复,立即复查血钾3.2mmol/l,临时给予口服补钾10ml。第4天复查血钾5.1mmol/l。患者尿量可,继续静脉补钾7.5ml,口服补钾2g,每天3次。第5天复查血钾5.6mmol/L,停止补钾。后患者未再发生Tdp,出院前复查血钾5.1mmol/L。心电图:窦律,心率90次/min。不完全性左束支分支阻滞,康复出院。

    作者:刘庆萱;李伟海;周苏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及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将192例阑尾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96例。 A组行腹腔镜术进行治疗,B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术中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在小儿阑尾炎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效果,相对于传统开腹术而言,可有效降低患儿创伤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儿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郭俊海;班丽素;张旭辉;薛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116例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无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术的116例患者进行对比,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组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肌瘤剔除术过程中出血>500ml 3例,其中2例为宫角部子宫肌瘤,肌瘤直径分别为4cm和6cm。1例为黏膜下子宫肌瘤,肌瘤直径7cm。观察组切下组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所有患者无1例行子宫全切术或次子宫全切术,均治愈出院。产后42d行子宫、双附件彩超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选择性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亦减轻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齐文霞;薛孟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干预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静脉化学疗法是目前医学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新的输注操作技术的开展,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泵埋入、PICC置管等方式能有效避免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但仍有部分患者因种种原因需采用周围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化疗。据文献报道,外周静脉穿刺后化学性静脉炎发生率为54.1%~78.3%[1]。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实施静脉穿刺的带来了一定难度,并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保护化疗患者的外周静脉,有效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发展成为临床护理关注的问题。多年来临床已有各种中、西医治疗方法,其中以中药为主的预防治疗措施较为突出,也为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诸多选择,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晔琳;苏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联合疼痛护理用于小儿卡介苗接种护理中对小儿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疼痛护理用于小儿卡介苗接种护理中对小儿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行卡介苗接种的小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联合针对性疼痛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小儿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依从性优良率为89.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0%低于对照组的23.00%(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疼痛护理用于小儿卡介苗接种护理中可有效提高小儿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吕学英;王玉玲;郭入军;张俊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门急诊心电图快速诊断低钾血症的意义

    低钾血症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有很大潜在风险的疾病,初起时患者无症状,严重时则发病较快较重,另外,低钾血症通常会与一些原发病的疾病相互混杂,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甚至于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若能早期发现,治疗较为容易及预后效果也较好。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所谓的现代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低钾血症也呈增加趋势,所以及早发现和确诊低钾血症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施健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口服避孕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44例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口服避孕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3.6%高于对照组的36.4%,复发率(13.6%)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口服避孕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的可行性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且不易引起疾病复发,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龙起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光线性角化病治疗进展

    光线性角化病( AK)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癌前病变,好发于头颈部、前臂、手背等曝光部位。 AK原发皮损可以表现为鳞屑性红斑、色素斑或过度角化。当AK皮损在短时间内出现结节、破溃或迅速增大时,表明其具有发展成侵袭性鳞状细胞癌( SCC)的倾向,应尽早做病理诊断,尽快清除病灶,为彻底治疗争取时机[1]。

    作者:刘媛;李福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体注射与肌内注射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体注射与肌内注射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具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分娩后均常规应用催产素,研究组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体注射,对照组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内注射。比较2组临床疗效、出血量及出血时长。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体注射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风梅;张雪平;柴丽梅;蔡海花;范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术矫正联合自律空间频率刺激法治疗小儿远视内斜合并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矫正联合自律空间频率刺激法治疗小儿远视内斜合并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远视内斜合并弱视患儿124例(158只眼)随机分为研究组62例(78只眼)和对照组62例(80只眼)。研究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采用手术联合自律空间频率刺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采用自律空间频率刺激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儿视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视力均较治疗前好转,但研究组视力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术矫正联合自律空间频率刺激法对小儿远视内斜合并弱视进行治疗,疗效好,具有个性化、趣味性,患儿易坚持,费用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秋富;刘静;田春慧;班景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术后24 h VAS评分和瑞芬太尼麻醉用药量。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24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世杰;宋海斌;张小华;宋巧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及鼻骨在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颈项透明层( NT)检测联合鼻骨( NB)测量在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1年9月-2014年9月期间,选取该院行检查的高危妊娠孕妇56例,筛查结果为阳性32例(观察组),体检正常24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NT厚度和NB长度。结果孕11~13+6周,观察组NT厚度均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B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阳性患者中,畸形胎儿18例(11~13+6周内11例,11~13+6周外7例),且染色体异常25例,经染色体筛查结果发现:胎死宫内(孕24周内)7例,并采用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在孕11~13+6周超声诊断为畸形胎儿例数占整个畸形胎儿例数的61.11%(11/18)。结论在染色体诊断中,采用超声进行NT、NB测量,能显著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桃;李金英;杨承平;栗泽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施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术中出血量。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低于对照组的18.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科;郑必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卵巢癌术后静脉输注紫杉醇致过敏反应39例

    紫杉醇是由红豆植物树皮中提取的一种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为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但同时抑制微管解聚,从而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形成星状体,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死亡[1],因而能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较广的抗癌谱。随着紫杉醇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重视[2],尤其是过敏反应,发生迅速,严重的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或处理的不得当可能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紫杉醇注射液、多西他赛属于紫杉类药,为能更好的预防过敏反应,现将卵巢癌术后静脉输注紫杉醇出现的39例过敏反应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俊英;康会霞;董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点评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专项点评情况,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临床静脉输液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根据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4年1-12月不合理用药的记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不合理医嘱共计58份,进行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专项点评。结果我院2014年度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注射剂溶媒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液体或电解质输入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溶媒包装材料错误等,其中注射剂溶媒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占较大比例。结论开展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医嘱专项点评工作,并及时将点评情况反馈给临床医师,可减少不合理用药。

    作者:武星;汪滢;薛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舰艇人员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舰艇部队人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西泮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HP转阴率及0.5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0.5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舰艇部队人员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康忠;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该院2013-2014年上报的因使用中药注射剂而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33份,用手工统计和Excel表相结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结合临床药师查房中收集的中药注射液使用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3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男14例(42.42%),女19例(57.58%)。痰热清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多占总数的24.24%(8/33),其次为参麦注射液21.21%(7/3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排列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应对其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龚晓淇;胡铁宏;朱雅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