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柳;陈本敦;林坚;戴木森
随着西药在我国的使用,各类疾病得到有效治疗,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为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临床用药中出现不良反应,掌握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便于医师有效、合理安全的临床用药。本文对我院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70.2%,治疗后2组心率明显低于治疗前,6min步行距离远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心率和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DPN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PN患者120例以用药不同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又将试验组患者随机分为3个亚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试验1组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试验2组使用手法穴位按摩,试验3组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法配合穴位按摩。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3个亚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3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法配合穴位按摩能提高DPN治疗的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华水清;冉茹;张亚丽;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胃肠穴位帖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慢性胃炎患者150例分为2组,观察组75例采用胃肠穴位帖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胃脘或脘腹胀痛、胃脘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反酸、疲乏无力、口苦口干、大便不畅、小便短黄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评分及总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穴位帖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BPSD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为8周。2组患者均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Cohan Mansfield 激越行为量表(CMAI)评定激越行为的改善程度,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自编依从性量表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治疗第4周,2组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第8周,2组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第4、8周2组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2组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0.05),从治疗第4、8周研究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应用于临床治疗老年痴呆伴发BPSD效果显著、相对安全,患者具有更好依从性。
作者:曲春晖;孙平;孙忠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68例慢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CEI/ARB)、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等常规抗心衰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疗效;抽取静脉血,测定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肝功能、肾功能、脑钠肽前体( proBNP )等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9%高于对照组的67.9%;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ProBNP下降,LVEDd、LVESd均有所减小,LVEF、CI均有所升高,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心肌酶学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良好,安全性好。
作者:李同社;高振华;杨智宏;蔡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可提高患儿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应推广应用。
作者:代秀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有口干3例,困倦乏力4例,均未作特殊处理,继续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卓蔚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将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式配血(卡式配血)、凝聚胺介质配血(凝聚胺配血)按不同情况有机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观察近2年的全部输血病历的安全性。结果249例输血病例中多数均顺利得到了安全及时的输血治疗和抢救成功,有3例发生不同情况。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既可保证输血安全,又可保证危重患者抢救及时输血,建议基层医院两种配血方法并存。
作者:张运起;张云璞;张振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推进,医疗分级诊疗模式的重建、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院发展的政策,使公立医院面临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医药分开,取消医院药品加成、医保总额预付等政策使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减少[1]。政策层面,2010年12月,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发布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在新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医院财务管理应加强经济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实施绩效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生存和更好的发展,公立医院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强化成本意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提高医疗绩效,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现就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严芸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2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时间段收治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7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葡萄糖( 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及三酰甘油( TG)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CT严重指数、体质量指数及APACHE Ⅱ评分。结果观察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及ALT均低于对照组,GLU及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CT严重指数、体质量指数及APACHEⅡ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胰腺炎病症中,高脂血症属独立危险性因素,与其他病因导致的胰腺炎症状相比,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患者不存在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上升迹象。
作者:崔永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以期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该院就诊并确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以同时期在该院就诊并确诊的正常骨密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患者的骨密度值及促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E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三酰甘油( TG)、空腹胰岛素( FINS)等生化指标。结果试验组女性比例明显多于男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0,P<0.05)。患者性别、年龄、病程、HbA1c、FSH、LH、BMI、E2与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相关性(P<0.05),FBG、TG、LDL-C、FINS与骨质疏松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提前做好干预,预防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作者:温玉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比较2组产后出血率和产后2h、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为3.8%(2/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5/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8.1%(5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减少产后2h、24h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杨丽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人类红细胞血型属同种异型抗原,目前已发现红细胞血型系统35个,ABO血型基因位点在第9号染色体上,一般不改变,但某些因疾病的原因如白血病或实体瘤等有可能致使ABO血型系统抗原减弱,此种减弱一般是暂时性,随着疾病的缓解逐渐恢复原来的血型。 ABO血型的准确鉴定十分重要,血型错误可影响输血工作, ABO血型鉴定错误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在血型鉴定中,ABO亚型常导致血型错判,交叉配血不合[1]。本文对1例疑难血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及分析,为输血科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提供实践依据,报道如下。
作者:王向红;邢巧玲;李雅洁;罗敏莉;韩省华;杨翠丽;毛丽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中心2013年5月-2016年3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中有42例与病理诊断的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7.7%;经鉴别诊断,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彩超二维声像图特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恶性病变患者血管数、血管分布密度、血管分布面积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艾琰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研究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与保妇康栓交替运用,对照组则单一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7%高于对照组的83.33%,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可使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提高,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川芎清脑颗粒佐治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羊角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对比2组患者头痛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头痛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未出现明显发热、皮肤瘙痒、腹泻、恶心、头晕、呕吐、皮疹、嗜睡、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结论川芎清脑颗粒较复方羊角胶囊治疗偏头痛更方便、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计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针对肿瘤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专项处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08例肿瘤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处方用药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临床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不合理用药率为86.03%(351/408),常见的用药不适宜包括超适应证用药,用药疗程不适宜,药物剂量不适宜等。结论开展专项处方点评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赵敏;吴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该院普外科手术中输血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均在术中或术后行输血处理,观察患者输血后的基本情况,对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00例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1例(1%),为输入病毒灭活滤白新鲜的冰冻血浆后患者四肢出现片状荨麻疹,但经相应的临床处理后,不良反应消除,未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影响。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输血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输血前需做好完善的准备,同时输血中及输血后需加强观察,对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需及时有效的处理,进而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李福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