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江霞
目的:观察尿管刺激针对性护理在减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全麻手术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留置导尿,进行常规护理,如尿管涂抹石蜡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护理。观察患者疼痛评分及低体温、寒战、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12h、24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2.22%,寒战发生率为2.22%,躁动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0.00%、20.00%、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管刺激针对性护理在减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中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减少患者低体温、寒战、躁动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卢丽滨;叶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品质管理圈( QCC),主要是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类似的6~10名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小组,其以提升工作绩效,达到改善业绩为目标[1]。为促使护理团队重视质量活动的进行,我们积极尝试应用QCC管理工具管理临床护理质量,而现场管理是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所谓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机、料、法、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2]。然而在QCC运行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护理团队中现场管理的存在如下问题,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栗江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称CSSD)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承担了全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洁、消毒以及无菌物品供应。供应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各种带有细菌或患者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器械和敷料,极易因为操作不规范和个人防护意识薄弱而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护措施、防护落实情况与职业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1]。20世纪末,日本医疗事故管理委员会提出了SHEL模式,S-soft(软件部分):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H-hard (硬件部分):工作所在场所;E-environ-ment:临床环境;L-liti-gant:当事人和他人[2]。我院应用SHEL模式防范CSSD职业暴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该院住院部药房2015年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治疗糖尿病处方3000张,降糖药物有13个品种,按照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用药频度( DDDs)、药物利用指数( DUI)对选定的降糖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0张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物有13个品种,具体分为5大类: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效剂。双胍类日销量金额比率为28.59%,α-糖苷酶抑制剂为21.28%,磺酰脲类19.90%,占居前3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片DDDs占居前3位,各药DUI均<1.0,用药均合理。结论口服降糖药物种类供应齐全,且用药合理,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使用广泛,且趋于稳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慢性咳嗽属于呼吸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权威文献研究表明,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不同病因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1]。本研究主要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故选择2013-2015年8月收治的52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郑家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脂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4.5%(P<0.05)。2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改善血脂指标水平,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我院是一个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床位800多张,口服药品占相当大的比例。药品包装,是由药监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的。为了用药的安全,凡是与药品直接产生接触的物品如包装材料、容器等,都是通过药品稳定性考察试验后,据试验结果而定,药监部门对药品包装的标签等都有特别的规定[1]。药品包装规格,例如片剂有7~12片不同规格,但包装盒大小相等,这就给中心药房的摆药带来不便。本文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一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适应的建议。
作者:丁红丽;忻志鸣;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性。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病症[1]。我国部分地区资料显示,目前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为0.38%~2.25%[2]。
作者:王淑丽;王永进;季秋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患者,男,49岁,因“旋耕机致左下肢、左腋窝、胸部疼痛7h+”于2016年2月11日入院。查体:左侧胸部稍肿胀,皮下捻发感,左侧4~6肋骨压痛。腹部压痛不明显,左侧腋窝偏后侧见一约4cm伤口,无活动性出血,左大腿近端及大腿中下段见敷料包扎,大腿中下段见金属异物插入,局部加压包扎。查胸部CT显示:1.双肺挫裂伤;左侧少量液气胸;右侧胸膜腔少量积液。2.左第4、5、6肋骨骨折;左第2、3、7肋骨可疑线性骨折。3.左侧锁骨骨折。立即完善相关检查,在全身麻醉下急诊行左下肢(髋外侧、大腿下段内侧)开放损伤清创、探查、肌肉修复术,术中清创后拔出大腿下段异物,因左侧腋窝伤口进入胸腔、心包破裂、膈肌破裂、引出浑浊液体,请胸外科、普外科接台手术。手中诊断患者系胸腹联合伤:左开放性血气胸,左4、5、6肋骨骨折,心包破裂,心肌挫伤,膈肌破裂,胃穿孔。均给予相应手术处理。术后ICU复苏观察,术后第1天患者胃管引流不畅,回抽阻力较大,考虑患者突发意外,胃内可能有较多食物掺杂,导致胃管堵塞,立即汇报医师后,重新置胃管,护士通过气过水声,并能抽出少许胃液,判断胃管在胃内,置管当天观察患者胃液引流较少,通过常用的3种方法进行检查,只有在抽取胃液时发现胃液较少,其他2种均能确定胃管在胃内,便未作特殊处理。术后第2天为了解患者肺部情况,需要查看胸部CT,才发现胃管不在胃内,而是在食管内盘旋(图1、图2)。随后立即拔出胃管重新置管,仍通过气过水声,并能抽出较多胃液,判断胃管在胃内,患者数日后经治疗好转转普外科继续治疗。
作者:王杨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情况,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4年医院确诊MM患者94例临床资料,评估所有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发生率、第二肿瘤的类型、从治疗至发生第二肿瘤的时间及患者临床表现。结果91例MM患者治疗过程中继发第二肿瘤4例,发生率4.39%,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均有发生。4例患者自诊断MM至第二肿瘤发生平均时间为16月。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预后尚不明确,需进一步随访研究,以更好地评估风险与利益,使MM患者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夏珺;毛静珏;杨蕾;孙鸿丽;王婧;孙超;郭宏锋;周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例1,男,25岁,因肝功能异常入院,遵医嘱输入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瑞阳制药有限公司)8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d。静脉输液至12d时,拔针时未见上肢发生异常,4h后患者主诉输液侧手背部肿胀,伴痒感。查:患者手背部肿胀,局部未见红色斑丘疹,当时未做特殊处理,12h后患者整侧肢体高度肿胀,给予硫酸镁湿敷,效果不明显。第2天按上述医嘱输液,拔针时未见上肢发生异常,3 h后患者主诉输液侧手背部肿胀,伴痒感。查:患者手背部肿胀,局部未见红色斑丘疹,给予硫酸镁湿敷。10h后整侧肢体高度肿胀,给予硫酸镁湿敷,效果不明显。考虑与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有关。立即停用该药,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5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g滴壶给药1次/d,扑尔敏片4mg,每天3次口服,3d后肿胀逐渐消退。
作者:张振玲;周俊卿;张艳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组案例中临床不合理应用中药物的情况,并参考有关资料,对于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案例分析,表明在临床合理用药期间,药剂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药剂师的工作热情及责任感,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治疗的安全可靠性。结论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推动临床用药合理化,并且可监督并纠正不合理的用药情况,推动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发展。
作者:黄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指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1]。多数患者丧失超早期溶栓机会,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出血可能等原因不能承受溶栓治疗。对于这些患者,指南建议:给予抗凝、抗血小板、降纤、扩容等治疗[2]。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抗凝剂阿加曲班治疗AI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刘星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股骨颈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远期关节功能评价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总有效率为84.37%,高于对照组的51.52%(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远期关节功能恢复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好,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患者对手术可耐受的前提下可优先选择。
作者:张建军;恩哈木江·胡达拜尔地;李金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型糖尿病患者342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比较不同类别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构成比,对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分析找出用药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年该院糖尿病治疗药物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人)胰岛素、吡格列酮及格列吡嗪,2015年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及吡格列酮。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家属关注程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胰岛素抑制剂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应从合理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及家属关注程度入手。
作者:马宏伟;章丛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胃肠道间质瘤( GIST)是以梭形细胞为主,为胃肠道较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1-3]。胃肠道间质瘤可出现在整个胃肠道系统的任何部位,胃部发生率较高,可达到50%~60%,小肠发生率为30%~35%,甚至还会出现在腹腔内的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等处[4-5]。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胃间质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孙艳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显著,为该类药物在血脂相关性疾病治疗中奠定了地位。其次,他汀类药物对抗血栓、改善内皮功能等较多方面均有良好效果。故随着血脂相关性疾病患病率不断增高,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中国血脂异常调查研究( DYSIS-China)结果显示[1],在中国近九成的血脂异常患者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由于任何药物有其药物不良反应,大剂量用药患者的胆固醇达标率并不高于中、低剂量患者,临床上还有他汀类药物的“6规则”,使用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加1倍,则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降低6%。可见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应予以重视,笔者整理近年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资料,就如何减少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如何合理应用进行分析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青兰;王友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治疗依从性组内干预前后比较,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1),健康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 P<0.01),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1)。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于会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产后抑郁是较为常见的产妇心理疾病,发病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产妇自身身心健康、产妇家庭和谐及新生儿健康均可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对阜阳市各医院产妇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分析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康复对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雪;李俊;刘凤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