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

叶青青

关键词:心肌梗死,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7月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情况〔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FMD)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hs-CRP、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瑞舒伐他汀改善患者TC、LDL-C、hs-CRP效果更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新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19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B、C组,各64例。A组患儿予以间歇蓝光照射治疗,B组患儿在A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C组患儿在B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及停止治疗时胆红素水平、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L所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及停止治疗时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 /L所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低于B、C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 /L所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长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儿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低于C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 /L所需时间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徐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枸橼酸抗凝在脑卒中高危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枸橼酸抗凝在脑卒中高危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 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0月—2013年10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HD脑卒中高危尿毒症患者40例,按抗凝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滤器凝血情况、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滤器凝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抗凝在脑卒中高危尿毒症患者HD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滤器凝血情况,提高患者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许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液灌流技术在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技术在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毒患者9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昏迷时间和住院时地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血液灌流技术治疗中毒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杜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浆置换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例,其中硬皮病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类风湿关节炎18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7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6例,采用血浆置换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补体C4、IgG、IgA、IgM、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 CRP)、类风湿因子( RF)、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血小板计数( PLT)、血红蛋白( Hb)、羟丁酸脱氢酶( HBDH)水平。结果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补体C4、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CRP、ESR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硬皮病患者ESR、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RBC、WBC、PLT、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系统性红斑狼疮ESR、CRP水平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RBC、WBC、PLT、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LDH、HBDH、ESR、C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置换法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冉崇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某医院2014年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某医院2014年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利用His系统调取2014年某院共计14356例出院病例及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数据,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品种、使用科别、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该院住院患者中使用率为21.75%,其中眼科使用率为76.00%,且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使用频率高,为84.05%,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常见,占84.33%。结论该院住院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医药人员应高度重视,以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邓治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达市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石文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大剂量)与对照组(小剂量),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托洛尔片治疗,对照组的剂量始终维持在﹤200mg/d,试验组的剂量始终保持在≥200mg/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且剂量越大,降压效果越好,但随着剂量的增大,容易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利于患者耐受。

    作者:郑细优;黄春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2014年2—12月收治的6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以及PH值的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低于治疗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表层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表层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后阴道PH值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仅有1例出现下腹轻微胀痛感,除此外两组患者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

    作者:藏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每组29例。氨磺必利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PANSS评分以及锥体外系反应、头痛、失眠、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利培酮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安全有效。

    作者:刘亚丽;陈运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硫酸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联合平喘汤治疗发作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硫酸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联合平喘汤治疗发作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双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发作期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喘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平喘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血清总免疫球蛋白( IgE)占预计值百分比及嗜酸粒细胞〕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低于对照组,血清总IgE占预计值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平喘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联合平喘汤治疗发作期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沈睿;叶志琼;彭苏妍;刘彬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保定市骨科医院收治的UAP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C反应蛋白( CRP)〕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K、CK-MB、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K、CK-MB、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UAP的疗效好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运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术泰舒置管冲洗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 VSD)联合术泰舒置管冲洗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21例,采用VSD联合术泰舒置管冲洗。观察患儿术后一般情况、创口愈合状况,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临床疗效及复发等情况。结果患者住院时间8~39d,平均15.7d;术后均随访6个月;术后第1天15例患者体温明显下降,第4天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术后体温平均恢复时间为2.7d;细菌培养阳性者15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溶血性链球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孢菌1例;患者均未出现引流管脱出,无全身及局部严重不良反应;切口均在拔出VSD装置7d内Ⅰ期愈合;术后冲洗及拔管时间平均9.7d;更换4次VSD敷料1例,平均1.3次;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为4.2d;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时间为11.2d;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引流液细菌培养阴性时间为9.1d;术后2~3周影像学检查示局部软组织肿胀阴影消失,干骺端模糊区消失,骨质密度正常;术后6个月患者优14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0.5%。随访期间患者均未转为慢性骨髓炎,未发生病理性骨折,患肢功能均恢复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术泰舒置管冲洗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海;陈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 ACI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4年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ACI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糖、凝酶原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血糖、凝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血糖、凝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治疗ACI的疗效显著。

    作者:陆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博尔纳病病毒的研究进展

    博尔纳病病毒( BDV)是在人与哺乳动物间自然传播的一种动物病原体,人体感染BDV后可导致病毒相关基因组发生变化。目前,随着BDV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检测出的BDV感染例数不断增加,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对BDV的流行病学、病原学、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杨全凤;徐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9月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Ⅰ类切口病例36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365例Ⅰ类切口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12例(30.68%),112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共涉及7种抗菌药物,于术前0.5~2.0h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预防用药平均时间2.9d,术后48h内停药92例,术后使用时间≥72h者20例;术后切口感染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4例,术后无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时间﹥72h者16例。结论本院Ⅰ类切口围术期用药较规范,但还存在无预防用药指征用药、用药持续时间长及选用不合理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刘海露;钟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卡孕栓舌下含服和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防治高危出血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卡孕栓舌下含服和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防治高危出血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江阴市南闸医院收治的高位出血因素产妇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术毕肛塞卡孕栓1mg;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取出前3min舌下含服卡孕栓1mg。观察两组产妇出血情况(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术前、术后6、24h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HR)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术后6、24h两组产妇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舌下含服联合缩宫素防治高危出血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好于直肠给药,且给药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者:顾素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2014年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9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中61~76岁组所占比例高(P﹤0.05);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P﹤0.05)。结论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种类较多,且发生率较高,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向斌;向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出的菌血症病原菌586例。于菌血症患者发热和接受抗生素治疗期间采集静脉血,将采集的血样标本置于常规消毒处理后的血培养仪中进行培养,予以药敏试验。结果586例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80例(49.30%)、革兰阳性球菌206例(36.27%)、真菌100例(17.61%)。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7.14%,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2.43%,表皮葡萄球菌占33.98%,显著高于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2.7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8.88%,高于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75.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48.57%,高于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菌血症患者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对美罗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性较低,用药效果较好。

    作者:毛得斌;陶建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舒张末期内径( LVDS)、E/A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DS、E/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还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王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瘢痕子宫产妇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开滦总医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产妇108例作为瘢痕子宫组,另选取同期开滦总医院产科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产妇1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中性粒细胞趋化距离、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结果瘢痕子宫组中性粒细胞趋化距离长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组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瘢痕子宫的形成可能与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升高、吞噬功能降低有关。

    作者:夏彦东;安新;李琳;闫贵春;陈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