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术式选择与疗效观察

刘妙贞;陈丽婵;甄淑贞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 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青光眼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83例(87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Ⅰ组42例(44眼)和Ⅱ组41例(43眼),Ⅰ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Ⅱ组采用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水平、角膜内皮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2种术式临床效果。结果Ⅰ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3.64%,Ⅱ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0.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出现眼压过高症状4眼,Ⅱ组术后出现眼压过高6眼,经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2组患者经治疗后角膜内皮计数指标均得到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无显著差异。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和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均为临床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式,应根据患者眼部情况以及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干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干预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医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兆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治中安全可靠,创伤小,患者机体康复快。

    作者:郭灵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番泻叶联合硫酸镁用于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番泻叶联合硫酸镁在提高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价值。方法256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6例,观察组口服番泻叶及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单纯口服硫酸镁,比较2组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清洁满意率9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番泻叶联合硫酸镁可提高慢性便秘肠道准备的效果。

    作者:卢静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克霉唑泡沫剂中克霉唑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克霉唑泡沫剂中克霉唑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 VP-ODS 柱(250mm ×4.6mm,5μm),以甲醇及0.05mol/ L 磷酸氢二钾溶(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35℃。结果克霉唑进浓度在0.01025~0.1025mg/ 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1),高中低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100.8%和97.8%(n =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复方克霉唑泡沫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蓉;罗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29例临床分析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骨科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由于老年患者肌力减退、骨质疏松、稳定性较差,易发生跌倒,外力直接冲击股骨颈,易引起骨折,若治疗不当可出现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予早期手术治疗。为减轻患者伤后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我院对2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增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二甲双胍降低血浆维生素 B12水平及其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代谢异常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呈现迅速增高的趋势。2010年,全球有﹥3.46亿人患有糖尿病。据201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显示,在﹥20岁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患病人数已达9240万[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轻度认知障碍前期(pre-MCI)、轻度认知障碍期(MCI)和痴呆期。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的损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认知功能障碍[2],尽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糖尿病很可能是 AD 的危险因素之一[3]。二甲双胍抑制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与一线用药,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牵头制订的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是将二甲双胍推荐为主要治疗路径的唯一首选用药,并贯穿治疗全程[4]。但二甲双胍的长期使用可造成血浆维生素 B12(VitB12)水平下降,而 VitB12为神经系统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所必需的物质。本文主要讨论二甲双胍的使用与血浆 VitB12水平及其与糖尿病并发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春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老年妇女骨性膝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中老年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急剧下降与缺乏,体内钙、磷代谢严重失衡,极易发生骨性膝关节疾病。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腓骨上端构成膝关节面,半月板等软骨以及前后交叉韧带,关节囊组成非骨性关节面。由于膝关节是人体负重大的关节,容易引起关节面粗糙不平,关节腔变窄,韧带松弛,这些都是造成骨性膝关节炎的重要病因,体质量增加,加上中老年女性在绝经后大都发胖,更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因此,膝骨关节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于男性且发病年龄比男性早。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肝肾同源,筋骨相连。肾精盛,骨髓充,可供骨营养使骨坚实;肝藏血,供给筋骨活动所需血液使之屈伸灵活。女子中年以后肝肾精血逐渐虚弱,绝经以后肝肾功能更衰,筋骨失养[1]。我科采用中医治疗并加强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意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处方药物剂量调查分析

    目的:对该院中药处方药物剂量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的中药处方中1000张,对其常用中药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使用频率高的5味中药分别为黄芪、麦芽、茯苓、半枝莲以及麦冬;其中超量使用严重的5味中药分别为浙贝母、百合、佛手、北沙参以及苦参。结论该院在中药处方中,药物超量使用严重,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必须要对其药物剂量使用严格进行规范。

    作者:丘百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腰腹疼痛、尿频尿急及血尿等,同时诱发感染。如果输尿管结石梗阻引起肾脏长期大量积水,肾实质变薄,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有的急性梗阻也会引起肾功能急性损害。我县是一个泌尿系结石高发区,来医院检查的急腹症中﹥85%都是泌尿系结石,经我院诊断及治疗结石的患者数以万计。本文收集因急腹症来我院做超声检查,并终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4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317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观察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2013年各年度临床科室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观察表数量逐年递减;提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疗效观察表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血液科、肿瘤科及呼吸科。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制度及规定严格监管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姝;李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在 CCU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 CCU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 CCU 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度、并发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为95.0%、97.5%和5.0%均优于对照组的72.5%、77.5%和15.0%,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CCU 病房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增加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文婷;雷霞;车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片预防社区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在社区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8岁以上人口4.2万人的较大社区2008-2010年患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2组死亡率情况。结果2008年观察组死亡率为0.64%,对照组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009年和2010年观察组死亡率分别0.81%、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丹参片防治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ICU 患者抗感染药物用药调查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发挥的作用,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以1例 ICU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重症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针对医师药品品种的选择、剂量调整、使用方法等实行全程药学监护,为患者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结果药师提出的合理化治疗方案虽然几遭医师异议,但终采纳,效果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实行全程药学监护,能有效减少药物滥用,对合理、安全用药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张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属一种人体全身进行性的代谢性病症,此症通常起病较为隐匿,且早期无明显的病症表现,通常只在身体检查及出现明显身体症状时才被发现。但此病因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且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公认的危险性疾病之一[1]。而就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率都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几率升高,而肿瘤的发生又导致糖尿病的恶化[2]。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增加,并发症增多,患者死亡率远比单纯的肿瘤患者高。对该类患者进行合理优质的临床护理意义巨大,是降低患者死亡率,保证患者顺利手术和痊愈的重中之重[3]。笔者将我院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总结,以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彭兴梅;李爱国;杨爱红;彭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跖跗关节半脱位13例诊疗与护理体会

    跖附关节损伤,是中足较常见的一种损伤。而其中跖跗关节半脱位由于骨折、移位不甚明显,往往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及治疗不当的情况。我院自2010-2013年,共收治此类患者13例,经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鹏;陈艳玲;郑庆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塞来昔布体外药物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体外实验效应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索其体外药物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MTT 比色法测定塞来昔布对多种细胞系、药物作用不同时间以及与细胞短时间接触后产生的抑制率;通过测定血红蛋白的吸光度来反应不同条件下药物引起的溶血作用;观察不同培养基血清浓度、药物配置后放置不同时间、超声及滤膜过滤等物理处理方式对药物体外作用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基条件下,塞来昔布可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系及正常细胞系的生长,药物的这种作用在与药物短暂接触后即会产生,且药物抑制作用会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较高浓度药物可在短时间内引起红细胞胞膜破裂,这种作用可在4℃的环境下中止,恢复温度后红细胞再次破裂;培养基中血清浓度、药物配置后放置时间以及超声和滤膜过滤等因素均可明显影响药物的体外抑制作用。结论培养基中未溶解的游离形态药物是塞来昔布体外效应的作用主体,其通过快速黏附于细胞膜系统而产生一系列特殊的实验现象,故可影响药物游离形式的方式均可明显影响药物的体外效应。

    作者:王晓朋;刘雨潇;赵明;傅相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63例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20~30岁青壮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的改善以及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到来,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发生也逐年增加。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及麦氏点压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一经确诊以行急诊阑尾切除手术为主。由于部分老年患者合并有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易延误手术时机,加之老年患者对炎性反应迟钝,术后并发症多、发生率高,故老年性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笔者对医院收治的63例老年性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田红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方式,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损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0.87%和91.30%高于对照组的39.13%和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周震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尿病新药 Xigduo(达格列净+二甲双胍)在英国上市

    阿斯利康( AstraZeneca)3月11日宣布,在英国推出糖尿病新药 Xigduo( dapagliflozin +盐酸二甲双胍,5mg/850mg、5mg/1000mg 片剂),该药由阿斯利康和前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的全球糖尿病联盟开发。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醋氯芬酸缓释制剂中辅料应用研究进展

    醋氯芬酸,化学名2-(2,6)-二氯苯胺基苯乙酰氧基乙酸,属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按照对环氧合酶( COX)抑制作用分类,划分为倾向性 COX-2抑制剂[1],1992年首次于西班牙上市。醋氯芬酸是双氯芬酸的衍生物,但较双氯芬酸具有起效时间快、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且无特异性 COX-2抑制剂所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血栓等。醋氯芬酸除了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所具有的药理活性外,还可以促进软骨中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的代谢,对关节软骨特性的维持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醋氯芬酸临床上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术后疼痛的对症治疗[2]。从理化性质来看,醋氯芬酸为疏水性药物,在体内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血药浓度不平稳等药代动力学上的缺陷,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药学学工作者尝试通过选用适宜的载体辅料以制备醋氯芬酸缓释制剂,尤其随着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对人体安全性较高的优势成为目前制药工业中常用的载体,并逐渐取得了半合成及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制剂辅料中的地位,且制得的醋氯芬酸缓释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理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作者:东磊磊;刘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