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分析

陈淑彦;徐蕾;侯春凤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疾病特征,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8月本院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1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合理用药指导、呼吸咳痰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81例 CAP 的患者经过系统的护理,显效51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36%。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HIV 感染人群用药过量现象严重

    美国罗德岛医院进行了首个系统性地评价和分析 HIV 感染与用药过量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 HIV 感染者中,用药过量的风险上升了75%。用药过量是造成 HIV 感染者死亡的主要的非艾滋病病因,同时也是注射用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HIV 感染者通常会使用阿片类药物作为治疗药物之一,但有些人却不顾自己的病情,违法使用阿片类药物。以上两种情况都增加了致死性和非致死性用药的风险。虽然 HIV 感染与注射用药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清楚,但 HIV 和过量用药之间的潜在关系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五水头孢唑林钠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不良反应分析

    1例胃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头孢唑林钠2g,1次/12h 静脉滴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第3天,患者搔抓右大腿内侧皮肤后出现小片皮肤剥脱。第4天,患者右下肢皮肤剥脱较前扩大,会阴部出现大片状皮肤红斑,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和表皮松解。停用五水头孢唑林,加用甲泼尼龙60mg,复方甘草酸苷60mg 静脉滴注。4d 后,患者皮疹逐渐好转至消退。

    作者:房敏杰;童本定;魏青;吴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获益更多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预计到2030年全球约有3.5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早产儿死亡的主导因素。全球每年约有6.8%的成年人死于糖尿病导致的心脏病或卒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这两种药物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近一项荟萃分析显示 ACEI 和 ARB 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不同,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两种药物对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为验证这一假设,浙江大学医学院陈教授等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研究表明 ACEI 类药物减少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而 ARB 类药物无上述获益。该文章发表在2014年5月1日出版的 JAMA Intern Med 杂志上。建议临床上应将 ACEI 类药物作为降低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一线药物。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32例,A 组抑郁症患者运用度洛西汀治疗,B 组抑郁症患者运用艾司酞普兰治疗,治疗后6周,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2、4、6周的 HAMD 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治疗女性抑郁症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普通型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本院收治的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热毒宁组(27例),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西医对症治疗组(27例),予维生素 C、维生素 B6加入10%葡萄糖静脉滴注,布洛芬或赖氨匹林退热。结果热毒宁组退热有效率77.8%;西医对症治疗组退热有效有效率74.1%。热毒宁组退热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与西医对症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手、足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转重症比例为29.6%,西医对症治疗组转重症比例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ALT、AST、尿素氮、肌酐、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ALT、AST、尿素氮、肌酐、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热毒宁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红蛋白、血小板、ALT、AST、血糖、尿素及肌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西医对症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热毒宁对手足口病所致发热具有肯定的退热作用,与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布洛芬、赖氨匹林)疗效相当。热毒宁对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且过敏反应很少见。

    作者:黄定栋;张舒婷;卓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围术期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手术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给予充足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其他基础护理,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护理、临床症状护理及饮食、运动指导,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经护理,除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3例出现呼吸紊乱症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等问题出现。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LC 治疗急性胆囊炎围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郁莉;王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关注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

    吡格列酮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吡格列酮的使用可能小幅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长期使用风险增加。鉴于吡格列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的结果,医务人员和患者应该对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进行关注,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吡格列酮可能带来的疾患,主动报告药品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出血(即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本院诊断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164例,按照随机方法将16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单纯诊断性刮宫治疗组)和治疗组(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每组82例。两组治疗7d 为1个疗程。以阴道的流血停止时间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9.3%(65/82),高于对照组的95.1%(7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全身症状总有效率为98.8%(81/82),高于对照组的30.5%(2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诊断性刮宫术联合益宫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调整改善贫血及相关围绝经期临床症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田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癌性疼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癌性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者82例,根据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辨证护理、情志护理等来配合治疗。结果82例癌性疼痛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护理,显效49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24%。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丹;姜霞;许大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安诺治疗仪对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干预治疗

    目的:探讨安诺治疗仪对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在本科住院的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降糖、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给予降糖、扩血管基础上使用安诺治疗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0g尼龙丝触压觉、128Hz 音叉振动觉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变,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10g 尼龙丝触压觉、128Hz 音叉振动觉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诺治疗仪对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蒋明晖;张桥;林媛媛;朱汝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孕妇胎盘早剥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临床中出现孕妇胎盘早剥症状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妇产科就诊的胎盘早剥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措施和护理目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科学严密的护理和干预,86例胎盘早剥患者中,除9例由于孕周偏小,选择终止妊娠之外,其余全部痊愈,母婴健康出院。结论胎盘早剥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及时启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密切观察病情进展,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是护理工作的关键,可起到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

    作者:屈英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高危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仅观察组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由专人记录及测量产后出血情况,分析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发生率和产后2h、24h 出血量),出血治疗情况(止血时间和输血率),并记录两组产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22.6%)低于对照组(51.6%),且产后2h、24h 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可降低止血时间,同时应配合及时有效的护理。

    作者:张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行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分娩第二产程异常时行产钳助产和剖宫产术的16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分娩用时、产后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产钳组从决策到分娩结束平均用时少于剖宫产组,产钳组手术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和新生儿重度窒息率低于剖宫产组,剖宫产组新生儿颜面擦伤率低于产钳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产妇软产道损伤、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头皮血肿和新生儿肺炎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较于剖宫产术更能保护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是解决难产的首选手术方式,能够降低剖宫产率。产科医生应当熟练掌握产钳技术,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尽量减少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季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就眼科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 =50)与系统、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n =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眼病病变恶化率为2%,低于对照组8%。结论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防止不良事件发生,保障生存质量。

    作者:石慧慧;张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胃癌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胃癌术后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常规西医护理、中医治疗的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07例胃癌术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后,手术及化疗痛苦均减轻,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许大雪;姜宏宇;韩天雪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腺苷脱氨酶联合糖类抗原 CA19-9在黄疸鉴别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酰转肽酶( GGT)、碱性磷酸酶( ALP)、腺苷脱氨酶( ADA)、糖类抗原CA19-9升高程度在黄疸类型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黄疸患者614例,根据黄疸类型将614位患者分为肝细胞性黄疸组和梗阻性黄疸组,后者又分为良性梗阻性黄疸和恶性梗阻性黄疸两组,分析 GGT、ALP、ADA、CA19-9水平在各组间分布差异。结果 GGT、ALP 值在梗阻性黄疸组中较肝细胞性黄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A 值在肝细胞性黄疸组较对照组与梗阻性黄疸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ALP、CA19-9值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组中较良性梗阻性黄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GGT、ALP 显著升高,而 ADA 无明显升高的黄疸考虑梗阻性黄疸;GGT、ALP 轻中度升高,而 ADA 显著升高的黄疸考虑肝细胞性性黄疸;GGT、ALP、CA19-9均显著升高者考虑恶性梗阻性黄疸。

    作者:倪丽娜;栾希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正对含羟嗪药物进行安全性审查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就心脏病问题对含有羟嗪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审查。含羟嗪药物在欧盟大多数国家被批准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作为术前瘙痒和焦虑治疗,以及用于睡眠障碍。5月8日,EMA 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次审查是应匈牙利药品管理局的要求而进行,该机构担心这类药物对心脏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方式的探究

    目的:探究注射清开灵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因注射清开灵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0例。研究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并将其按照不良反应损害器官分类,统计人数分布状况与所占比例。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多出现于全身性损害,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在消化与神经体统方面的损害比例较小。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2min ~2h,多为1h 出现反应;年龄多集中于10~25岁。结论医师在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时需注意药物的禁忌证与适应证,在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护,让药物使用更为合理,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产生概率,提升治疗有效性。

    作者:侯明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用于人工流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人工流产的妊娠妇女20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4组,组4为对照组,组1、组2及组3阴道后穹窿分别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400μg 和600μg。比较各组妊娠妇女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组1、2、3的宫颈充分软化程度均高于组4,且组2、3均高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3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8/50),高于组1的2%(1/50)及组2的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1、2、3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组4,组2、3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术中出血量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穹窿置入应用人工流产术中可提高宫颈软化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中疼痛,缓解术中疼痛,且400μg 为应用佳剂量。

    作者:冯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母婴同室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分娩新生儿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母婴同室护理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和母婴同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掌握率。结果母婴同室护理组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产妇及家属喂养、更换尿布及生理特点等日常护理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两组产妇及家属沐浴护理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可改善产妇及家属对于日常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