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侯强;谢轩;杨丛丽;肖宁;杨会芳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体检身体健康的志愿者35例作为正常组,测定2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另外比较研究组治疗3d、7d、14d后各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前与正常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脑卒中病情发展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具有负相关性(r =-0.72,-0.58,-0.61,P <0.05)。结论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脑卒中及病情发展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脑卒中病情的诊断评定指标。
作者:盖红兵;张爱芬;李晨霞;邹春晓;赵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对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住院期间发生的西药不良反应患者150例。对用药的类型、方式等进行分析,并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用药类型方面神经系列药物、抗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用药方式方面静脉注射方式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诱发老年人发生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身体药动学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发生变化。结论老年人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应在临床上加强用药指导,加强对联合用药的监督,有效地降低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邵云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鞍结节脑膜肿瘤是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隔和蝶骨平台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肿瘤的5%~10%[1]。因其毗邻垂体、垂体柄、颈内动脉、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并且肿瘤所处位置较深,致手术难度加大,并且还会出现较多的术后并发症。目前,鞍结节脑膜肿瘤的显微手术路径主要分为经鼻和经颅两大类,而经颅又可发展出额外侧入路、纵裂入路、眶上锁孔入路、额底入路、翼点入路等5种不同手术路径。本文选取鞍结节脑膜肿瘤患者64例,对其不同的手术路径选择方法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天喜;刘风先;郑子钊;焦广端;赵英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无痛分娩对母婴良好预后的佳浓度和剂量。方法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正常妊娠待分娩孕妇106例,随机分为A、B、C、D组各21例及E组22例,产前给予所有孕妇正常分娩指导、药物处置和密切监护及护理,分娩时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无痛分娩,A组给予0.05%罗哌卡因10mg, B组给予0.1%罗哌卡因12mg,C组给予0.15%罗哌卡因12mg,D组给予0.20%罗哌卡因20mg,E组不给予罗哌卡因。观察各组VAS评分、分娩产程时长、缩宫素应用例数、产后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等。结果胎儿娩出后VAS评分随罗哌卡因剂量增加而降低,但C、D组评分相近,E组高。A~C组产程时长随剂量增加依次递减,但D组产程长于C组,E组短,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罗哌卡因剂量的增加各组缩宫素应用例数逐次增加,E组应用少。A~C组产后出血量随剂量增加而降低,但D组和E组出血量均大于C组。C组新生儿评分高,E组低,A、B、D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阴道分娩率高,分别与A、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分娩孕妇应用0.15%罗哌卡因12mg对产妇及婴儿预后具有佳疗效。
作者:郭培英;王继红;杨芳;安娜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邢台县2010-2012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筛选邢台县40~70岁高危人群7105例,对高危人群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技术进行筛查,对发现的癌前病变者及癌症者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结果在筛查的7105例对象中食管癌47例(0.66%),早诊率63.83%(30/47);检出胃癌41例(0.58%);早诊率34.15%(14/41);贲门癌67(0.94%),早诊率47.76%(32/67)。男性的食管癌、胃癌、贲门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邢台县男性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高于女性,且近年来不断有上升趋势。建议改善饮食结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早防早治意识。
作者:王国玉;武如芳;洪燕;杜娟;潘永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腹胀新生儿因腹胀、呕吐而导致脱水,外周血液循环差,静脉塌陷,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2010年1月我科开展腹胀新生儿经腹壁静脉行留置针穿刺的尝试。通过操作经验与实际效果的观察,认为静脉留置针在严重腹胀的新生儿中建立静脉通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春梅;贲国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则是关键。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全科医学是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较理想的医疗服务形式。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主体,全科医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存在体系不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不完善、全科医师人力资源配置总量不足、社区卫生人员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1]。全科医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现笔者就如何提高社区全科医师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进行了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董琦;刘洪英;潘新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将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进行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治疗联合运动及饮食疗法,对2组产妇妊娠结局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结局即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妊高征、羊水过多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期并发糖尿病对母婴危害较大,临床上需加以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从而使孕妇血糖控制于正常水平。
作者:李英;刘国芳;史志萍;张红梅;鹿翠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9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舒缓患者心情等治疗,治疗组给予降血脂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3个月的积极治疗,治疗组发生心绞痛4例(22.2%)低于对照组19例(42.2%),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给予降脂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心绞痛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文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保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奥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IMP-1、MMP-9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TIMP-1、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MMP-9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有效调节血浆TIMP-1、MMP-9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敏;邢淑芳;董新生;张彦芳;申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8.3%,复发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病死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8.3%,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抑郁及焦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OPD患者在临床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兆芳;李丽敏;时风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房颤)者动态心电图的RR间期表现,包括特点、分布、影响因素等内容,为房颤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动态心电图的60例房颤患者的心电图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动态心电图RR间期值(长、短)、发生时间、不同时间段(1.5秒、3.0秒为分界点)内的心率、高/低心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R间期小于1.5 秒16例(26.67%);RR间期大于2秒35例(58.33%);RR间期大于3秒5例(8.33%)。结论房颤患者RR长间期较常见,分布呈昼夜节律性,且RR长间期不受心脏大小、心功能等影响。
作者:刘美群;施亚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呼吸道烧伤是指热力或烟雾引起呼吸道及肺实质的损害。临床症状为患者口鼻咽黏膜充血、水肿;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全身冷汗,发绀等。病情发展迅速,可造成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甚至发生窒息。积极的抢救治疗和优质的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保障[1]。基层医院呼吸道烧伤患者收治的较少,护理人员缺少呼吸道烧伤患者抢救与护理的经验。近年来,笔者参与救治呼吸道烧伤患者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许志慧;黄玉;张吉银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期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50例,对其行心理护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患者进行问卷测评。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乳腺癌患者的SCL-90评分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家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食管气管插管( ETC)和喉罩盲探插管( LMA)在救治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需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LMA组和ETC组各100例,在快速诱导的作用下,迅速插管,比较2组置管时间及装置管情况和2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置管时间≤1min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1次成功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ET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成功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所占的比例均大于E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在术中逆流患者所占的比例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中,LMA的技术难度较小,易于操作,术后复苏的效果不亚于ETC,且更安全。
作者:王凯伟;黄春燕;马秀英;李双伏;吕荣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围产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传统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AS)评分变化。结果2组干预后SA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干预后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产期个性化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产妇的焦虑程度,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对产妇正常分娩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王京贤;杜秀芳;陈炜;崔京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用于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麻醉前和术后5d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在麻醉前和术后第1、3、5天抽取2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第1天2组患者 CD3+、CD4+、CD8+、CD4+/CD8+均下降,第3、5天2组 CD3+、CD4+、CD8+、CD4 +/CD8+均出现回升,观察组同时间点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2组同时间点CD8+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缩短T淋巴细胞亚群的恢复时间,有效改善微创手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高全生;赵智勇;张娜;张满凤;李向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究尿液检查在临床疾病确诊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3月-2012年12月因不同原因进行尿液检查患者341例,对其检验报告单和疾病确诊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1例患者均为蛋白尿,尿液检查沉渣镜检为多细胞171例,少细胞153例和特殊类型117例;分别确诊为肾小球增殖病变133例,非增殖性肾小球病变113例,肾小管病变17例,对应确诊准确率为77.8%、73.9%和14.5%。结论尿液检查在诊断肾病中指示肾病类型的准确率相对较高,为肾病的进一步确诊提供简便可靠的依据,对无症状尿液检查提高可靠的依据,也可运用于健康体检中对肾脏疾病的筛查。
作者:何槐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3例。另选取身体健康的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A组采取胰岛素治疗结合饮食及运动疗法;B组采取饮食及运动疗法,检测对照组及A、B 2组治疗前后血清HbA1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 2组治疗前血清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A、B 2组治疗后血清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A组治疗后血清HbA1c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血清HbA1c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血清HbA1c水平与糖尿病关系密切,能够监测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与治疗进展情况。
作者:郑玉卿;于永波;李要京;侯晓明;李强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