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对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张苏瑞;牛莉娅;毛俊涛;徐丽梅;郭玉卿

关键词:更昔洛韦, 维生素B1, 氦氖激光, 带状疱疹, T淋巴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取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更昔洛韦和维生素B1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2组CD3+、CD4+和CD4+ /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下降的趋势,氦氖激光治疗对于恢复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健康教育辅助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辅助对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止咳化痰治疗,试验组在住院规范治疗后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住院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高于对照组的62%( P<0.05),住院次数、住院医疗费用和出院复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不仅可以提高CVA患儿的临床疗效,还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患儿和患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CVA患儿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敬霞;张丽玲;吕永川;罗晓雷;谢彩霞;胡民;赵丽娜;冯景见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脑小血管病胆碱能损害影像学表现与血管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相关的胆碱能通路损害程度与血管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并伴有MRI胆碱能通路信号异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并取同期健康查体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头颅磁共振胆碱能通路高信号评分( CHIPS),并在入院后24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对CHIPS评分与MMP-9和hs-CR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CHIPS评分为(74.63±12.59)高于对照组的(11.28±2.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IPS与MMP-9正相关(r=4.184,P<0.05);CHIPS与hs-CRP正相关(r=6.842,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CHIPS与MMP-9及hs-CRP水平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玲;崔素敏;郭威;王东凌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保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基于药学监护探究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差异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将116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患者术中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2组患者均采用药学监护措施,比较组间患者治疗前后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变化,以及治疗后呛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HR和MAP的波动小于对照组,呛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另配合药学监护,对神经外科手术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丁;魏雪;薛秀峰;赵运法;李志红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单独及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单独及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9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A组、B组及C组各33例。A组采用头孢克肟治疗,B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C组采用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3组患儿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显著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惠;刘振旭;王风光;王扎根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食管气管插管与喉罩盲探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食管气管插管( ETC)和喉罩盲探插管( LMA)在救治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需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LMA组和ETC组各100例,在快速诱导的作用下,迅速插管,比较2组置管时间及装置管情况和2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置管时间≤1min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1次成功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ET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成功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所占的比例均大于E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在术中逆流患者所占的比例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中,LMA的技术难度较小,易于操作,术后复苏的效果不亚于ETC,且更安全。

    作者:王凯伟;黄春燕;马秀英;李双伏;吕荣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眩晕患者的辨证施护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一般表现为头晕目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视物旋转,站立不稳,或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甚至晕倒。中医学认为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存[1]。究其原因不外风、虚、痰三个方面。《内经》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临床中对眩晕患者实施辨证论治的同时实施辨证施护,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君;王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毒症患者200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净化指标和尿素透析充分性指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标准蛋白质分解代谢率、时间平均尿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透析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商国君;苗雪英;郑秀清;线丽华;刘风先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原( 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变化和NT-proBNP、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hs-CR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试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预计值、FEV1/FVC(%)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试验组升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侯强;谢轩;杨丛丽;肖宁;杨会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0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治疗,B组患者采用替硝唑治疗,C组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与C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显著优于甲硝唑,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爱琴;齐力;狄丽平;梁树业;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5-2013年3月收治235例L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相关问题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3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手术时间为15~60min,平均45min;术后出现肠粘连2例,切口感染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2~8d,平均4.7d。结论 LA治疗急慢性阑尾炎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小勇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酸二醛( MDA)和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SOD、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MDA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鹏;高菊芳;董赛晓;张瑞科;王彦莉;李换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血清HbA1 c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3例。另选取身体健康的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A组采取胰岛素治疗结合饮食及运动疗法;B组采取饮食及运动疗法,检测对照组及A、B 2组治疗前后血清HbA1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 2组治疗前血清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A、B 2组治疗后血清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A组治疗后血清HbA1c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血清HbA1c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血清HbA1c水平与糖尿病关系密切,能够监测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与治疗进展情况。

    作者:郑玉卿;于永波;李要京;侯晓明;李强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围产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即将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围产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传统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AS)评分变化。结果2组干预后SA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干预后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产期个性化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产妇的焦虑程度,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对产妇正常分娩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王京贤;杜秀芳;陈炜;崔京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2010-2012年度河北省邢台县上消化道肿瘤患病率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邢台县2010-2012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筛选邢台县40~70岁高危人群7105例,对高危人群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技术进行筛查,对发现的癌前病变者及癌症者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结果在筛查的7105例对象中食管癌47例(0.66%),早诊率63.83%(30/47);检出胃癌41例(0.58%);早诊率34.15%(14/41);贲门癌67(0.94%),早诊率47.76%(32/67)。男性的食管癌、胃癌、贲门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邢台县男性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高于女性,且近年来不断有上升趋势。建议改善饮食结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早防早治意识。

    作者:王国玉;武如芳;洪燕;杜娟;潘永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双胎妊娠与单胎妊娠孕妇孕中期血清AFP及β-hCG水平比较

    目的:观察双胎妊娠与单胎妊娠孕妇血清AFP、β-hCG水平的差异,为双胎妊娠产前唐氏综合征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并产后随访确认胎儿正常的正常单胎妊娠100例和正常双胎妊娠孕妇100例。比较双胎妊娠组与单胎妊娠组孕妇孕15、20周血清AFP、β-hCG水平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组15周、20周的血清AFP、β-hCG水平明显高于同孕周的单胎妊娠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血清AFP水平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高,血清β-hCG水平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双胎妊娠组血清AFP、β-hCG水平与单胎妊娠组变化趋势一致。双胎妊娠组孕妇孕15周、20周血清AFP、孕15周β-hCG水平与单胎妊娠组水平的2倍有明显差异(P<0.05),孕20周双胎妊娠组孕妇血清β-hCG水平与单胎妊娠组水平的2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AFP、β-hCG水平可应用于双胎妊娠产前筛查,但单胎妊娠的参考值及其2倍不应用于双胎妊娠。

    作者:魏景仙;申更存;霍强;赵继广;李存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不同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前臂双骨折患者分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14例、克氏针内固定组13例和尺桡骨钢板内固定组15例,并观察3组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的优良率高于尺桡骨钢板内固定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短于尺桡骨钢板内固定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应用于前臂双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创伤小,优良率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愈合时间也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键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经皮肾镜下肾结石手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经皮肾镜下肾结石手术的影响差异。方法将104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和密切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椎管内麻醉处理,对照组给予全麻处理,麻醉充分后行经皮肾镜下肾结石手术。比较2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小,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VAS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红丽;南新丰;路连海;刘建震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产妇104例作为对照组,对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 BMI)≥25kg/m2、流产次数≥2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是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5岁、BMI≥28kg/m2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应当积极控制体质量,注重早期检查,关注重点人群,对于预防妊娠高血压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淑丽;杨晓英;封志琴;崔晨迪;齐月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血清sTREM-1、C反应蛋白水平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C反应蛋白(CRP)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并另选取身体健康儿童50例作为健康组。在化痰、止咳、吸氧等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阿奇霉素治疗,给予对照组红霉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检测健康组及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sTREM-1、CRP浓度,比较分析两者浓度与小儿肺炎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sTREM-1和CRP浓度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TREM-1和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血清sTREM-1和CRP浓度高低与小儿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王霞;田丽霞;马宝红;高志光;白永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