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
目的 建立垂盆草饮片毛细管电泳法(HPCE) 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垂盆草及其炮制品的指纹谱进行比较.方法 色谱分离时采用HPCE,参照物为异鼠李素成分,对其进行指纹图谱的测定,对测定结果 分析采用模糊聚类法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建立11个垂盆草饮片HPCE 指纹图谱以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炙垂盆草较垂盆草生品色谱峰的重叠率为74.1%;炮制品色谱图的相似度的计算,以垂盆草生品为基准,炙垂盆草为0.796.结论 此种方法 不但可靠而且准确,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足以用来衡量垂盆草饮片内在质量评价.
作者:陈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我院骨伤专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72例,患者手术前后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68例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定为优良,占94.44%;全部没有发生刀口感染、肺部感染、严重便秘等术后并发症,没有出现固定钉拔出、断开等情况;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到98%.结论 对骰骨干骨折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法,不仅能预防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确保术后固定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还提高了骨科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于德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核孔蛋白复合体蛋白88(NUP88)和mRNA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435S中的表达及意义,验证NUP88可能是乳腺癌的重要肿瘤标记物,从而为临床开发新的乳腺癌靶向药物提供了新的靶标.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435S中NUP-88的表达;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CF-7和MDA-MB-435S中NUP88 mRNA的含量.结果 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中NUP8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CF-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NUP88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株的侵袭性有关.NUP88 mRNA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中的表达水平高于MCF-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NUP88及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株的侵袭性有关,提示NUP88将来有可能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预测侵袭转移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玉强;王巍;胡兵兵;李男;孙宏治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对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 例老年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氨溴索60mg,3次/d,静脉输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应用氨溴索后有3例出现胃部灼热,发生率为10%,患者能耐受,未作特殊处理.结论 氨溴索针对老年肺炎患者祛痰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祛痰药物.
作者:赵登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2000年8月,法国BVQI国际质量认证公司对我院进行了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表明我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已与国际接轨.根据ISO9002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要求[1],建立了服务质量体系.我院手术室以ISO9002模式为指导,自行设计了《手术病人接送登记表》,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学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肠梗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4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结果 治愈67例,好转4例,转院3例,自动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结论 密切病情动态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正确判断与及时的手术干预是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良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红藤煎剂和奥曲肽治疗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红藤煎剂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红藤煎剂治疗早期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学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两种喂养方式对剖宫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于每次母乳喂哺后,评估婴儿有无哭闹觅食和婴儿每天的小便次数,来考虑是否用奶旁加奶装置添加配方奶直至婴儿满足为止,待到产妇泌乳后予全部母乳喂养.对照组实行纯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食物,观察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和排黄便时间、皮肤颜色、胆红素值,记录每日大便次数,称体质量.结果 两组大便次数、体质量下降幅度、第一次排黄便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母乳喂养时医务人员应不断更新母乳喂养的新知识、新观点,更为客观地评估产妇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指导适宜的喂养方法.
作者:马彩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中医辨证疗效,旨在为中药注射剂临床辨证选药提供参考思路.方法 本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住院患者,共观察155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取1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69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治疗组显效142例,有效9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时仍需仔细辨证,对风寒证候用药应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不合并里热证候的风寒证不可盲目应用清热解毒药.
作者:郑沁鈊;叶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血糖控制的策略与方法,及其对手术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总结了我院近12年来妊娠合并糖尿病行剖宫产术16例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其婴儿情况,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对血糖的检测和控制上.术前饮食控制及胰岛素应用将空腹血糖维持在5.0~6.0mmol/L,餐后2h血糖维持在6.0~7.0mmol/L,从而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手术常规选用硬膜外麻醉,此种麻醉方式对血糖代谢、呼吸、循环系统干扰小.术中术后管理方便.术中给予50g葡萄糖并按糖:胰岛素为4~5:1的比例给予胰岛素治疗,将术中血糖控制在6.67~10.0mmol/L间以防止酮症酸中毒及胎儿取出后低血糖症,术后每2~4h测1次血糖直到饮食恢复.结果 16例产妇手术中血糖控制理想,无酮症酸中毒并发,术后恢复良好.其产婴儿术后无低血糖症出现.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围术期,尤其是术中理想的血糖控制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母婴安全的必要条件.
作者:李晓燕;孟凤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以讲授为基础的(LBL)教学法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6名实习护生按照所在实习小组的组号分别归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在神经内科转科时采取LBL+PBL双轨教学法;而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L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采取LBL+PBL双轨教学法带教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采取传统LBL教学法带教的护生.结论 LBL+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护理临床带教工作中推广.
作者:李媛媛;龙电玲;李兆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钠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含雷贝拉唑钠的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含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愈合28例,好转1例,无效1例;对照组愈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钠较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可更好的缓解患者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促进病灶愈合,同时有较佳的成本-效果比,因此我们推荐雷贝拉唑钠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2月所收的住院患者的检验标本,对标本的不合理率进行统计,分析导致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相关对策.结果 我院2010年共收到微生物标本6842份,不合格标本820份,不合格率为11.98%,其中痰标不合格率高.结论 保证采集标本的正确,提高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是为临床提供可靠检验结果 的重要前提.
作者:胡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治疗及易感肺曲霉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例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分析,有无机械通气、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无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激素等直接影响其发病.结论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早期干预,合理治疗.
作者:赵磊;毕丽鑫;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硝酸酯自首次临床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尤其近20年发展迅速,作用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均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如化学结构、给药途径的调整,制剂类型的变化等.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是硝酸酯类发展过程中受关注的一个产物.通过对2-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和5-ISMN的药物动力学及血管效应广泛深入的临床研究,证实两种代谢产物均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及显著的血流动力效应.目前国内外仍不断有新的硝酸酯剂型的研制面市,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胡慧;詹凌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与疗效,探讨佳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全部采取西医方法 治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常规使用NSAIDs,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DMARs,主要以甲氨蝶呤10~15mg/周,加用来氟米特或硫酸羟基氯喹,根据病情还可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结果 本组48例患者中,治疗后Ⅰ级28例(58.33%),Ⅱ级18例(37.5%),Ⅲ级2例(4.17%).结论 采取西医方法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阿迪娜·斯拉木;冯娜;武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区别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误诊为肺癌的典型临床病例的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临床影像学(CT平扫及增强)诊断数据结果,对比分析误诊病例与典型确诊病例的CT显影差异及原因.结果 CT增强误诊率为8.6%显著低于CT平扫误诊率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结果 显示: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周围强化及广泛强化较误诊肺癌患者多见,而误诊肺癌患者中均匀强化及不均匀强化显影较确诊肺结核患者显著.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炎者与误诊肺癌者CT增强显影周边强化、广泛强化、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伴有肿块高密度影极易误诊为肺癌,采用CT增强扫描后,可提高鉴别诊断成功率,其他难以区别的患者应及时采用诊断性治疗和病例切片做到及时确诊.
作者:胡平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用尸头建立模板、树脂琼脂为灌注材料建立实验模型.用CT扫描、鼻内镜、鼻声反射仪检测模型并比较.记录烟雾在模型内的流动方式与分布范围并检测,其结果 可经计算机处理.结果 模型的内部构造与正常成人鼻腔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标本、模型、成人鼻腔截面积、容积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透明性结果 良好.结论 用本实验方法 能成功制作出的实验模型,具有高仿真性和高透明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人鼻气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信必可都保吸入剂+异丙托溴胺联合氧化雾化吸入配合常规治疗措施在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科2012年治疗的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3例.其中联合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信必可都保吸入剂+异丙托溴胺联合氧化雾化吸入治疗,2次/d;单纯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胺氧化雾化吸入治疗,2 次/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周治疗结束后,联合雾化吸入组优32例,良10例,差1例;单纯雾化吸入组优25例,良13例,差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氧化雾化吸入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信必可都保吸入剂+异丙托溴胺联合氧化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综合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段碧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UGT1A1基因的检测,预测患者实际应用伊立替康的剂量,提高伊立替康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入院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4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22例)进行UGT1A1检测;另一组(20例)不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及用药后的耐受情况.结果 通过对UGT1A1基因的检测,预测出患者实际所能承受的伊立替康的大剂量,通过检测后调整用药剂量,UGT1A1基因检测组不可耐受发生率低于未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UGT1A1基因的检测,能够在临床用药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了安全性.
作者:朱鹏飞;张立成;任守雷;宋晓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