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气囊小肠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秦荔荣;唐国都;黄雪;张瑜红

关键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双气囊小肠镜, 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双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2月23例O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施行双气囊小肠镜及手术诊治的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OGIB患者中,男15例,占65.22%(15/23),女8例,占34.78%(8/23).发病年龄20~59岁的占60.00%.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14例,病变检出率为60.87%.能明确解释出血原因12例,病因诊断率为52.17%.同时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及手术的患者7例,其中4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 与手术结果 符合,病因诊断准确率为57.14%.23例患者中发现病变14例,其中,间质瘤3例,血管畸形3例,溃疡2例,憩室病1例,黏膜糜烂1例,息肉病1例,非特异性炎症1例,克罗恩病1例,钩虫病1例,未见异常9例.结论 OGIB患者多发于中青年,以小肠间质瘤及血管畸形常见,双气囊小肠镜对OGIB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输液患者人性化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 寻求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明确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不仅对存在的问题明确化,而且通过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拓宽医院领域,从而达到了护患双赢的效果.

    作者:魏先艳;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为治疗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晕1例,1例胃肠道不适.对照组头晕2例,胃肠道不适2例.均能耐受.血钾、肝、肾能均未见异常.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春花;杨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过程中36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压急症是高血压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出现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同时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1].对2007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发现的住院的36例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资料及在我科的初步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528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液样品,经美国BacT905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培养后,通过之间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检验,观察两种检测方法 的效果.结果 528例血液样品经生化培养检出430例阳性样本,其中直接法检出356例,常规法检出430例,符合率为82.7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检出369株,革兰阳性球菌(G+)检出61株.两种检测方法 G-总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6.51,P>0.05).两种检测方法 G+总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3.05,P>0.05).结论 直接药敏试验与传统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具有快速确定病原菌和药敏结果,从而减少盲目用药,达到降低临床并发症及提高治愈率作用.

    作者:施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对新生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新生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30例胎粪性便秘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试验组施行口服胰酶肠溶胶囊加开塞露灌肠法;对照组仅用开塞露灌肠.观察这两组新生儿胎粪完全排尽的时间.结果 两组新生儿胎粪完全排尽的时间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灌肠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排出.

    作者:王丽娜;俞建德;施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科用药不良反应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儿科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的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的不良的临床表现以及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的情况.分析儿科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3岁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较多.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多见,且大多通过静脉给药的途径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多为消化系统.结论 加强儿童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和减少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过程中要进行疗效的监测,必要时还应做血药浓度和各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的监测.

    作者:赵丽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气囊小肠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双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2月23例O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施行双气囊小肠镜及手术诊治的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OGIB患者中,男15例,占65.22%(15/23),女8例,占34.78%(8/23).发病年龄20~59岁的占60.00%.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病灶14例,病变检出率为60.87%.能明确解释出血原因12例,病因诊断率为52.17%.同时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及手术的患者7例,其中4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 与手术结果 符合,病因诊断准确率为57.14%.23例患者中发现病变14例,其中,间质瘤3例,血管畸形3例,溃疡2例,憩室病1例,黏膜糜烂1例,息肉病1例,非特异性炎症1例,克罗恩病1例,钩虫病1例,未见异常9例.结论 OGIB患者多发于中青年,以小肠间质瘤及血管畸形常见,双气囊小肠镜对OGIB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秦荔荣;唐国都;黄雪;张瑜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目的 分析苯妥英钠治疗癫痫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癫痫患者98例.随机分为苯妥英钠组和地西泮组,每组各49例.苯妥英钠组在连接脑电图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注射苯妥英钠的方法 治疗;地西泮组在连接脑电图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注射地西泮的方法 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脑电波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苯妥英钠组的患者较地西泮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根据此次临床实验表明运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魏丽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进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进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进型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与硝普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显效22例,无效1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1例,死亡率2.8%;对照组死亡5例,死亡率14.2%.结论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进型高血压疗效好,死亡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8月采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中度腿痛患者38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术前及术后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中度腿痛的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效果显著,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合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马敏;缪海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溴索对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 例老年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氨溴索60mg,3次/d,静脉输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应用氨溴索后有3例出现胃部灼热,发生率为10%,患者能耐受,未作特殊处理.结论 氨溴索针对老年肺炎患者祛痰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祛痰药物.

    作者:赵登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护理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常见的一种[1-4].发病率高,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半数以上,宫颈炎可致白带过多、腰痛、下腹坠胀等不适,影响工作与生活,而且宫颈炎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多年来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但由于诸多原因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我院采取微波治疗宫颈炎,在加强临床护理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施术的764例手术方法及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廖太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学习卫生部相关文件,提高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认识,改革分工,落实质量监控;实施人性化护理,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结合.顺利推行小组责任包干制,改善家属生活护理的局面,提升了专科护理的内涵,病区护理质量提高,更加贴近患者和临床.

    作者:潘佳莉;张秀江;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8例6~10周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组,96例),对照组(米索前列醇组,96例)及空白对照组(96例),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无痛率为92.7%,对照组无痛率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宫颈松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能安全有效地减轻孕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手术更迅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甘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调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卒中防治方面的应用进展

    他汀类药物为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不仅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有抗炎、抗平滑肌增殖作用,能有效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防治的一线药物,临床上应用多的是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与辛伐他汀相比较,阿托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其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更强,并仅有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有二级预防作用.

    作者:韩宇英;李光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阴式与经腹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39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79例)和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139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剔除子宫肌瘤,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3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阴式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微创,手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提倡推广.

    作者:李燕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简称人流)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100例妇科门诊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与氯胺酮+丙泊酚;B组给与舒芬太尼+丙泊酚.观察患者在这两种麻醉方法 不同的时间点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的镇痛效果.给药方法:A组静注氯胺酮0.4mg/kg,B组静注舒芬太尼0.12μg/kg,随之缓慢静注丙泊酚1.0mg/kg,等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开始手术.监测并记录入室(T0)及丙泊酚注射完毕后的1min(T1)、5min(T2)、及术毕苏醒值(T3)的HR、SB、DBP、SpO2的变化,记录术中体动反应次数,术中与术后恶心呕吐次数、术后疼痛程度(VAS)及术中丙泊酚用量.结果 A、B两组没有明显循环抑制,但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术中体动较多,术后有较多的精神症状,且苏醒和清醒时间较长,B组除少量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吸氧均正常,体动发生率较低,术后镇痛长且效果较好,术后清醒快而完全.结论 舒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妇科门诊无痛人流,虽说丙泊酚用量多于A组,但术中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手术操作,术后清醒快而完全,镇痛时间长且效果好,是无痛人流比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沈耀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透明质酸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膝骨性性关节炎患者共60例(65膝),根据就诊先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关节镜清理术;B组在关节镜清理术的同时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选择髌骨下内侧或下外侧为穿刺点,2ml/次,1次/周,5次为1个疗程.术后随访1~6个月,对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HS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1个月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1个月、6个月时,B组Lysholm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6个月时,除活动范围外,H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A组(P<0.05),尤其以疼痛、功能两项的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6个月,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对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更为明显,对于疼痛和肿胀症状的改善更为突出.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透明质酸钠可使患者症状改善,提高关节稳定性,近期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庞渊;赵光宇;赵之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中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中不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回顾性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原因,并制定了针对性对策.结果 对当前制度和现状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办法,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搞好各个层次的培训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素质;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从医风医德方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觉悟.结论 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了目前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为了确保患者的健康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必须将不合理用药问题做好处理,这其中建立完善、良好的体系和各层医护人员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吴毓添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eprolit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激光光凝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89眼).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45眼),治疗组32例(44眼).对照组给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后加用前列地尔10μg静脉注射,1次/d,2~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黄斑水肿、眼底血管造影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视力提高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底新生血管、微血管瘤及黄斑水肿吸收消退有效率77.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使用前列地尔比单纯激光光凝治疗更有效.

    作者:卢伟波;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杨丕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