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亚;顾莹
目的:探讨了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HA、PⅢP联检乙型肝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对10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ADA和HA、PⅢ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DA、HA、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尤以肝硬化为甚(P<0.01).结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DA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们对253例抗H-BclgM定量均为阳性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抗-HBcIgM定量与HBeAg定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映患者的感染情况.HBeAg是一种可溶性蛋白抗原,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中,阴性中偶见.HBeAg出现在血中同时或稍后于HBsAg.HBeAg是由HBV-DNA开放读码框前C或C区编码,与GBV的活动性复制密切相关,是HBV传染性的重要指标.HBcAg是HBV复制的标记,而HBeAg是HBV正在复制的标记.
作者:陈俊;余斐斐;傅爱清;俞虹;朱秋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有28%~88%的子宫颈鳞癌病人治疗前的血清SCC水平是升高的,SCC与肿瘤分期、瘤的大小、侵袭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血清SCC检测在临床上仍然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个独立预测指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通过动态监测SCC可以得知肿瘤的治疗效果.46%~92%的复发病人,在(2~8)个月之前即可检测到SCC水平的升高.对于宫颈鳞癌,SCC较CYFRA21-1有更高的敏感性.有25%~75%的未经治疗的宫颈腺癌病人CA125水平是升高的,且与其分级分期、瘤体大小、病理学分级、侵袭程度显著相关.CA125在宫颈鳞癌也可以检测到,但阳性率不及腺癌.
作者:袁媛;孙伟莉;李卫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y)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与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ITS)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70例HHcy患者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P-选择素(P-Selectin)、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含量,并与7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HHcy患者的血浆vWF、P-Selectin、TpP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Hcy轻、中与重度升高的患者中,血浆vWF、P-Selectin、TpP水平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HHey患者的vWF、P-Selectin、TpP水平与Hcy水平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HHcy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张祖平;张德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运用一种高效、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的方法,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帮助,指导合理用药,并了解呼吸道病毒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利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497名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BSV)、流感病毒A型(FA)、流感病毒B型(F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和腺病毒(ADV)等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9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病毒感染106例,检出率为21.3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为63例,占阳性病例的59.43%;腺病毒8例,阳性率为7.55%;副流感病毒3型7例,阳性率为6.61%;流感病毒A型5例,阳性率为4.71%;流感病毒B型2例,阳性率为1.89%;副流感病毒1型2例,阳性率为1.89%;副流感病毒2型1例,阳性率为0.94%;混合型18例,阳性率为16.98%.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逐步下降,1岁以内的患儿病毒感染率达23.99%,(1~12)岁患儿病毒感染率为15.23%,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冬、春两季好发,检出率达27.31%,夏、秋两季检出率为14.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具有经济、高效、简便、快速、直观、特异等优点,是一种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早期诊断和指导合理用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潘秀军;吕婕;沈立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hs-CRP和唾液SIg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42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6、hs-CRP和唾液SIgA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L-6、hs-CRP和唾液SIgA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系统治疗-个月后,除IL-6、hs-cRP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P>0.05),唾液SIgA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IL-6、hs-CRP和唾液SIgA水平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统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检测了5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Endostatin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Endostafin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血清VEGF和En-dostatin的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个有用的实验室指标,并可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进展情况.
作者:崔维军;顾炯明;徐巧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及其机理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BNP和NSE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后血清BN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伤情越重,BNP浓度越低;NSE含量的变化正好与之相反,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674,P<0.01).结论:血清BNP和NSE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
作者:彭立辉;肖翠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A15-3、CA125和CEA水平在乳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动态监测93例乳腺癌患者的VEGF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CA15-3、CA125和CEA的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与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的VEGF随乳腺癌(Ⅰ~Ⅳ)期依次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患者中(Ⅲ、Ⅳ)期的CA15-3、CA125和CEA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Ⅰ、Ⅱ)期患者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发现复发者各项指标均比无复发者高;VEGF、CA15-3、CA125和CE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状况有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VEGF、CA15-3、CA125和CEA的联检对于判断乳腺癌的分期、转移情况及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可以指导临床对乳腺癌的诊疗工作.
作者:凌三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以急慢性肝炎为对照,观察了血清HA、PCⅢ、CⅣ和LN等四项指标联检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振斌;王晓明;李彬;吴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甲状腺激素对胰岛素的作用已经有文献说明[1],但2型糖尿病(DM2)合并慢性并发症对甲状腺激素(TH)分泌影响的相关资料较少报道.本文通过对43例DM2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空腹血清TH水平的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做比较,了解DM2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TH的分泌情况,并探讨测定DM2患者TH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磊;张元英;阎宝鑫;罗梅;董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Bio-rad脑膜炎乳胶凝集试验盒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分发给流脑防控重点地区,用于检测本地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血清、尿液、血培养物等标本的可溶性抗原.
作者:陈如昌;王利健;吴健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Graves'病(GD)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其发病机理以体液免疫异常为大家所熟知,但细胞因子在GD中的发病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的焦点主要侧重于Th1/Tb2细胞平衡紊乱.GD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显著高发,提示性激素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GD患者Th1/Th2免疫应答的研究及性激素对Th1/Th2平衡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刘莉;苏胜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冠心病(CHD)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初开秋;谭丽娟;田清武;任立晟;于维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2)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探讨DM2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72例糖尿病患者停用药物24h后,口服75g葡萄糖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根据我院172例DM2患者入院治疗情况,按其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空腹低值组(A组),空腹低值有峰组(B组),空腹中值组(C组),空腹高值组(D组)及30例正常对照组(N组).计算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30/△G30),基础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修正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分析各组胰岛功能指数的变化.结果:DM2各组胰岛素水平较正常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M2△I30/△G30在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BCI在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MAβ在A、B及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30/△G30及HOMAβ在各组呈正相关.△I30/△G30及MBCI在各组均无相关性.结论:△I30/△G30、MBCI及HOMAβ可用于临床粗略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DM2患者在治疗前做IRT、OGTT对其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渝;陈兴文;蒋飞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2年后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致残率相当高,所以临床上及早的准确诊断及早期介入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1].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一组以瓜氨酸化的蛋白为底物的抗体对RA有较高特异性.
作者:陈子松;胡江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对老年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例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成3组:A组为青年组,B组为老年组,在手术前后均不给予任何中药治疗;C组为老年组,从术前第3d开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连用7d.分别在静脉用药前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第1d、4d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RRCH)、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RRICR)、肿瘤红细胞花结率(RTRR).结果:术前B组和C组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3组RRCR、RRICR、RTRR均呈下降趋势,术后第1d 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P<0.05),但术后第4d C组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CO2气腹手术对老年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仍然有较明显的损害作用,围手术期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作者:江厚象;潘凯;李芳芳;芮景;朱家胜;李仁志;陈剑平;朱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O、NOS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血清NO、NOS和hs-CRP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NO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NOS、hs-CRP水平则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一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观察血清中NO、NOS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研究急性早期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判断疗效及观察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洪书;王恩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清雄激素水平与男性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CHD诊断和狭窄程度判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至少有一处内径狭窄≥50%为诊断标准;冠状动脉狭窄评分标准:主要冠脉即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脉,狭窄程度计分如下:无狭窄为0分,狭窄≤25%为1分,狭窄26%~50%为2分,狭窄51%~75%为3分,狭窄76%~100%为4分.若单支血管有多处病变,则以狭窄病变的分数作为该支血管狭窄分数;若多支血管有狭窄,则将各支血管狭窄分数相加,即为该患者冠脉病变评分;左主干病变计分加倍.血清雄激素检测脱氢表雄酮和游离睾酮两个指标.脱氢表雄酮和游离睾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同时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CHD组血清脱氢表雄酮、游离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无CHD组(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脱氢表雄酮(OR=0.526;95%CI:0.361~0.768;P<0.01)、游离睾酮(OR=0.995;95%CI:0.991~0.999;P<0.05)为CHD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脱氢表雄酮(t=3.424,P<0.01,r=-0.415)、游离睾酮(t=2.763,P<0.01,r=-0.359)与CH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雄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男性CHD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监测血清雄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CHD病变的程度.
作者:俞根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乙肝病毒HBV是我国流行广泛的病毒之一,目前临床主要依靠乙肝血清免疫检测手段来判断病毒的传染性和预后,PreS1在急性乙肝病毒中早期出现,而HBV-DNA是检测HBV感染及复制的金标准,联合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PreS1与HBV-DNA对乙肝病毒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沈涌海;谢琦;陈岳明;余道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