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喉镜引导咽鼓管插管在中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王春芳;梁凤英;贺红

关键词:中耳疾病, 纤维喉镜, 咽鼓管插管
摘要:咽鼓管是中耳腔与外界的唯一生理通道,一旦阻塞,就可导致中耳疾病的发生.以往间接、直接咽鼓管通气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2002~2005年,我们用导光纤维喉镜引导咽鼓管插管、吸引、通气、注药等方法治疗76例(121耳)中耳疾病患者,治愈率85.1%,报告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无意识障碍脑挫裂伤103例临床分析

    ①目的探讨无意识障碍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②方法对103例无意识障碍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③结果103例无意识障碍脑挫裂伤,全部治愈,无致残和死亡病例.④结论无意识障碍脑挫裂伤患者大多病灶范围较小、局限,即使并发颅内血肿,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恢复也满意.

    作者:林林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探讨

    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质是医院形象的集中反映.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建设的灵魂工程,是医院外树形象、内抓质量的前提保证,也是医院占领医疗市场,增强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医德医风建设正是许多医院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卫生系统医德医风的好与坏是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作者:刘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快速检测梅毒3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内,在人工培养基或组织培养中不能生长.当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3~6周后,可在患者血清中检出2种抗体,一种是针对螺旋体抗原的抗体,另一种是针对非螺旋体抗原的抗体.梅毒血清学试验根据所用抗原不同可以分为螺旋体(特异性螺旋体试验)和非螺旋体(非特异性类脂质抗原)试验[1].很早以前,美国梅毒玻片法(VDRL)试验就已经应用在该项目检查上.目前的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邻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都是在VDRL的基础上改良的初筛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TP)则是梅毒确诊试验.为了观察对比快速梅毒血清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005年9~12月,对我院门诊100例疑似梅毒患者进行3种检测方法对比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月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褪黑素与心肌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体腺分泌的一种吲哚胺类神经内分泌激素.长期以来,松果体一直被认为是视觉系统的一个退化器官,直到1958年美国耶鲁大学皮肤病学专家Lerner等从牛的松果体中分离提取到能使两栖动物皮肤颜色变浅的物质并命名为褪黑素以来,松果体的功能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显示,MT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生物的昼夜节律、生殖、免疫反应、肿瘤、衰老等均具有调节作用.而M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来研究表明,MT能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对其生理功能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耿晓妍;张作凤;张宇新;邱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纤维喉镜引导咽鼓管插管在中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咽鼓管是中耳腔与外界的唯一生理通道,一旦阻塞,就可导致中耳疾病的发生.以往间接、直接咽鼓管通气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2002~2005年,我们用导光纤维喉镜引导咽鼓管插管、吸引、通气、注药等方法治疗76例(121耳)中耳疾病患者,治愈率85.1%,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芳;梁凤英;贺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社区对脑卒中高危因素人群进行干预的意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明显加剧,老年人的比例增加及脑卒中患者(脑血栓或脑出血)的年龄趋于年轻化,脑卒中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我院社区医疗部自1997年开始,对辖区内脑卒中患者和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干预,以期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和改善预后,报告如下.

    作者:杨彦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到目前为止,在人体中检测出的微量元素已达50余种.其中,已经确认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种,它们是铁、铜、锌、锰、硒、铬、碘、钴、钼、氟、镍、锡、硅、钒.微量元素是相对于常量元素而言的,虽然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极低,每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小于0.01%,但在生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却极大,而且它们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摄入.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复杂,它们的特异生理机能除与元素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摄入方式以及元素的浓度有关.研究表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只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才能发挥有益的作用,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给人体造成危害.

    作者:薛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RI、CT和USG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①目的评估临床超声(USG)、CT及磁共振(MRI)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将4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的MRI、CT和US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各自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进行比较.③结果卵巢恶性肿瘤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MRI、CT和USG分别91.30%/88.23%/73.52%,92.31%/90.48%/72.73%和91.76%/87.5%/73.21%.MRI、CT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CT、USC之间差异较大.对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准确性,MRI、CT和USG分别为82.23%、79.91%和56.3%,MRI、CT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CT和USG之间差异较显著.④结论USG可作为一种无创伤、可重复的方法,对卵巢恶性肿瘤进行早期诊断,但因受肠道气体干扰,应用受到限制;CT图像整体观强,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小、范围及其内部结构,明确肿瘤的性质.MRI能多轴位清晰显示病灶及侵犯范围与途径,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赵英华;曹晓焱;刘运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提高中学教师忠诚度方法的探讨

    中学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而中学教师的忠诚度与否是中级学校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目前,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传统的中学用人制度正逐步走向合同制,中学教师流动的合理性、合法性正逐步被全社会所认可.中学教师在这种背景下离职,一方面,会给其它中学带来新鲜血液和活力.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在职教师的忠诚度.这就要求中学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学教师的忠诚度.

    作者:于建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士长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无疑对护理管理者是一个新的挑战.护士长作为基层的管理者,为有效回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坚;王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保留Latarjet神经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51例分析

    ①目的探讨保留Latarjet神经门奇断流手术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②方法回顾性分析该术式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再出血、食后腹胀、腹泻等并发症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传统术式进行比较,其中包括门奇断流术55例,门奇断流加行幽门成型术37例.③结果术后再出血、食后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术式(P<0.05).④结论保留Latarjet神经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患者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费阳;李基业;王世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生化汤加味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药物流产因其方便、痛苦小已成为许多妇女终止妊娠的首选方法,但药物流产后往往出现长时间阴道流血(超过2周),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梗阻、继发性不孕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我们采用生化汤加味预防、治疗药物流产后长时间阴道流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柴丽萍;王明芳;马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米托蒽醌、足叶乙甙与阿糖胞苷联合治疗复发性与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大剂量合理的联合化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早期强化治疗,新药物的不断发现,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缓解率已达到70%~80%,但仍有部分患者经化疗后未缓解或缓解后又复发(即复发性与难治性),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仍然是ALL治疗的难点之一.2000~2005年,我们应用米托蒽醌(MIT)、足叶乙甙(VP-16)、阿糖胞苷(Ara-C)联合组成MEA方案治疗复发与难治性ALL患者30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梅;袁红;黄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或器官间质当中.1867年[1],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n推测骨髓和血液中存在能向非造血系统分化的干细胞,1968年,Friededstein首次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证据,证明在骨髓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由于它能分化成骨髓基质等多种间充质组织,故将其命名为MSCs.人们发现骨髓中MSCs的数量丰富,近年来,也有从骨膜、肌腱和胎儿脐带血等组织中分离出MSCs的报道.随着细胞移植的发展,MSCs因其具有多向分化能力,逐渐成为细胞移植的一种可行性供体,与骨髓相比,脐血取材方便,且细胞数量多.本文对源于脐血的MSCs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丹;秦书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骨折愈合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初由牛脑垂体和脑组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因其能促进3T3细胞的分裂而得名[1].现已证实,bFGF是一种多功能、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也是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的生长刺激剂,在血管形成、促进创伤愈合与组织修复、促进组织再生、软骨和骨的形成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作者:张立强;张松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光谱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300例

    目前治疗宫颈糜烂方法很多,但疗效都不太理想.1999年7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妇科光谱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300例,疗效较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马向华;李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现状与治疗策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我国常见的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之一,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伴行静脉和浅表静脉也常累及.病理变化为血管壁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伴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后肢端发生坏疽、溃疡[1].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群;胡骥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58例可疑癫痫患者动态脑电图分析

    癫痫患者的脑电图(EEG)主要表现为爆发性的电活动,其爆发的间隙多数为正常节律,根据患者的发作病史和脑电图检查,典型的发作在临床上诊断并不难,由于癫痫的发作类型可以各异,常规脑电图的描记时间20~30分钟,痫样放电的阳性发现率为30%~40%[1],因此,对癫痫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2000年3月~2005年4月,我们对158例临床怀疑为癫痫发作的患者在常规脑电图检查中没有明确的痫样放电,又进行了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观察患者在1天内的活动、休息和睡眠状态时的脑电活动状况,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斌;贺雯;银芳梅;吴凤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松弛与想象训练在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

    气功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在很多领域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民族瑰宝已逐步渗透到体育教学领域之中[2].我们在篮球教学中充分运用气功的松弛功能以及意守、暗示法等来指导学生掌握、运用及改进篮球运动技巧.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与分析,实践证明,松弛与想象练习可以改善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单独的松弛或单独的想象益处不明显,而通过气功的想象练习,将松弛与想象完美地结合,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动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卢绍群;黄腊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母血三联指标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和染色体异常的研究

    ①目的探讨检测孕娠中期母血清三联指标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和游离雌三醇(μE3),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②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18例孕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签定协议书)进行超声及血清标记物筛查,总计筛查96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Freeβ-hCG和μE3水平,用随机中文筛查软件计算风险值,对高风险孕妇再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并给予确诊.随访所有孕妇至胎儿出生.③结果96例孕妇中,有高危因素者22例,筛查出4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但羊水细胞核型均为正常,其中3例已经分娩,无异常胎儿.未筛查的422例孕妇中,发生死胎1例,新生儿先天性直肠阴道瘘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④结论广泛宣传并开展胎儿神经管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可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率.

    作者:侯灵彤;陈昭;韩向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