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拉克索减缓早期帕金森病的进程

刘萍;边强

关键词:普拉克索, 早期帕金森病
摘要: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过敏性鼻炎治疗药 地洛他定(desloratadine)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Mylan成为美国第二家非专利紫杉醇生产公司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用于基因治疗和DNA疫苗的质粒DNA下游技术

    基因治疗是将核酸导入人体细胞来改变基因组成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战略.核酸是一种编码治疗性蛋白、破坏性蛋白或标记蛋白的双链DNA;它也可以是结合到宿主细胞靶序列上的反义RNA或单链DNA,通过阻滞mRNA或基因启动子来抑制基因的表达.第一个基因治疗产品一问世,很快便得到市场认可,预计该类产品的销售额到2010年将超过450亿美元.

    作者:唐青涛;余若黔;戴经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抗凝剂的出血并发症

    众所周知,抗凝剂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复习文献,旨在讨论口服抗凝剂或肝素病人的出血发生率,以及引起出血倾向的临床与实验室危险因素.重点讨论大出血和致命性出血.

    作者:胡发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STRAP可能成为癌症化疗的新靶点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001年上半年OTC药物市场

    根据日本社会调查研究所调查报道,2001年上半年,日本OTC药物市场销售额达到了6209亿日元.与2000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增长了0.8%.总体而言,2001年上半年日本OTC药物市场口服液销售良好,但小包装口服液的销售不佳.

    作者:叶惠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剂量多巴胺对早期肾功能不全的影响

    作者:李春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地西他滨可能解决癌症的抗药性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小分子抑制剂

    酪氨酸激酶(TK)和酪氨酸磷酸酶是调节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所必需的酶.TK分为两类:非跨膜和跨膜生长因子受体TK(RTK),非跨膜或非受体TK有其内在的激酶活性,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参与各种信号途径.非受体TK可分为多个亚群,大的亚群为src家族,包括src,Ick,Iyn,yes,fyn,fgr,hck,blk等.其它非受体TK家族包括abl,jak,fak,syk,zap和csk.这些酶均为新药开发的靶点,本文对此作一重点介绍.

    作者:王钢莲;陈本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面临障碍的非专利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通常指应用生物技术,由活的生物体制备的药物.与化学药品相比,它们往往具有十分复杂的分子结构,因此连续大规模生产并保证产品纯度有一定难度.

    作者:黄东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Novogen 的抗癌药phenoxodiol口服制剂进入临床研究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抗HIV/AIDS药 Kaletra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Valtrex获美国许可用于短程疱疹治疗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吸入型胰岛素Exubera即将上市

    作者:庄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普拉克索减缓早期帕金森病的进程

    作者:刘萍;边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性传播疾病新的治疗和诊断药市场不断增大

    性传播疾病(STD)是美国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现已鉴定出20多种STD,每年感染1300多万人.在美国STD的年综合费用估计超过100~180亿美元,且许多产品可用于其它疾病的治疗.STD新的治疗和诊断药市场可分为12大类: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病、软下疳、衣原体病、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疣、淋病、乙肝、HIV/AIDS、阴虱病、梅毒和毛滴虫病.

    作者:钟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药物研发竞争激烈

    作者:王宇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洛伐他汀缓释制剂的新研究

    作者:傅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001年FDA批准新药和新生物制品

    美国FDA 2001年共批准了24个新药和8个新生物制品.根据Tufts中心的研究数据,批准的每一个新药平均研发费用为8.02亿美元.在过去的10年中,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已经增长了250%.这一数字反映出如今新药研发必须依靠更多的研究和更大规模更完善的临床试验,也反映出各公司正在对付许多难治性疾病,如脓毒症、艾滋病和老年痴呆症.2001年,以研发为基础的制药公司在新药开发上共投入了303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16.6%.

    作者:黄东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皮给药系统中前药应用的研究进展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system,TDS)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经皮给药系统可以避免胃肠道及肝脏的首过效应而直接进入血流,并且药物的吸收速率变化较小,更有利于保持血药水平相对稳定,增加了药物体内过程的预见性,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朱辉;成志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