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抑制剂子囊霉素及其衍生物

俞振良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子囊霉素, 吸水链霉菌, 他克莫司, 生物活性, 大环内酯, 类似物, 类结构, 抗真菌, 抗生素, 土壤
摘要:子囊霉素(ascomycin)为23碳的大环内酯类结构,30多年前从含有吸水链霉菌(KK317)的土壤中分得.以往只知道它具有抗真菌和抗生素活性;直到1987年发现了类似物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1),才推动了对子囊霉素性质和生物活性的认识.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肠道生态学的影响

    众所周知,使用抗菌药物易引起正常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学平衡的紊乱.抗菌药物可产生以下一系列与正常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潜在不良反应.首先是正常微生物群中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发展.其次是已经存在的微生物如酵母菌的过度生长,在免疫功能受损病人中引起全身感染;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可引起腹泻和(或)假膜性结肠炎.第三是抗定居能力的下降,宿主阻止新的潜在病原菌在正常菌群中移生的能力.抗菌药物对正常菌群作用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口服药物的吸收不完全.吸收差的药物能以活性形式到达肠道,进而破坏易受影响的微生物并改变生态平衡.本文报道有关喹诺酮类药物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作者:仲兆金;刘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地高辛和胺碘酮与其它药物间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刘萍;边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κ激动剂的早期临床研究结果有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四羟黄酮治疗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四羟黄酮(毛地黄酮,luteolin)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中国大多以间苯三酚或橙皮甙为原料经半合成制成.一些早期临床研究证实,四羟黄酮具有抗炎、解痉、免疫调节等作用,可用于支气管炎的治疗.四羟黄酮的某些药理作用与传统药物不同,因此,可能发展成为新的支气管炎治疗药.

    作者:程齐俭;邓伟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tezosentan治疗心衰有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免疫抑制剂子囊霉素及其衍生物

    子囊霉素(ascomycin)为23碳的大环内酯类结构,30多年前从含有吸水链霉菌(KK317)的土壤中分得.以往只知道它具有抗真菌和抗生素活性;直到1987年发现了类似物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1),才推动了对子囊霉素性质和生物活性的认识.

    作者:俞振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进展

    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治疗肿瘤的新途径,本文对该领域近年来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邓勇;沈怡;钟裕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可调式静脉输注系统的现状与展望

    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日趋普及,新型仪器设备不断涌现.可调式静脉输注系统(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就是将数字化计算与传统静脉滴注相结合的产物.所谓TCI就是根据药物治疗所需浓度的期望值来自动调节给药速率的计算机控制静脉输注系统,其目的是提供平稳、可精确控制的血药浓度.

    作者:翁伟宇;徐惠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双氯芬酸用于偏头痛初探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双氯芬酸盐是一种能强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解热镇痛剂.作为口服后快速起效的速释片,双氯芬酸钾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发展,本品可用于治疗剧烈疼痛(如原发性痛经和牙痛),用于剧烈偏头痛的治疗也已得到确认.

    作者:沈华;张静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型藻酸凝胶创伤敷贴材料的开发

    藻酸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物质,因其具有高吸水性,易制成柔软而坚韧的凝胶,自古以来就作为止血和创伤敷贴材料使用.目前,以藻酸为主成分的凝胶几乎都是以钙等2价金属离子作为交联剂.

    作者:蔡千华;赖树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环状肽催产素竞争性拮抗剂保胎药阿托西班(atosiban)

    1商品名Tractocile2化学名1-(3-巯基丙酸)-2-(O-乙基-D-酪氨酸)-4-L-苏氨酸-8-L-鸟氨酸催产素3开发与上市厂商(荷兰)Ferring公司研制,2000年3月在奥地利首次上市.

    作者:庄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活性物质表现欠佳的2000年

    在2000年,全球范围内新活性物质(NAS)上市的数量创了20年的新低--仅仅38个.截至2000年第3季度末,只有20个NAS上市.但在后儿个月中,这个数字一下达到了38个.这个数字仅仅比1979年的32个多出了6个,比1999年的46个少了8个.38个NAS中,有3个是某一外消旋药物的单一同分异构体,即左西孟旦(Simdax),左乙拉西坦(Keppra),左布比卡因(Chirocaine).此外,AstraZeneca公司的esomeprazole(Nexium)是奥美拉唑(Prilosec/Losec)的后续产品,作为一个NAS,将有机会成为一个重磅炸弹级产品.

    作者:黄东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治疗紫癜的Hematrol获得FDA罕用药物身份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国际医药界兼并新技术小型制药企业升级

    近年来大型的国际制药企业的兼并基本已告一段落,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巨型的制药企业.默克公司由于兼并了Medco公司,2000年的销售达到404亿美元,新崛起的巨型企业包括葛兰素史克公司、辉瑞公司(兼并了华纳-兰勃特公司).安万特公司、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诺华公司等.在欧洲,赛诺菲公司和圣特拉堡公司兼并后,也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作者:袁松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Avicor具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力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直肠给药制剂的研究现状

    抗菌药物通常用口服或注射方式给药.但当口服给药不能耐受如出现恶心、呕吐或胃痛;或病人不配合或丧失意识;或静脉注射有困难如对儿童或某些监护病房病人需使用多种药物而可供注射的静脉却有限的情况下;以及对于非住院病人反复肌肉注射引起难以接受的疼痛时,直肠给药提供了另一种方便的给药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人体直肠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直肠给药的吸收机理、吸收促进剂的研究动态、以及若干抗菌药物直肠给药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作者:马慕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侵入性曲霉病的药物治疗

    侵入性曲霉病的后果与早期诊断、冲击性治疗及免疫抑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移植病人逐渐停止免疫抑制治疗及纠正血液疾病中的粒细胞减少均是现代治疗的基础.抗真菌治疗的主要目的只是维持病人的生命,直至宿主免疫力恢复.过去40多年来,两性霉素B是曲霉菌感染中应用广泛的抗真菌药物.一些新药如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新型脂质体包封制剂已进入市场.

    作者:郑方算;黄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非甾体抗炎药诱发胃肠并发症的防治

    对非甾体抗炎药诱发胃肠并发症的机理及临床如何应用药物去预防治疗,本文作了全面综述.

    作者:谢以若;陈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FDA放慢新药审批速度

    美国FDA新药审批的速度正在变慢,这使得药品制造商十分不满,甚至给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股票走势带来了麻烦.

    作者:黄东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正由于Smith 率先在1985年将外源基因插入丝状噬菌体f1的外壳蛋白基因Ⅲ区,才使目的基因编码的多肽呈现在噬菌体表面,从而建立了噬菌体表面呈现状技术[1].

    作者:袁进;赵树进;龙启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主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