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清。饮食是与痤疮发生有关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但与痤疮的关系多年来颇受争议。本文从体重、甜食、牛奶、油脂及其他饮食等几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在饮食与痤疮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为皮肤科医生及患者在痤疮的正确防治上提供临床诊疗依据。
作者:鞠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乙醛酸甲酯与R(+)-α-甲基苄胺缩合、与环戊二烯通过aza-Diels–Alder反应,产物经氢化、上Boc保护、水解、缩合得到苯并咪唑衍生物,继续与联硼酸频哪醇酯反应得到雷迪帕韦关键中间体:(1R,3S,4S)-3-[6-(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环戊硼烷-2-基)-1H-苯并咪唑-2-基]-2-氮杂双环[2.2.1]庚烷-2-羧酸叔丁酯,总收率40.6%(以乙醛酸甲酯计),关键中间体经过三步反应得到雷迪帕韦丙酮合物,纯度99.7%,ee值达100%。
作者:赵聿秋;孙光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erpin B1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骨化三醇组在常规培养的HaCaT细胞中加入骨化三醇,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无血清培养基,避光培养48 h后采用反复冻融法提取细胞全蛋白,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法进行分离,并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分析蛋白表达的差异,同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蛋白鉴定。serpin B1的表达上调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blotting法予以验证。通过RNA干扰实验、噻唑蓝实验和流式细胞法分析serpin B1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骨化三醇组的serpin B1表达上调。骨化三醇在1×10-9~1×10-6mol/L浓度时能抑制HaCaT细胞增殖。干扰serpin B1可促进HaCaT细胞增殖,且使骨化三醇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骨化三醇可上调HaCaT细胞中的serpin B1表达,这可能在骨化三醇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慧;郭志丽;顾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HPLC检测采用Sepax HP-C18柱、以0.1%的高氯酸水溶液-甲醇(9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25℃。结果:6个有关物质能较好地分离,专属性、线性、定量限、检测限、校正因子、系统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该方法可将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中的乙酰谷酰胺与6个有关物质完全分离。
作者:王燕;钱伟钢;厉昌卫;徐菁华;孙东艳;周华娜;王雪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中严重性和危害性较大的主要病种,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居高不下,流行因素难以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就目前梅毒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的现状,指出梅毒诊断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作者:乐嘉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对上海药品带量采购的主要做法尤其是突出的亮点比如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采购结算流通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上海药品带量采购真正实现了招采合一、带量采购,降价效果显著,有利于推动我国医药产业优化升级,鼓励生产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扶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实现医药分开,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并避免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发生;有利于触发和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短期内无法扩大推广、影响医院的现金流、对医保的资金垫付能力和支付方式的改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上海带量采购采取渐进方式开展和推进的同时也需要三医联动同步配套实施。
作者:武奇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2006年与2014年我院收治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一般资料、主要用药、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06年和2014年全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006年组(n=96例)和2014年组(n =722例),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结果:2014年组与2006年组相比,合并吸烟史、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螺内酯应用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比例升高,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比率下降,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及发病到就诊时间、住院天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吸烟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升高关系密切。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知识仍然缺乏,医生对RAAS抑制剂重视程度不够。
作者:郭道通;王彦富;孙丰年;张慧玲;李清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通知,我国于5月1日前全部启用新版无偿献血证。新版无偿献血证保留了原证的无偿献血元素内容,增加了二维码等身份识别信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针对目前急诊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的特点,开设针对中医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时期的医患沟通课程,通过基于中医文化构建急诊和谐医患关系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思想,培养成熟的医患沟通能力,从而培育出优秀的中医人才。
作者:耿赟;方邦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以2则疑难杂症的治疗为例,总结方邦江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
作者:阿里木江·牙生;方邦江;郭全;孙丽华;耿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快乐是需要分享的,分享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而独自快乐,快乐也不会长久。这句话用在医生身上不仅体现为快乐,甚至关乎病人的生死。医生是医疗行业的“主力军”。当这个“主力军”没有“战斗力”,或者说打不起精神,医疗行业就会出现萎靡不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后果的诊疗过程,只有医生心情舒畅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让医生快乐起来,需要很多因素作为后盾支持,但本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尤为重要。本期封面人物,我们专访了著名皮肤病专家、《上海医药》杂志编委乐嘉豫教授。他有着快乐的姓氏和性格,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忙碌、辛苦,但从医60多年来他将这份快乐持续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用他精湛的医术让千家万户找回快乐。
作者:肇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系统评价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免疫血清学标志物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白介素(interleukin, IL)-4、IL-17、IL-23、IL-6、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完整检索7个数据库中的近30年相关文献,纳入17篇文献,共包括768例受试者(443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和325例健康对照者)。评价被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然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免疫血清学标志物水平效应量。结果:总效应量分析结果显示,受试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均数差24.90 pg/ml,95% CI:12.36~37.43)、IL-17水平(均数差28.92 pg/ml,95% CI:17.44~40.40)、IL-23水平(均数差310.60 pg/ml,95% CI:4.96~616.24)和TNF-α水平(均数差19.84 pg/ml,95% CI:13.80~25.87)显著高于对照组, IL-4水平(均数差-13.5 pg/ml,95% CI:-17.74~-9.26)和IL-10水平(均数差-10.33 pg/ml,95% CI:-12.03~-8.63)显著低于对照组,IL-6水平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血清IFN-γ、IL-17、IL-23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IL-4和IL-10水平显著降低。该结论尚需得到高质量、大样本量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作者:李欣;肖青青;李福伦;徐蓉;范斌;彭世光;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使用单纯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与再联合中、低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2013年间收治的5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先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然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单纯外用0.05%丙酸卤米松乳膏(根据皮损范围给予15~60 g/d治疗)组和外用0.05%丙酸卤米松乳膏联合口服中、低剂量泼尼松[轻、中度患者剂量为0.2 mg/(kg·d)、重度患者剂量为0.4 mg/(kg·d)]组。记录患者的每天新发水疱数、疾病控制天数、复发次数、不良反应和死亡率,对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计数、血清白蛋白和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影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在单纯外用组,治疗3周后,患者的每天新发水疱数和血EOS计数明显减少;在联合口服组,治疗2周后,患者的每天新发水疱数即明显减少,血EOS计数在3周后也明显减少。在单纯外用组和联合口服组,患者的血EOS计数与每天新发水疱数都呈正相关性;在联合口服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每天新发水疱数呈负相关性。治疗3周内,联合口服组的疾病控制率远大于单纯外用组;对轻、中度患者,联合口服组的复发率也较单纯外用组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在联合口服组和单纯外用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使用单纯外用糖皮质激素相比,再联合中、低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可较快地控制疾病、降低复发率,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外周血EOS计数和临床症状呈正相关性,故可作为疗效的观察指标;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升高、低龄是疾病严重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牧迟;潘萌;朱海琴;李卫平;叶亚芬;徐静;郑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我院心内科患者发生II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筛选我院心内科自2004年1月—2013年7月间使用肝素抗凝治疗过程中产生II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根据使用肝素后血小板数减少的比例以50%为界,将患者分为明显减少组和未明显减少组。主要分析指标为性别、年龄、肝素制剂、肝素治疗时间、合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肝素前血小板计数、内生肌酐清除率、丙氨酸转氨酶以及谷氨酸转氨酶。结果:131例患者中使用肝素类型为普通肝素(介入手术过程中使用)和低分子肝素,其中血小板明显减少为32例,血小板未明显减少为99例。统计结果显示年龄和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和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可能为II型肝素诱导产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作者:郑煜;王齐兵;李晓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召开专题发新闻发布会,介绍2015年深化医改工作进展和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1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MRI资料,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为单发,共21个病灶均为实质性肿块,平均直径(6.3±1.1)cm,包膜完整清楚呈圆形,边界清晰。T1WI均呈等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或云絮状高信号。增强期肿块强化为明显低信号。所有患者病理结果均未见肿大淋巴结。镜下瘤细胞由成束的短梭形细胞组成,胞质由于含脂质而呈空泡状。结论: MRI影像与OT的病理较为符合,有助于OT术前准确诊断。
作者:许祥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清洁验证中残留物阿哌沙班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Nova-Pak C18(3.9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阿哌沙班在0.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回收率为75.90%,RSD=2.33%(n=1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于清洁验证残留物阿哌沙班的定量分析。
作者:张璇;于庆华;王自远;金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发出《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下称《通知》)称,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待国务院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