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杨宁改进片增加动物冠脉流量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章蕴毅;王锦平;李佩芬;陈滨凌;李端;袁厚亮

关键词:黄杨宁碱, 心律失常, 冠脉流量, 心电图ST段改变
摘要:目的:比较黄杨宁改进片和黄杨宁片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方法:猫经心房直接插管,测量静脉窦的血流量以反映冠脉流量;利用垂体后叶索引起心肌急性缺血,观察黄杨宁改进片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观察黄杨宁改进片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①经胃直接给予黄杨宁改进片4 mg/kg能显著提高猫冠脉流量,其峰值在给药后的min 3,作用维持10 min左右;2 mg/kg黄杨宁改进片对冠脉流量的作用仅在给药后的min 5~8时有显著意义.黄杨宁片4 mg/kg也有作用,其效果虽小于同等剂量的黄杨宁改进片,但无统计学意义;②经胃直接给予黄杨宁片能减少由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ST段抬高.黄杨宁改进片5 mg/kg组在15 s时起效并维持3 min,2.5 mg/kg黄杨宁改进片组和5 mg/kg黄杨宁片在30 s时起效,分别维持2 min和1 min;③经胃直接给予黄杨宁改进片2.5,5 mg/kg和黄杨宁片5 mg/kg均能显著缩短由乌头碱诱发的心率失常持续时间,同等剂量下,黄杨宁改进片缩短心律失常时间与黄杨宁片有显著差异.结论:黄杨宁改进片能增加冠脉流量,对抗垂体后叶索引起的心电图ST段改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与黄杨宁片相比,在同等剂量下,黄杨宁改进片的起效快,作用强.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引起精神症状1例

    [病例]男,84 y.因反复咳嗽、咯痰、喘40余年,加重伴发热1 d于2000年10月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有脑梗死史5 a.查体:体温(t)37.5℃,血压(BP)140/70 mmHg(18.7/9.3 kPa)双肺可闻及较多干啰音及散在中小水泡音,心脏(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WBC

    作者:吴瑾;刘瑞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硝苯地平注射液的实验动物药效学和临床验证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注射液的实验动物药效学并作l临床验证.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犬,单次静脉滴入不同剂量的硝苯地平注射液;120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一组给予硝苯地平注射液4 mg;另一组给予地尔硫注射液50 mg,iv gtt,单次.结果:硝苯地平注射液单次静脉滴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肾性高血压犬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在5 min内产生迅速的降压作用.硝苯地平注射液组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为91.7%,地尔硫注射液组有效率为88.3%,2组的不良反应均能耐受,无因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结论:硝苯地平注射液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作用迅速,是一种可选择的抗急性高血压的制剂.

    作者:陈冠容;黄丽萍;宋红萍;刘忠;平成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依托泊苷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依托泊苷(Vp-16)浓度的方法.方法:以替尼泊苷(VM-26)为内标,采用惠普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以HP Hypersil ODS colLimn(125 mm×4 mm,5μm)为分析柱,前加HP Licrosphere保护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8:52(v/v),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室温25℃.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等处理后进样.结果:色谱峰分离良好,无干扰.线性方程为Y=0.992 1 X+0.048 24,r=1.000;线性范围:0.1~10.0)0μg/ml;检测限:0.1μg/ml.利用本法检测了一例Vp-16 300 mg、氟脲嘧啶1 g、顺铂80 mg的化疗患者血样,合并用药及代谢产物均对Vp-16色谱峰无干扰.结论:本法是一种可靠的、快速灵敏的检测血浆中Vp-16浓度的方法,适用于含Vp-16的化疗方案的监测及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葛勇前;陆国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儿童支气管肺炎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儿科医院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根据wH0建议,将1999年本院全年9~12 y患支气管肺炎儿童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测定药物利用的单位,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病例进行分析,评价抗生素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患儿患病期间以2~3种抗生素药物配伍常见,占78.64%;抗生素费用占总的药物费用66.44%.调查表明我院抗感染用药较为合理.结论:药物经济学研究表明儿童应选用高效、安全、经济的抗感染药物,才能达到佳利用率.

    作者:尹丽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醋柳磺酮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评价醋柳磺酮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服用醋柳磺酮片10 mg,tid,疗效为4 wk,通过临床观察其治疗前后心肌耗氧指数、24 h总缺血时间、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出现缺血型ST段改变时的时间、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和血脂各参数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心肌耗氧指数、24 h总缺血时间明显缩短,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出现缺血型ST段改变时的时间明显延长;治疗前后血脂各参数有明显降低(P<0.05);高脂血症疗效:显效56.4%,有效30.9%,总有效率87.3%,无效12.7%.结论:醋柳磺酮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李稳慧;曾晖;吕建琼;席祖洋;陈勇;庄伟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快速广谱药物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在中毒检测中,药物检测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常见药物的种类高达千种以上,必须采用系统化的检验,才能快速地获得正确的检测结果.因此,一般检验部门都会采用可以同时筛检多种药物的广谱药物检测方法,以期增加效率,减少检测方法的数量.快速广谱药物检测系统(REMIDi HS)是一种广谱的临床药物快速检测系统,可在30 min内对916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在临床、法医等急性中毒诊断中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孙成文;王汉斌;邱泽武;徐水英;孙爱丽;杜书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头孢噻肟钠致急性I型呼吸衰谒1例

    [病例]女,71 y.因咯嗽、咳痰、右侧胸痛不适5d入院,胸部X线报告:右下肺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不清,考虑为肺炎.人院查体:体温(t)37.5℃、脉搏(P)88 beats/min,呼吸(R)20 beats/min,血压(BP)120/80 mmHg(16/10 kPa).一般情况好,意识清楚,呼吸平稳,无缺氧貌,右下肺可闻少许水泡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率(HR)88 beats/main,律齐、心音有力,未闻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给予头孢噻肟钠(浙江永宁制药厂,批号19991020)2.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iv gtt,30 gtt/min.30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寒战,极度呼吸困难,R38 beats/min,BP 120/70 mmHg.口唇、甲床发绀,两肺布满哮鸣音.HR 116 beats/min,律齐,心音低钝.约5 min后出现意识不清.立即给予吸氧4 L/min,停用头孢噻肟钠,予地塞米松20 mg,呋噻米20 mg,iv.10 min后症状无缓解,又给予地塞米松10 mg.急查血气:Pa02 52 mmHg,PaC02 38mmHg,pH 7.36,BE 1.2 mmol/L,HCO3- 23mmol/L,为严重低氧血症.经抢救治疗2 h,患者呼吸平稳、意识清楚、缺氧改善、病情稳定,后未用此药.住院1 wk肺部炎症好转要求出院.出院1 mo再次因肺炎而入院,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30 min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应用同样方法抢救,5 h后病情方稳定,半月后治愈出院.

    作者:李华;赵丽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3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卫生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降低药源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用硫酸庆大霉素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商品名:瑞贝克)及陇马陆胃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消化道溃疡患者虽然取得了满意的治愈率,但单一用药Hp根除率较低,比文献[1]报道略高,联合用药不论治愈率还是Hp根除率均较满意.同时,经过成本-效果分析也显示:联合用药治疗Hp感染的消化道溃疡患者比单一用药更优越.

    作者:张邦升;李伯祥;沈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例心脏原位移植术后环孢素A浓度的监测

    心脏移植(hcart transplantation)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重要疗法,自1967年南非Barnard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以来[1],80年代由于环孢素A(ciclosporin A)的问世[2]、心内膜心肌活检技术的应用、供心保存方法的改进,心脏移植的存活率显著提高.正确地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是关系到心脏移植受者术后能否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而环孢素A药物动力学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明显,故监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对于指导临床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具有重要意义[3].我院1999年内连续进行了2例心脏移植,其中1例患者手术年龄当时为国内大,2例患者至今存活,生活质量良好,均已出院并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术后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环孢素A全血谷浓度,探索环孢素A理想的治疗窗范围.

    作者:金戈;马珂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药物的戒酒硫反应

    [病例] 临床发现9例患者在接受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 sodium,Cef)注射剂治疗期间(1 g,bid或2 g,bid),同时内分泌科发现3例患者接受格列吡嗪片(商品名:美吡哒;glipizide,Gli)治疗期间,均在用药前后饮酒(包括啤酒),虽饮酒量不同,多者250ml,少者不到20 ml,在患者饮酒5~10 min后均不同程度出现反应:首先是面部发热,潮红甚至全身潮红,尤其是面部、颈部、前胸,同时感到头顶部剧烈搏动,个别人面色苍白、严重者出虚汗、虚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视力模糊、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饮酒的多少成正比.在上述情况下,测其血中乙醇浓度,12例患者的血中乙醇含量在46~62mg/L范围内.各例临床资料见表1.

    作者:冯婉玉;蔡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黄杨宁改进片增加动物冠脉流量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目的:比较黄杨宁改进片和黄杨宁片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方法:猫经心房直接插管,测量静脉窦的血流量以反映冠脉流量;利用垂体后叶索引起心肌急性缺血,观察黄杨宁改进片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观察黄杨宁改进片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①经胃直接给予黄杨宁改进片4 mg/kg能显著提高猫冠脉流量,其峰值在给药后的min 3,作用维持10 min左右;2 mg/kg黄杨宁改进片对冠脉流量的作用仅在给药后的min 5~8时有显著意义.黄杨宁片4 mg/kg也有作用,其效果虽小于同等剂量的黄杨宁改进片,但无统计学意义;②经胃直接给予黄杨宁片能减少由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ST段抬高.黄杨宁改进片5 mg/kg组在15 s时起效并维持3 min,2.5 mg/kg黄杨宁改进片组和5 mg/kg黄杨宁片在30 s时起效,分别维持2 min和1 min;③经胃直接给予黄杨宁改进片2.5,5 mg/kg和黄杨宁片5 mg/kg均能显著缩短由乌头碱诱发的心率失常持续时间,同等剂量下,黄杨宁改进片缩短心律失常时间与黄杨宁片有显著差异.结论:黄杨宁改进片能增加冠脉流量,对抗垂体后叶索引起的心电图ST段改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与黄杨宁片相比,在同等剂量下,黄杨宁改进片的起效快,作用强.

    作者:章蕴毅;王锦平;李佩芬;陈滨凌;李端;袁厚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拉司琼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格拉司琼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荧光检测器,色谱柱为Cs柱(4.6 mm×1 50 mm,5 um);流动相为乙腈-0.1 mo1/L醋酸钠pH 4.7(25∶75,v/v),内含10 mmol/L己烷磺酸钠;荧光检测波长:Ex=305 nm、Em=360 nm.血液样品用甲苯一次提取,吹干后残渣用流动相复溶,20 uI进样.结果:格拉司琼血药浓度标准曲线在0.l 56~40 ng/ml间呈线性相关,Y=5.607 2 X-1.437 2(r=0.993 3,rSN=3).低检测限为0.156 ng/m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4.2%;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准确等优点,为该药物的监测与临床药理研究提供了分析方法.

    作者:焦建杰;邓岩;张京玲;娄建石;张才丽;董伟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氟伐他汀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用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氟伐他汀治疗,测定服药前后血脂、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治疗前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浆t-P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而血浆PAI-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经降脂治疗后血浆t-PA含量上升,而血浆PAI-1含量下降,接近正常.结论:氟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改善纤溶系统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蔚;高鸿翔;韩琴琴;童步高;周庭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过敏反应83例分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及肾毒性早已被临床医师所熟悉,但其过敏反应却较易被大家所忽视,为了更深刻地了解这类药物致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危害性.我们对近年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进行了调查研究.1材料与方法查阅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术期刊1994年1月至2000年12月中所报道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过敏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19种期刊中,报道较多的为:<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例,<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2例,<中国乡村医生>6例,<药物流行病学>、<临床误诊误治>、<中国医刊>各5例.

    作者:张永恩;朱永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种新型吸入型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替沃托品

    替沃托品(tiotropium)是一种新型的吸人型长效选择性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已在部份西欧国家临床试用.该药为四季铵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类似溴化异丙托品[1],但前者作用时间持久、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轻微[2].

    作者:陈华良;顾宇彤;蔡映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验证圣@约翰草提取物(neurostan,路优泰)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氟西汀对照、多中心的方法,以单相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的轻中度抑郁发作的抑郁症患者为人选对象.随机分为路优泰组68例,予路优泰300 mg,tid,氟西汀安慰剂,qd;氟西汀组67例,予氟西汀20 mg,qd,路优泰安慰剂,tid.治疗时间均为6wk.疗效评定采用HAMD(1 7项)及HAMA量表.安全性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路优泰组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为83.8%,氟西汀组的有效率为85.0%,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组常见不良反应均较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路优泰组口干的发生率(17.6%)显著低于氟西汀组(35.8%).结论:路优泰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作者:顾牛范;李华芳;舒良;张鸿燕;翁正;马崔;王美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致神志不清2例

    [病例1]男,66 y.神志清楚,患残胃癌肝内转移,因癌性疼痛,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北京萌蒂医药有限公司,批号 9711001,每片30 mg)30 mg,q12h,po.在d 4 8:00服药后,午后起患者处于嗜睡状态,16:00叫不醒患者,测血压(BP)150/80mmHg(19.95/10.6 kPa),呼吸(R)10~12 beats/mm,心率(HR)98 beats/min,考虑肝昏迷.给予精氨酸等治疗后不见好转.17:40 min改为5%葡萄糖注射液+纳洛酮0.8 mg,iv gtt,25 min后,患者神志转清,R 18 beats/min.

    作者:翁孟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致荨麻疹型药疹1例

    [病例]男,8 y.2000年12月18日因咳嗽1wk、发热1 d,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在其单位职工医院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阿奇霉素(商品名:希舒美,海南省海灵制药厂,批号20000083)0.25g,iv gtt,用药后8 h自觉全身瘙痒,随即全身出现皮疹,而来我院诊治.查体:体温(t)37.4℃,脉搏(P)100 beats/min,呼吸(R)20 beats/min、血压(BP)93/62 mmHg(12.4/8.2 kPa).精神可、呼吸平、咽充血、双侧扁挑体Ⅱ.肿大,无脓点.未见黏膜疹、瘀点、瘀斑.

    作者:李凤兰;赵书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与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以α-干扰素为首选[1,2].它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以及使肝脏炎症消散的作用[3].本院l 998年4月至1999年6月间应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recombinant interferon α-1b)与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5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诊断符合北京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定标准[4].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9,女11),年龄21~56 y,平均39.8 y;对照组:26例(男14,女12),年龄18~58y,平均38.2 y.2组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恶心、纳差、腹胀等明显消化道症状者50例,55例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血清ALT、AST升高;30例出现酶疸分离.

    作者:张经良;田桂珍;顾晶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药物治疗学因素概述

    采用药物转运系统将药物有效地转运到机体的病变部位是现代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物在器官或病变组织(靶组织)中的分布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药物向体内诸脏器分布的过程中,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很多,如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pH值、血浆蛋白结合率、器官血液量、膜通透性、组织结合率以及屏障作用等.近年来,随着药剂学及时辰药理学等新学科的发展,制剂因素、给药方案等对药物分布的影响也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我们对影响药物分布的药物治疗学因素作一概述.

    作者:高玮玮;王长虹;孙殿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