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复性异位妊娠的病因及预防

张蕾;刘笑梅

关键词:重复性异位妊娠, 发病因素, 预防措施
摘要: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有:盆腔炎性疾病;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方法;人为干预流产及妊娠次数等.预防措施主要有:减少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保持输卵管通畅;首次异位妊娠的合理治疗;做好计划生育,减少流产的人为干预;加强未成年人的性教育;运用清热、利湿、化瘀中药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如艾灸、拔罐、刮痧、穴位按压、热熨等,安全、简便、疗效显著,易为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研究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缺乏作用机制研究;二、研究设计不够严谨;三、缺乏规范化研究和量效关系研究.

    作者:姜荣荣;徐桂华;陈华;李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天灸疗法临床应用近况

    天灸疗法在近十年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每年不仅各家中医院提供此项疗法,西医院也出现了相应的服务.但不同医院所用的贴服中药成分不同,不同医师所选用的治疗穴位也存在差异,且对于天灸时间、药物选择与剂型规范性、穴位组合、病机辨证以及联合使用也各不相同.现将近十年天灸疗法在临床上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钟敏莹;张朝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贾孟辉治疗痛风经验

    贾孟辉主任医师根据痛风发生的原因和分型特征,对痛风病先定其疼痛部位、辨清其疼痛缓急,再辨疼痛的部位所属经络管辖,再根据痛风的病因和证候类型辨证论治.贾主任多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痛风:①用“经络搭桥法”,针刺患者疼痛部位以止痛.留针期间一般不行针.②疼痛不能完全消除时给予双耳耳穴压药.③通过对患者总体的辨证分析拟出内服方和外治热敷方.④通过辨证论治给予穴位敷贴或压痛点穴位敷贴.⑤如当天治疗后疼痛再次发作时给予穴位注射临床应用时多灵活进行,不拘泥以上所列顺序.

    作者:刘耀龙;邓淑英;王佩佩;贾孟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汤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骨肽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体征变化及X线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安全、稳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止嗽散化裁治疗感冒后咳嗽63例

    目的:观察止嗽散化裁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感冒后咳嗽门诊患者均以止嗽散为主方治疗并随证加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63例中,显效37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止嗽散化裁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确切.

    作者:张暮盈;高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关幼波治疗慢性肝病经验

    通过对肝病名家关幼波有关慢性肝病治疗经验的仔细分析,归纳总结其证治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其治疗肝病主要的学术思想为:①注重扶正祛邪,调理气血;②调理中州,稍佐祛邪;③活血化瘀治则贯穿治疗的始终;④扶正为主,辅以清热解毒.

    作者:吕嫒嫒;薛博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从肾阴虚论治泄泻

    言及泄泻,或从寒湿热邪,或从气虚、阳虚、气郁等论治者从肾阴虚论治泄泻者较少,然临床上久泄伤及肾阴亦不少见,久泄者多虚,当以扶正为主,虽气虚、阳虚者多见,但亦不乏阴虚者.临床上应于复杂多变的症状中把握辨证关键,识别病机,方能正确施治.

    作者:徐春霞;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郭立中运用温阳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

    以扶阳学术思想为立法依据,运用温阳泄浊法所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案一例,疗效可观,期以为此临床重症的中医诊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李安娜;陈玉洁;刘宇;徐滢;郭灵龙;郭立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独活寄生汤在骨伤科的运用

    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气血、益肝肾的治疗功效,是临床上治疗痹证的代表方,近年来在多系统、多脏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以在骨伤科的使用为广泛,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为了探究其治疗作用的机理,中外学者在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以及改善循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顾程泷;朱艳伟;孙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4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孕三烯酮胶囊,2.5 mg,2次/周,口服,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如有感染者可加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则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再口服痛经1号方)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对比.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分别为82.50%和3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53.03%和16.33%.两组在症状评分方面均明显降低,子宫体积均变小,痛经时间均缩短,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有效率和痊愈率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5a后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且毒副作用较治疗组小(P<0.05).结论:痛经1号方联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的疗效,有减轻患者痛经、降低患者子宫体积及降低患者证候积分的作用,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作者:宋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丁书文治疗高脂血症经验

    丁书文教授认为气虚血瘀、痰湿阻滞、脾肾阳虚、瘀水互结为高脂血症的主要病机,在治疗中应病证结合,全面调理,异病同治,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云善超;李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复方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

    幽门螺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的一种,常出现于人体口腔和胃黏膜中,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药复方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时,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具有副作用小,灵活性大,复发率小等优势.

    作者:谢静芳;金小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七活血化瘀作用析要

    目的:探讨三七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重点对三七活血化瘀功效在各种相关疾病的应用以及机理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三七及其提取物具有消肿散痈、降血压、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脂、促进细胞再生等作用,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崩漏、肝硬化、胃炎、顽固性头痛等疾病的防治.结论:三七作为传统活血化瘀药,广泛应用于各种瘀血证,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鞠颖;廖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金水六君煎治痰新识

    痰饮之病,属阳虚阴盛,运化失常,水饮停积为患.为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所致.饮为阴邪,易伤阳气,治疗虽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祛饮、温阳、温散发汗、温化利水、消补兼施、温清并用等法,但总以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治疗原则.根据这一特点,张景岳提出阴虚亦可生湿,水泛为痰的观点,创立了养阴祛湿法,将金水六君煎运用于临床治疗中,收到了满意疗效.

    作者:盛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曹式丽治疗紫癜性肾炎1例

    紫癜性肾炎多因脾肾本虚,外邪入侵,邪毒入血,迫血妄行,损伤脉络,血溢脉外而致.治疗当先以祛邪为主,邪毒不祛,只顾一味补益脾肾,只会使邪毒瘀阻于体内,无所出,而加重病情.故应先引邪以出路,再佐以少许扶正药物,使祛邪同时不伤正.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行气润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行气润肠汤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5-羟色胺(5-HT)、P物质(SP)、血管活性肽(VIP)的影响.方法:采用结直肠球囊扩张刺激及限水法建立便秘型IBS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行气润肠汤组、福松组,造模成功后第2天起,行气润肠汤组、福松组分别给予中药溶液、福松溶液2 mL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等容量灌胃.每组均连续灌胃14 d.灌胃期间各组大鼠总饮水量均控制在200 mL·d-.实验结束后测结肠组织5-HT、SP、VIP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5-HT、SP、VIP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与模型组比较,行气润肠汤组5-HT、SP、VI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行气润肠汤能降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5-HT、VIP、SP的分泌,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作者:陆迅;叶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以呃逆为主要表现的霉菌性食管炎1例分析

    呃逆是由于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反射性活动,导致呃逆发生的原因以肿瘤、炎症性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笔者应用保护胃黏膜、补液平衡电解质、抗感染、改善循环西药联合养阴和胃中药治疗本病1例,疗效显著.

    作者:杜丽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六味地黄丸组方机理新解

    六味地黄丸以“地黄”作为方名,同时熟地黄在方中用量重,因此历代医家均认为熟地黄为方中君药.但是对于臣药、佐药、使药历代医家有不同看法:山茱萸、山药为臣药,茯苓、牡丹皮为佐药,泽泻为使药;山药、山茱萸为佐药,茯苓、牡丹皮、泽泻为使药.本文还探讨了六味地黄丸中多种药物配伍关系:熟地黄与山茱萸;熟地黄与泽泻;熟地黄与牡丹皮;茯苓与泽泻;山茱萸与牡丹皮;山药与山茱萸的配伍机理.

    作者:李慧平;年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作为唯一可用于妊娠妇女的B级核苷类似物,具有“双达标”作用,能强有效的抑制HBV-DNA的复制,较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改善患者肝脏组织损伤,使病情得到好转.其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横纹肌溶解,也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疾病及呼吸道炎症.采用中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中药联合核苷类似物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抗肝纤维化.增强替比夫定的抗病毒疗效,使乙肝病毒转阴周期缩短;增加HbeAg血清转换率;减少替比夫定对患者的副反应;减缓替比夫定的耐药率,以使替比夫定的疗效发挥到大.

    作者:张富永;陈建杰;陈逸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马鸿斌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

    马鸿斌主任医师治疗肾病综合征,认为应健脾为先,病性为本虚标实,而以本虚为主,当辨清病因,标本兼顾,尤其对肾病综合征初期的患者,不能仅针对其标证单纯清热,更应该注重其脏腑本虚的特性,而加重温补的药物,方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焕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