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群锋;朱劲松;陈志洁;戴宇红;鲍彤
目的 观察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皮支为血管蒂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的范围为5 cm×10 cm ~7 cm×14 cm.结果 19例术后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一期修复后外观、功能均达到优良,供区恢复良好.结论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皮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是一种血供可靠、切取范围大、部位隐蔽、可带肌肉的皮瓣,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永坚;范腾飞;孙亚非;黄自理;杨平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早期肺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随机将72只成年SD大鼠分为九组,每组8只,包括假手术组(NC组)、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ex组),其中SAP组和Dex组分别分为四个亚组,包括:30 min组、60 min组、120 min组、360 min组;SAP组均经胰胆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溶液,Dex组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右旋美托咪啶1μg/kg尾静脉持续输注.于相应时间点剖杀大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组织含水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SP-A浓度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果 制模成功后,SAP组肺组织中NF-κB表达增强,血清中SP-A浓度增多,同时肺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组织含水量及MPO活性逐渐升高.Dex组较SAP组损伤程度减轻,NF-κB表达减弱并在120、360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浓度降低并在60、120、360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可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张佳雷;韩元福;张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00例,按照术式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移植术和对照组100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移植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鄢陵县中心医院就诊的异位妊娠的患者159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采用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杀胚术配合甲氨蝶呤(MTX)单次肌肉注射,B组患者给予MTX单次肌肉注射,C组患者给予小剂量MTX连续肌肉注射,三组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7、14 d后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率.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β-HCG下降率高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有效率、血β-HCG下降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单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好,操作更加简单,风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Se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简称SchatzkerⅥ型骨折患者)使用单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或单纯内侧T型钢板固定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9例SchatzkerⅥ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29例患者均采用单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或单纯内侧T型钢板固定,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对单侧钢板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术后5~14个月的随访期间内,29例患者的骨折症状均临床愈合,其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3.5周,术后骨折处的对位与对线状况均较为良好,患处关节面平整且患者的膝功能均恢复正常,未见明显复位丢失.依照HSS的膝关节评价标准进行评分,优秀14例,良好12例,显效3例,总有效治愈率为89.66%.结论 对SchatzkerⅥ型骨折患者采用单侧钢板治疗法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56例血流感染组和56非血流感染组分别取血做血培养和降钙素原检测,以SPSS 19.0软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获得佳诊断点.计算血培养、PCT、血培养联合PCT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血培养单检的敏感性为35.7%,特异性为92.9%,血培养诊断符合率为64.3%.PCT的ROC曲线诊断标准选择为0.74 ng/ml处的约登指数大,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83.9%.以血培养和PCT任意一项阳性为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8.2%.如以血培养和PCT同时阳性为诊断标准,特异性为96.4%.结论 PCT是灵敏、快速的血流感染早期诊断指标,PCT联合血培养结果分析能提高诊断血流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刘建侠;张艳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处理烧伤整形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4例烧伤整形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整形方法(复合皮移植术),对两组整形效果、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在处理烧伤整形应用中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庆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比较术后两组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0.20%)高于对照组(6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能有效矫正膝关节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术方案.
作者:刘鸿;罗勇;粱轶;范贵富;徐相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5%、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且对改善心肌酶谱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9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并比较其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满意率分别是8.33%vs 27.1%,95.83% vs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关凯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检测(PCT)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武汉市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接诊的8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实验室血清PCT检测,结果显示病毒组患者的血清PCT阴性率为73.33%,阳性率为26.67%;细菌组患者的血清PCT阴性率为32.14%,阳性率为67.86%.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检测患者的血清PCT值,可用于鉴别感染类型、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明;张明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穿刺髓核摘除术(PEL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120例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PELD治疗,研究组60例联合应用PELD和臭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上升,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PEL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进一步促进髓核的固化,减少复发,提高椎间盘内压的下降效果,促进神经根水肿粘连的改善,进而明显减轻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
作者:李峰;唐接福;曾捷;周邵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碘海醇上消化道造影在胃十二指肠手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患者,术后第4天或第5天口服或经胃管营养管注入适量的碘海醇或碘海醇稀释液,对胃肠蠕动情况、有无吻合口漏、有无狭窄、胃管营养管深度位置等透视观察并摄片.结果 本研究8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患者应用碘海醇造影后,胃肠道、吻合口情况、胃管营养管均显示清晰.80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出现漏1例,毕Ⅰ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毕Ⅱ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1例毕Ⅰ胃大部切除术所放置的胃管有移动致深度不.够,未通过吻合口,1例毕Ⅱ胃大部切除术所放置的营养管在输出袢出现折返情况.结论 碘海醇消化道造影能够较好地反应胃十二指肠术后胃肠道功能情况,特别对于胃肠蠕动、有无吻合口漏、有无狭窄、胃管营养管深度位置能较好地显示.造影方法简单,检查范围全面,诊断结果可靠,利于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容易接受,是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后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邹文贵;袁之翔;何飞宏;吕孟;张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在治疗颈静脉孔肿瘤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15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15例肿瘤均经手术治疗,其中8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0例,脑膜瘤4例,颈静脉球瘤1例;术后7例患者出现后组颅神经损害,2例出现皮下积液.术后随访未见有肿瘤复发.结论 远外侧入路可以直接充分暴露颈静脉孔区,小程度减少对脑干小脑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牵拉和干扰,大程度切除肿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钟文军;全伟;曹志恺;陈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短波并紫外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咳及预防感染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短波并紫外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肺功能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经过20 d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检测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短波联合紫外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同时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加速气道和肺内炎症的消失,可作为重要的辅助疗法.
作者:魏秀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摄X光片,检测椎体高度以及成角段Cobb's角变化,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无内固定失效患者,脊柱生理弧度恢复满意,胸腰椎高度和后凸矫正度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痛均明显改善,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陈建伟;黄立新;刁华海;苏伟;殷允华;徐杰;辛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工作中提高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对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征并对惠儿痰液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90例患儿取标本124份送检,检出菌117株,阳性率为94.4%,其中革兰阴性菌82株(70.1%);革兰阳性菌23株(19.7%);真菌12株(10.3%).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并且对临床常用药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等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性多、发病复杂,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对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王锦;季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TACE)联合瘤体内碘油药物注射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原发性肝癌TACE后1个月内在局部麻醉下行CT引导瘤体内碘油药物注射治疗,并在治疗后1个月后采用多期增强CT评估肿瘤是否被碘油充填,没有完全充填的立即继续上述联合治疗,较大肿瘤经过三次联合治疗后,再次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1~3次联合治疗后,完全碘油充填率达90.6% (48/53),肿瘤碘油不完全充填率9.4%.肿瘤大径在50 mm以下者完全碘油充填率97.22% (35/36);大径超过50 mm的完全充填率76.47% (13/17).1年内无患者死亡,5例存活1年占9.43%,9例存活2年占17.00%,23例存活3年占43.40%,9例存活4年占16.98%,7例存活超过5年占13.21%;累计生存率:1年100%,2年90.57%,3年73.58%,4年30.19%,5年13.21%,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瘤体内碘油药物注射是对原发性肝癌的有效、微创、恢复快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民;郑爱花;魏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为其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4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年,观察术后感染、创口愈合、骨折愈合等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术后在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1周及1年后在关节内翻角度和后倾角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术式治疗,可充分暴露关节面,手术视野清晰,术后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可在后期进一步研究.
作者:邓利辉;曾跃林;谭海涛;杨明;左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给予止痛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67,P<0.05).结论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缩短病程的作用.
作者:武水斗;伊书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