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OG1在 CD117/CD34阴性的 GIST 中的应用价值

彭晓峰;余志金;许岸高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DOG1
摘要:目的:探讨 DOG1在 CD117/ CD34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72例 GIST 和9例胃肠外 GIST 中 DOG1、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17在 GIST 和胃肠外 GIST中表达率分别为88.9%和77.8%,CD34在 GIST 和胃肠外 GIST 中表达率分别为72.2%和44.4%,而 DOG1在 GIST 和胃肠外 GIST 中表达率分别为93.0%和100%。8例 CD117阴性病例中,DOG1阳性表达率为37.5%(3/8)。DOG1和CD117阳性表达率在各风险程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DOG1在诊断 GIST 中与CD117、CD34有一定互补性,在 GIST 的诊断、鉴别诊断工作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抗体。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叶酸代谢基因 MTHFR 及 MTRR 多态性与河南地区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在河南地区育龄妇女的分布情况,探索其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合并症的423名孕妇(对照组)和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就诊的378名妇女(观察组),采用 PCR 荧光探针法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A1298C 位点及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基因(MTRR)A566G 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观察组 MTHFR 677位点携带突变 T 基因、MTHFR 1298位点携带突变 C 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MTR 566位点携带 G 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当有两个基因位点同时发生突变时,增加了复发性流产的概率。结论 MTHFR C677T 和 A1298C 与育龄妇女发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关联。

    作者:高洁;王涛;肖海;娄桂予;郭梁洁;吴东;李涛;秦利涛;廖世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总胆固醇(TC)水平及随访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随访1个月时心绞痛再发及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94.3%、2.8%、0,与对照组的74.3%、17.1%、1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TC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确,能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张绍华;张洪君;樊启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增强 CT、MRI 与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对比

    目的:观察增强 CT、MRI 与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效果。方法74例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增强 CT、MRI 及超声检查,然后评估诊断结果。结果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4.6%,增强 CT、MRI 的准确率为90.6%,对一些特殊肝脏肿瘤患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结论超声对微小病灶及瘤内供血血管的显示优于增强 CT 和 MRI,提高临床检出率。

    作者:范建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句容市下蜀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48例,对其分娩方式选择、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同时按照1:2比例选择同时期首次剖宫产与再次剖宫产组进行对照研究,按照1:2比例选择同时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与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48例患者再次剖宫产33例(68.75%),均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15例(31.25%)阴道试产,其中1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3.33%,另4例改行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瘢痕子宫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首次选择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瘢痕子宫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鼓励经阴道分娩,应严格掌握试产适应证,加强术中监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三尖瓣成形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近中期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三尖瓣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中使用的指征和近中期效果。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根据术前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心系统瓣膜病合并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分两组,每组60例。第一组在施行左心瓣膜置换同时行 KAYS 成形、Devega 成形术;第二组在行左心瓣膜置换同时使用三尖瓣成形环进行三尖瓣成形。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完成随访3年,进行心脏彩超复诊观察三尖瓣反流情况。第一组其中有12例患者三尖瓣反流程度呈中度及以上反流;第二组:使用三尖瓣软环进行三尖瓣成形,结果有3例三尖瓣反流情况达到中度及甚至以上反流,两者相比反流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手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对于中度以上反流的患者应更积极采用成形环,尤其是三尖瓣瓣环扩大者。

    作者:王其逊;刘锦屏;孙炜琪;薛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电灼术联合斯奇康治疗尖锐湿疣

    目的:探讨电灼术联合斯奇康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柳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尖锐湿疣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电灼术治疗,研究组则在电灼术的基础上加用斯奇康给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3个月后,研究组好转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复发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电灼术联合斯奇康治疗尖锐湿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明显提升尖锐湿疣治愈率,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安全可靠。

    作者:吴玉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回顾分析156例肋骨骨折合并肺不张的治疗效果

    目的:总结肋骨骨折合并肺不张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56例肋骨骨折合并肺不张患者的治疗,包括胸部固定,止痛,氧气雾化吸入,加强咳嗽,体位引流,肋骨骨折内固定,纤支镜灌洗吸痰,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等,以及血肿清除术,支气管断裂修补术,肺叶切除术,肺修补术,肺纤维板剥脱术。病情危重者,给予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经治疗后151例患者复查 CT、X 线示肺复张良好,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4例因胸部外伤严重,或合并伤过重死亡,病死率为2.6%。结论综合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肺不张,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毛卫军;顾剑峰;蒋治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甲型 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甲型 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甲型 H1N1流感患者共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46)。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观察组给予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0%、95.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甲型 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利巴韦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颖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荔湾区人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研究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VA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痛觉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术后2 h 时,对照组 VAS 评分显著高于治疗组(P <0.05),两组4 h、8 h、16 h、24 h VAS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 T1、T2时段 HR、MAP、SpO2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两组患者呼吸抑制、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压降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时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痛觉消失时间无显著影响,对术后2 h 的 VAS 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减少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健敏;何永津;徐庆微;张兴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渗透性树脂治疗正畸后白垩斑的美观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渗透性树脂与氟漆方案治疗正畸后白垩斑的美观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正畸治疗后出现白垩斑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氟漆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渗透性树脂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白垩斑的改善程度,评价两组美观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6.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专家组评分上升至(61.21±10.42)分,其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非专家组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非专家组评分上升幅度同样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正畸后出现白垩斑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渗透性树脂方案,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口腔白垩斑的改善程度,并提高美观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丹;高鹤;张亚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及与 CD4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及与 CD4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就诊的210例艾滋病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合并肺结核概率,并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肺结核患者32例,比较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 CT 表现及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 T 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结果210例艾滋病患者中有46例合并结核病感染,发病率为21.90%,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多发于下肺叶,单纯肺结核者多发于上肺叶或肺尖(P <0.05),胸腔积液方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CD4+ T 细胞计数为(45.32±10.61)个/μl。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较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CD4+ T 细胞计数较低,且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特征上存在差异性,这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尤瑞克林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BDNF 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在兰考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取尤瑞克林联合早期康复锻炼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取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BDNF 的表达水平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两组患者治疗前 BDNF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BDNF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尤瑞克林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改善患者的血清 BDNF 表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永全;李淑萍;闫静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分析青光眼患者血流变、Aβ、β-EP、Hcy 及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目的:观察分析青光眼患者血流变、β淀粉样蛋白(Aβ)、人β内啡肽(β-E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济源市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2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青光眼患者血流变、Aβ、β-EP、Hcy 及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及血清 Aβ、β-EP、Hcy 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RI 水平高于对照组,PSV、EDV 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光眼患者血流变、Aβ、β-EP、Hcy 及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显著。

    作者:朱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危人工流产后口服雌孕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危人工流产后口服雌孕激素的疗效。方法将400例高危人工流产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0例,常规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处理;实验组20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戊酸雌二醇3 mg,1次/ d,连服21 d,后半周期加服安宫黄体酮10 mg,1次/ d,共10 d,序贯治疗3个周期;比较治疗3个月后月经量情况,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月经量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宫腔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1)。结论高危妊娠术后口服雌孕激素可促进月经恢复及子宫内膜恢复,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首次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目的:探讨首次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首次发病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ACI)38例,腔隙性脑梗死(LI)24例,脑栓塞(CE)10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0例,测定血清 Hcy 含量。结果 ACI 组、LI 组及 CE 组血清 Hc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三组间血清 Hcy 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cy 含量明显增高。观察 Hcy 水平的改变对于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有意义。

    作者:杨华;杨楠;付家亮;王虎;胡玉婷;杨森;朱本亮;魏秀娥;荣良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DOG1在 CD117/CD34阴性的 GIST 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 DOG1在 CD117/ CD34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72例 GIST 和9例胃肠外 GIST 中 DOG1、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17在 GIST 和胃肠外 GIST中表达率分别为88.9%和77.8%,CD34在 GIST 和胃肠外 GIST 中表达率分别为72.2%和44.4%,而 DOG1在 GIST 和胃肠外 GIST 中表达率分别为93.0%和100%。8例 CD117阴性病例中,DOG1阳性表达率为37.5%(3/8)。DOG1和CD117阳性表达率在各风险程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DOG1在诊断 GIST 中与CD117、CD34有一定互补性,在 GIST 的诊断、鉴别诊断工作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抗体。

    作者:彭晓峰;余志金;许岸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潮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眼底病患者,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共计42眼,均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显效16眼,占38.1%;有效21眼,占50.0%;无效5眼,占11.9%,治疗总有效率为88.1%。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出凝血时间缩短,眼底病变明显改善,未出现新增血管。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眼底病效果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科剖宫产后再次妊娠126例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结局的各类高危影响因素,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取1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妇女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62例)和剖宫产组(64例),对比两组产妇产褥病率、24 h 出血量、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结果与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病、24 h 出血量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符合试产指征的产妇来说,阴道试产是相对安全的,同时有利于阴道分娩质量的提高;对剖宫产指征的严格掌握有利于控制剖宫产率,提高顺产率,对母婴双方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芬;林锦莲;何惠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HIF-1和 sFlt-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IF-1)在胎盘中表达的升高及其所诱发的血管内皮损伤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晚孕妇女胎盘组织中 HIF-1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表达,ELISA 法检测母血中 sFlt-1的含量。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中 HIF-1和 sFlt-1的表达以及母血 sFlt-1水平均较正常晚孕组升高。结论 HIF-1在胎盘组织中表达升高及其所诱发的血管内皮损伤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雅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对局部麻醉下斜视手术中的眼心反射影响

    目的:分析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对局部麻醉下斜视手术患者眼心反射(OCR)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县中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实施局部麻醉斜视手术的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结膜下浸润麻醉,观察组实施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 OCR 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牵拉外直肌和牵拉内直肌 OCR 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偏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眼球筋膜下麻醉在局部麻醉下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患者 OCR 的发生率,提高眼部手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加大推广应用。

    作者:侯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