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王艳荣

关键词: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视力水平,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膨胀期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乳化组行乳化超声技术,摘除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视力矫正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治疗后乳化组术后角膜散光低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化组为16.13%,摘除组为4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 <0.05)。结论乳化超声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疗效大致相同,但乳化差生技术后角膜散光度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甲型 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甲型 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甲型 H1N1流感患者共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46)。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观察组给予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0%、95.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甲型 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利巴韦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颖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在鉴别门脉高压性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鉴别门脉高压性与非门脉高压性腹水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100例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脉高压性腹水60例为观察组,非门脉高压性腹水40例为对照组,通过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腹水白蛋白、腹水总蛋白(AFTP)水平。结果观察组 SAAG水平为(17.85±4.67)g/ L,对照组为(11.04±6.75)g/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 SAAG≥11 g/ L者57例,对照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SAAG≥11 g/ L 对门脉高压性腹水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均为95.00%,与 AFTP <25 g/ L 的55.00%、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SAAG≥11 g/ L 者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明显高于 SAAG <11 g/ L 者(P <0.01)。结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11 g/ L 可作为门脉高压性与非门脉高压性腹水鉴别的重要指标,且对食管静脉曲张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翟学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骨冲剂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健骨冲剂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期间湖南省老年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30例,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碳酸钙+骨化三醇胶囊+健骨冲剂治疗及碳酸钙+骨化三醇胶囊+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每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 VAS 评分、骨密度(BMD)、血 Ca2+、碱性磷酸酶(ALP)值。结果依据 VAS 评分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第2~4腰椎 BMD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血 Ca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 AL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健骨冲剂在对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的骨折的愈合疗效确切。

    作者:候鸣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用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钙剂治疗,治疗组使用钙剂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愈率(60.34%)、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尿蛋白者的治愈率(18.97%)及总有效率(5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动脉压[(4.12±0.32)mm Hg(1 mm Hg =0.133 kPa)]及尿蛋白[(106.5±5.82)g]明显低于对照组[(4.61±0.39)mm Hg、(119.34±12.27)g],治疗组患者血清钙为(2.88±0.18)mmol/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0.12)mmol/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使用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降低血管对血管张素的敏感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数量,且疗效肯定,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张改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的效果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自愿终止妊娠且无引产禁忌证孕中期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孕妇给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观察组孕妇则采取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比较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宫缩发作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产程时间、宫缩发作、产后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孕妇完全引产率(92.31%)高于对照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29,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可有效缩短孕妇的产程时间和宫缩发作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僧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及与 CD4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及与 CD4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就诊的210例艾滋病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合并肺结核概率,并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肺结核患者32例,比较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 CT 表现及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 T 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结果210例艾滋病患者中有46例合并结核病感染,发病率为21.90%,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多发于下肺叶,单纯肺结核者多发于上肺叶或肺尖(P <0.05),胸腔积液方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CD4+ T 细胞计数为(45.32±10.61)个/μl。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较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CD4+ T 细胞计数较低,且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特征上存在差异性,这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表面麻醉对清醒患者气管插管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联合表面麻醉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需经鼻气管插管患者21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体质量指数(18~24)kg/ m2,ASA Ⅰ~Ⅱ级。每例患者采用清醒慢诱导法,在插管前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和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观察阻滞前基础值( 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3 min(T4)、气管插管后5 min(T5)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总频功率(TP)、LF/ HF 的比值,并计算 LF、HF 的标准化值(LFnu、HFnu),同时记录气管插管完成所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与 T0相比,T1、T4、T5各时点 LF 值显著降低(P <0.05或<0.01),T1~ T5各时点 LFnu、HF、HFnu 及LF/ HF 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表面麻醉可调节清醒气管插管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维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张力平衡。

    作者:丁芳;陈永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叶酸代谢基因 MTHFR 及 MTRR 多态性与河南地区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在河南地区育龄妇女的分布情况,探索其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合并症的423名孕妇(对照组)和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就诊的378名妇女(观察组),采用 PCR 荧光探针法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A1298C 位点及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基因(MTRR)A566G 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观察组 MTHFR 677位点携带突变 T 基因、MTHFR 1298位点携带突变 C 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 MTR 566位点携带 G 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当有两个基因位点同时发生突变时,增加了复发性流产的概率。结论 MTHFR C677T 和 A1298C 与育龄妇女发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关联。

    作者:高洁;王涛;肖海;娄桂予;郭梁洁;吴东;李涛;秦利涛;廖世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夫妇染色体核型异常所致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夫妇染色体核型异常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4对复发性流产夫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复发性流产夫妇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55例,总检出率为11.3%。染色体核型异常女性88例,其染色体核型异常以平衡易位(34.4%)、罗伯逊易位(22.7%)和核苷酸多态性(29.5%)为主,其次为倒位(11.4%)和 X 染色体失活(2.3%)。男性染色体异常中核苷酸多态性为主要类型(37.3%),其次为平衡易位(29.9%)、罗伯逊易位(12.5%)以及倒位(11.9%),Y 染色体异常所占比例小(4.5%)。男女受检者均存在明显易栓症相关基因、细胞因子基因、KIR 基因、HLA基因的多态性。结论染色核型异常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引起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诊断治疗应以夫妇双方的染色体核型及核苷酸多态性检查为主,并可辅助绒毛活检、羊水穿刺以及胚胎遗产学检查,从而实现优生优育。

    作者:唐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DOG1在 CD117/CD34阴性的 GIST 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 DOG1在 CD117/ CD34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72例 GIST 和9例胃肠外 GIST 中 DOG1、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17在 GIST 和胃肠外 GIST中表达率分别为88.9%和77.8%,CD34在 GIST 和胃肠外 GIST 中表达率分别为72.2%和44.4%,而 DOG1在 GIST 和胃肠外 GIST 中表达率分别为93.0%和100%。8例 CD117阴性病例中,DOG1阳性表达率为37.5%(3/8)。DOG1和CD117阳性表达率在各风险程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DOG1在诊断 GIST 中与CD117、CD34有一定互补性,在 GIST 的诊断、鉴别诊断工作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抗体。

    作者:彭晓峰;余志金;许岸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牙体缺损修复中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修复中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桩核材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玻璃纤维桩修复,对照组给予铸造金属桩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修复成功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且3个月后的颜色匹配度、边缘适合度、修复体完整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铸造金属桩相比,玻璃纤维桩具有美观、耐腐蚀、抗根折力好、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更值得在临床修复牙体缺损中积极推广。

    作者:陈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强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及运动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及动运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鹤壁市人民总院医院治疗的8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强化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行 Fuf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评定运动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9个月后腓肠肌张力、足背屈角分别为(1.29±0.22)级、(1.29±0.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GMFM 评分为(77.29±3.54)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训练9个月后 Fuf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为(84.24±6.2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能降低腓肠肌张力,促使肌群肌力恢复,缓解运动障碍。

    作者:贾金华;陈丛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治疗,实验组在普通治疗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对其病情进行记录,定期对其各项指标( ST 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查。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实验组为84.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P <0.05)。对照组仅 ST 变化一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ST 变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石云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胆囊癌临床分期手术方式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癌临床分期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癌患者10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Ⅰ期患者7例均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患者生存期2年以上;Ⅱ期患者14例,其中5例行姑息性切除术,7例行根治性手术,2例行扩大根治术,Ⅱ期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及扩大根治术生存期明显长于姑息性切除术(P <0.05);Ⅲ期患者9例,其中6例行根治性手术,3例行扩大性手术,Ⅳ期患者36例,其中21例行根治性手术,15例行扩大根治术,Ⅲ、Ⅳ期患者行扩大性根治手术生存期要明显长于根治性手术(P <0.05);Ⅴ期患者35例,其中9例行根治性手术,11例行扩大根治术,15例行剖腹探查联合内外引流术,5期患者三类手术生存期均明显低于其他组(P <0.05)。结论胆囊癌临床分期、手术方式与患者生存期关系密切,应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陈华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皮微创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达州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8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 ORIF 治疗,研究组行 MIPPO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做预后 Johner-Wruhs 分级。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优良率(85.00%)比对照组(52.50%)高(P <0.05)。结论胫骨中下段骨折行 MIPPO 治疗,可大程度保护骨折部位的局部血运功能,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徐利军;黄焱星;王玉川;任洪;李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加用大剂量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呼吸窘迫新生儿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实施综合治疗,试验组给予综合治疗加用大剂量氨溴索,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12 h 后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试验组治疗12 h 后的 PaO2水平(77.6±4.0)mm Hg(1 mm Hg =0.133 kPa)与48 h 后的(92.5±4.7)mm Hg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治疗加用大剂量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明显。

    作者:马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纤维肌痛综合征68例临床治疗

    目的:评价普瑞巴林联合塞来昔布在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罗山县人民医院68例 FMS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第1~7天予以口服75 mg 普瑞巴林,2次/ d,第8~21天予以口服150 mg 普瑞巴林,2次/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200 mg 塞来昔布,2次/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点计数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VAS 评分及压痛点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普瑞巴林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较单用普瑞巴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且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黄晓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牙齿外伤后种植牙延迟修复与即刻修复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牙齿外伤后种植牙延迟修复与即刻修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牙齿外伤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5例。行种植牙延迟修复者作为对照组,行种植牙即刻修复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 ISQ 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研究组疼痛程度与治疗周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均表现为牙周松动、牙周组织红肿与牙周组织溢脓,但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综合患者临床指征基础上予以精细操作,即刻种植可取得与延迟种植的相似疗效,同时可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项琳怡;彭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危人工流产后口服雌孕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危人工流产后口服雌孕激素的疗效。方法将400例高危人工流产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0例,常规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处理;实验组20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戊酸雌二醇3 mg,1次/ d,连服21 d,后半周期加服安宫黄体酮10 mg,1次/ d,共10 d,序贯治疗3个周期;比较治疗3个月后月经量情况,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月经量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宫腔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1)。结论高危妊娠术后口服雌孕激素可促进月经恢复及子宫内膜恢复,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膨胀期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乳化组行乳化超声技术,摘除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视力矫正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治疗后乳化组术后角膜散光低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化组为16.13%,摘除组为4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 <0.05)。结论乳化超声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疗效大致相同,但乳化差生技术后角膜散光度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