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体缺损修复中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的应用效果观察

陈薇

关键词:牙体缺损, 铸造金属桩, 玻璃纤维桩,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牙体缺损修复中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桩核材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玻璃纤维桩修复,对照组给予铸造金属桩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修复成功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且3个月后的颜色匹配度、边缘适合度、修复体完整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铸造金属桩相比,玻璃纤维桩具有美观、耐腐蚀、抗根折力好、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更值得在临床修复牙体缺损中积极推广。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比较常规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术式将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2例行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骨窗组40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以及术后 GCS 评分、ADL 评分等。结果小骨窗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 <0.05),而两组血肿清除率与术后 GCS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小骨窗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5.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1.0%(P <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小骨窗组总有效率为7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7.6%(P <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预后较好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术式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渗透性树脂治疗正畸后白垩斑的美观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渗透性树脂与氟漆方案治疗正畸后白垩斑的美观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正畸治疗后出现白垩斑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氟漆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渗透性树脂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白垩斑的改善程度,评价两组美观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6.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专家组评分上升至(61.21±10.42)分,其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非专家组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非专家组评分上升幅度同样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正畸后出现白垩斑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渗透性树脂方案,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口腔白垩斑的改善程度,并提高美观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丹;高鹤;张亚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危人工流产后口服雌孕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危人工流产后口服雌孕激素的疗效。方法将400例高危人工流产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0例,常规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处理;实验组20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戊酸雌二醇3 mg,1次/ d,连服21 d,后半周期加服安宫黄体酮10 mg,1次/ d,共10 d,序贯治疗3个周期;比较治疗3个月后月经量情况,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月经量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宫腔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1)。结论高危妊娠术后口服雌孕激素可促进月经恢复及子宫内膜恢复,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及与 CD4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及与 CD4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就诊的210例艾滋病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合并肺结核概率,并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肺结核患者32例,比较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 CT 表现及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 T 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结果210例艾滋病患者中有46例合并结核病感染,发病率为21.90%,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多发于下肺叶,单纯肺结核者多发于上肺叶或肺尖(P <0.05),胸腔积液方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CD4+ T 细胞计数为(45.32±10.61)个/μl。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较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CD4+ T 细胞计数较低,且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特征上存在差异性,这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侧卧位硬膜外腔分段注药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侧卧位硬膜外腔分段注药在二次硬膜外穿刺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时麻醉效果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择近4~6年内曾行硬膜外麻醉拟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94例,ASAⅠ~Ⅲ级,年龄24~37岁,体质量65~89 kg,采取简单化随机分组法分为侧卧位分段注药组(E 组),对照组平卧位注药组(C 组)。E 组侧卧位下先经穿刺针单次注药,然后第12胸椎~第1腰椎间隙或距穿刺点5 cm 处注药。留置导管在硬膜外腔3.5 cm 作第三次注药。C组平卧位分三次注药。记录三次注药5 min、手术开始前两组阻滞的节段;单双侧阻滞例数;高平面例数;VAS 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与 C 组比较,三次注药、术前阻滞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双侧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点阻滞的高平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局麻药用量明显减少(P <0.01);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升高(P <0.01);肌松优良低于 E 组。结论二次硬膜外穿刺的患者应用侧卧位分段注药法,遵循少量、多次用药原则,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明;戴晓蓉;李晓翠;朱雁鸿;陈粤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的硬膜外麻醉及镇静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的硬膜外麻醉及镇静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苏州市立医院北区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的98例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患者49例为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硬膜外麻醉患者49例为联合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维持麻醉5 min(T1)、麻醉30 min(T2)、手术结束(T3)四个时段的 Ramsay 镇静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P <0.05)。T0时两组患者 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1、T2和 T3时段联合组患者的 Ramsay 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与镇静满意分数接近( P <0.05)。T0时、T1时两组患者 MAP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2和 T3时联合组患者 MAP 均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 <0.05)。T0时、T3时两组患者 HR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1时和 T2时联合组患者 HR 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 <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进行硬膜外麻醉时镇静效果更佳,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苏醒快,有利于手术进行。

    作者:陆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膨胀期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乳化组行乳化超声技术,摘除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视力矫正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治疗后乳化组术后角膜散光低于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乳化组为16.13%,摘除组为4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 <0.05)。结论乳化超声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疗效大致相同,但乳化差生技术后角膜散光度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HIF-1和 sFlt-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IF-1)在胎盘中表达的升高及其所诱发的血管内皮损伤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晚孕妇女胎盘组织中 HIF-1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表达,ELISA 法检测母血中 sFlt-1的含量。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中 HIF-1和 sFlt-1的表达以及母血 sFlt-1水平均较正常晚孕组升高。结论 HIF-1在胎盘组织中表达升高及其所诱发的血管内皮损伤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雅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的效果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自愿终止妊娠且无引产禁忌证孕中期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孕妇给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观察组孕妇则采取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比较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宫缩发作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产程时间、宫缩发作、产后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孕妇完全引产率(92.31%)高于对照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29,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可有效缩短孕妇的产程时间和宫缩发作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僧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骨冲剂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健骨冲剂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期间湖南省老年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30例,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碳酸钙+骨化三醇胶囊+健骨冲剂治疗及碳酸钙+骨化三醇胶囊+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每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 VAS 评分、骨密度(BMD)、血 Ca2+、碱性磷酸酶(ALP)值。结果依据 VAS 评分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第2~4腰椎 BMD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血 Ca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 AL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健骨冲剂在对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发的骨折的愈合疗效确切。

    作者:候鸣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首次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目的:探讨首次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首次发病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 ACI)38例,腔隙性脑梗死(LI)24例,脑栓塞(CE)10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0例,测定血清 Hcy 含量。结果 ACI 组、LI 组及 CE 组血清 Hc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三组间血清 Hcy 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cy 含量明显增高。观察 Hcy 水平的改变对于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有意义。

    作者:杨华;杨楠;付家亮;王虎;胡玉婷;杨森;朱本亮;魏秀娥;荣良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句容市下蜀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48例,对其分娩方式选择、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同时按照1:2比例选择同时期首次剖宫产与再次剖宫产组进行对照研究,按照1:2比例选择同时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与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研究48例患者再次剖宫产33例(68.75%),均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15例(31.25%)阴道试产,其中1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3.33%,另4例改行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瘢痕子宫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首次选择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瘢痕子宫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非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妇鼓励经阴道分娩,应严格掌握试产适应证,加强术中监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双额叶脑挫伤并脑疝的治疗

    目的:探讨临床上双额叶脑挫伤并脑疝患者实施手术进行救治的时间把握及术后疗效。方法选取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双额叶脑挫伤并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适时实施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实施效果。结果40例双额叶脑损伤并脑疝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17例,占42.5%;伤残16例,伤残指数为40%;植物人及死亡状态7例,占17.5%。结论临床上针对双额叶脑挫伤并脑疝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加强对病情的监测,充分重视双额叶脑挫伤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采取单双侧额部去骨瓣开颅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双额叶脑挫伤的治愈例数。

    作者:陈亿民;林宜生;薛洽生;辜汇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强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及运动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及动运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鹤壁市人民总院医院治疗的84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强化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行 Fuf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评定运动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9个月后腓肠肌张力、足背屈角分别为(1.29±0.22)级、(1.29±0.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GMFM 评分为(77.29±3.54)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训练9个月后 Fuf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为(84.24±6.2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能降低腓肠肌张力,促使肌群肌力恢复,缓解运动障碍。

    作者:贾金华;陈丛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科剖宫产后再次妊娠126例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结局的各类高危影响因素,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取1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妇女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62例)和剖宫产组(64例),对比两组产妇产褥病率、24 h 出血量、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结果与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病、24 h 出血量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符合试产指征的产妇来说,阴道试产是相对安全的,同时有利于阴道分娩质量的提高;对剖宫产指征的严格掌握有利于控制剖宫产率,提高顺产率,对母婴双方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芬;林锦莲;何惠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0例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二维和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四腔切面、五腔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及肺动脉切面显示率的差异,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差异。结果应用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五腔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及肺动脉切面的显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法( P <0.05)。四腔切面显示率与二维超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度略优于二维组( P >0.05)。结论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更为清晰地提供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立体三维显示,有助于为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信息。

    作者:杨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婴幼儿重症肺炎潮气呼吸肺功能及 D-二聚体的检测意义

    目的:研究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及 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以周口市中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组,均接受吸氧、强心、抗感染等治疗,测定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及 D-二聚体水平,同时与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婴幼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达峰时间(至呼气峰流速时间,TPTEF)、达峰时间比(达峰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达峰容积比(达峰容积/呼气容积,VPTEF/ VE)指标变化显著(P <0.01);研究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治疗后 TPTEF、TPTEF/ TE、VPTEF/ VE 均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另外,研究组治疗前 D-二聚体水平为(1.85±1.36)mg/ L,与治疗后、对照组[(0.21±0.11)、(0.20±0.10)mg/ 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及 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婴幼儿重症肺炎病情程度、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4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行剖宫产术的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对象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徐闻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宫肌瘤妊娠患者4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3例),两组均行剖宫产手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择期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则在剖宫产术式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略多,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更短,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掺入感染、产后出血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而言,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避免二次手术创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梅清;林锦莲;何惠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8月睢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7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联合沐舒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结果两组治疗5~10 d 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急促缓解时间明显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明显好转,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牙体缺损修复中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修复中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桩核材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玻璃纤维桩修复,对照组给予铸造金属桩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修复成功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且3个月后的颜色匹配度、边缘适合度、修复体完整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铸造金属桩相比,玻璃纤维桩具有美观、耐腐蚀、抗根折力好、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更值得在临床修复牙体缺损中积极推广。

    作者:陈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