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蕾
目的 对比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肿瘤医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0例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B组22例接受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所有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均不超过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相似,A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低于B组,B组手足综合征发病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在对进展期胃癌进行治疗时,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临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围.
作者:孙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22例为LC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21例为OC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4个月,OC组发生并发症1例,OC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肠蠕动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廖长朝;韦永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组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参考组采用传统腺样体刮匙切除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显著,能够准确彻底的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臧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社旗县卫校附属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三联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五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176例初治AL住院患者完成2次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体进行分析.结果 例次感染率为47.7%;感染部位:肺部感染例数较多(33.0%);病原菌构成:167例感染中分离出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52.9%),革兰阳性菌13株(25.5%),真菌11株(21.6%).结论 AL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居多,革兰阴性菌较多,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
作者:谭明珠;尹松梅;谢双峰;聂大年;李益清;马丽萍;王秀菊;吴裕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7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47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后,43例症状明显好转,意识逐渐恢复,3例血糖虽恢复但仍存在反应迟钝或记忆力减退,1例低血糖昏迷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有并发低血糖的可能,临床上应及时诊断及治疗,以避免后遗症或死亡的发生.
作者:陈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中术后皮下积液13例,发生率为16.3%,通过注射器抽液或重新放置引流管的方法,皮下积液均获痊愈.结论 加强围术期的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自然引流是治疗乳腺癌皮下积液的有效方法.
作者:武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31例子宫穿孔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了解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 31例经手术证实的子宫穿孔患者均经超声进行诊断,28例经超声明确诊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32%.结论 超声诊断可以直观地对子宫、宫旁进行检查,可以对子宫穿孔进行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超声诊断子宫穿孔具有直观、方便、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以作为子宫穿孔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任新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等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对照组给予雷尼替汀,连服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肇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安阳市中医院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动脉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经钛夹止血、电凝止血后出血现象停止,止血率达88.5%,其余6例患者止血失败转开腹手术,出血现象停止.结论 胆囊动脉出血是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重要原因.掌握手术出血常见原因,进行有效预防,出血现象发生后,给予患者不同的处理办法能够有效止血.出血现象严重时,需立即转开腹手术,避免进一步胆道及血管损伤.
作者:王永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分期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分期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著改善26例,改善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显著改善18例,改善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便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兵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复合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研究.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赤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的76例外感发热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复合蒿芩清胆汤的方法,对照组单用蒿芩清胆汤,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确切,退热快,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翟昌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儿童的发育水平,为儿保门诊ASDs的早期识别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明确诊断为ASDs的儿童23例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3例的临床资料,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水平评估.结果 ASDs儿童发育商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语言、社会行为和精细动作.结论 针对发育商低下的儿童一定要考虑ASDs的可能性.
作者:姬志清;李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120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其中有33例患者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院内感染,将其分为A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33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为B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治疗应对措施.结果 33例院内感染患者,其中16例下呼吸道感染,占48.5%;泌尿感染7例,占21.2%;肠道感染5例,占15.2%;血液系统感染2例,占6.1%;其他系统感染3例,占9.0%.A组患者在合并症、心脏功能障碍、侵袭性操作及使用抗生素方面均较B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要合理分析感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规范医疗操作、合理用药等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行心电图监测,同时给予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两种监测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效果,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显著,对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腹腔感染大多发生于手术后近期,顺利恢复2周后再发腹腔感染较为罕见,考虑到腹部感染与原手术间的关系,临床决策常会陷入两难境地.现报告3例如下.1 病例报告例1,女,32岁.转移性右下腹痛19 h于2012年6月21日急诊人院.疼痛始发于上腹痛,呈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少许为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缓解,无发烧、寒战等其他不适,给予输液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及药物不详,约14 h后腹痛部位转移至右下腹部.既往多次右下腹痛史.门诊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收住院.
作者:刘为民;何忠强;彭志勇;段祖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早产儿概念为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发生早产的原因有很多不明确,主要原因多与母体因素有关,常见如母亲在孕期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急性感染,妊娠后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多胎,子宫、胎盘、脐带异常,羊水过多,多胎及胎儿畸形等,多种因素影响都可影响胎儿宫内发育导致早产.早产儿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脏造血系统等发育不良,导致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死亡,临床常见并发症有围生期窒息、呼吸暂停、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肺出血、低血糖、硬肿症、畸形、感染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 ~ 20.8%,胎龄愈小,体质量越低,发生并发症死亡率越高.因此要加强早产儿监护,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NICU已普遍建立,医护质量亦在逐步提高,早产儿生后的观察、监护、治疗措施越来越完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正在逐步降低.
作者:郑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外科技术在胃肠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胃肠系统疾病患者134例,其中包括胃息肉33例、大肠息肉51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胃癌12例、胃肠道间质瘤26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12例,均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予以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胃息肉33例经首次或再次手术后完整清除,大肠息肉51例中48例经首次或再次手术后完整清除,3例术后病理显示浸润癌,追加开腹手术.胃癌12例均完成开腹根治手术后顺利出院,胃肠道间质瘤26例,视肿瘤位置行胃楔形切除术或经胃腔肿瘤切除术,均完整清除.食管反流性疾病12例,经缝合食管裂孔并行胃底折叠术后顺利完成外科手术.结论 微创外科技术能够实现更佳的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关键;梁文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我们对收治的68例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解放军第91医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26~82岁,平均58.9岁;住院时间3d~3个月,平均32.5 d.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肠套叠的不同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CT平扫对肠套叠的诊断水平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小儿及成人肠套叠的CT影像学表现及形成原因.结果 76例中小肠型肠套叠18例,回结肠型22例,结肠型36例.其中小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包括胃肠道间质瘤、错构瘤、脂肪瘤、肠道腺瘤样息肉、肠憩室等.结论 肠套叠具有特征性CT表现,对小儿及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万书友;侯明杰;张昱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