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刘茜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郸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中分离的135株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株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临床科室分布:外一科(普外科、烧伤科)占38.5%,外三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占14.8%,呼吸科占9.6%,肛肠科占8.1%,门诊部占6.7%,骨科占5.9%,ICU 占4.4%,其余科室合计占11.6%;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全部耐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环丙沙星均大于80%,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均大于75%,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均为65.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为68.9%,均大于65%,头孢哌酮/舒巴坦为31.1%,阿米卡星为17.0%、头孢西丁为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8.1%、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为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西丁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临床分离的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应重点加强其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荧光支气管镜检查肺癌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荧光支气管镜( AFB)对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行AFB检查并终经支气管镜确诊的肺癌患者100例,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普通白光( WLB)和自体荧光成像(AFI)两种光源镜检查方式进行对比。结果112块呈恶性改变组织中,AFI漏诊3处,漏诊率为2.7%;WLB漏诊31处,漏诊率为27.7%。结论 AFB检查能提高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可及早发现肺癌黏膜局部浸润,准确判断气道内肿瘤的侵犯范围,并能早期发现肺癌术后复发及支气管黏膜的转移。但该方法亦可引起一定的假阳性,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鉴别。

    作者:王睿荣;徐曼;杨岚;魏亚芝;王周勋;王娟;王媛;巨永利;李媛;李彩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鉴别非典型良恶性胸水

    目的:探讨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在非典型良恶性胸水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社旗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6月至2013 年6月收治的126例胸腔细胞检测确诊为胸腔积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细胞学和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鉴别,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非典型良恶性胸水的诊断中,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较单一标志物检测准确率高。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典型良恶性胸水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能有效提高对非典型良恶性胸水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风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因素与性别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2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性别分成女性组和男性组,每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结果女性组的肥胖、腹性肥胖的发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男性组的吸烟、饮酒、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的比例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防治要注意区别对待。

    作者:武忠英;秦庆祝;刘春霞;马江艳;苗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幼婴发热抽搐与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3个月内幼婴和发热相关的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总结,结合文献对症状本质初步讨论。结果10例患儿临床特点一致。3例失访,随访时半岁内 3例,8个月2例,10个月1例,1岁10个月1例。年龄大的1例1岁后频繁热惊厥发生,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伴全身泛化,智力运动发育正常。结论幼婴(3个月内)和发热相关的惊厥应为一疾病实体,和热惊厥有相似之处,存在很高的低钠血症发生率,二者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

    作者:张庆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张力带钢丝技术在骨折及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总结张力带钢丝技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方法和依据。方法对单纯锁骨骨折18例,单纯尺骨鹰嘴骨折15例,单纯髌骨骨折17例,单纯内、外踝骨折30例,肩锁关节Ⅲ型脱位8例,单纯肩峰 I 区骨折,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9例,髌韧带近终末端开放性断裂2例,均给予张力带钢丝技术内固定。结果101例患者均固定牢靠,术后恢复良好,无断丝、断针等并发症,1例出现针尾穿破皮肤,经积极换药处理未出现感染等。结论克氏针、钢丝是非常传统的内固定材料,两者结合所组成的张力带钢丝技术,在治疗某些骨折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作者:李彦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磨牙重度弯曲根管对根管工作长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磨牙重度弯曲根管对根管工作长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磨牙根管弯曲度在25°~45°的牙髓炎、根尖炎患者307颗牙386个重度弯曲根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1颗磨牙186个根管使用 GG 钻联合手用不锈钢 K 锉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分别测量预备前、后根管长度;实验组156颗牙200个根管使用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根管,分别测量预备前和 SX、S1、S2、F1、F2、F3预备后根管长度,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预备前后根管长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4.28,P <0.01),实验组内 SX、S1、S2、F1、F2、F3预备后根管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磨牙重度弯曲根管后对根管工作长度影响小,根管预备效果好。

    作者:阳冬青;张泳;王冬梅;邱睿;吴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晚期青光眼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用于晚期青光眼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晚期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眼压、视力情况及视野范围。结果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术前,有效率为100%。视野无缺失51例,其中8例术后视野范围较术前有所扩大;仅7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均得以纠正。结论小梁切除术可以达到遏制视功能丧失的目的,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分析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黄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 A 组与 B 组,A 组46例给予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B 组34例给予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A 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 B组,手术时间明显较 B 组短,3个月后患者听力明显优于 B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 B 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铁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急诊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2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72例心律 Q-T 间期正常,研究组48例 Q-T 间期延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对照组平均 Q-T 间期(0.36±0.03)s,直流电复律能够成功转复;研究组平均 Q-T 间期(0.53±0.03)s,大剂量补充钾、镁及异丙肾上腺素钾,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阿托品能够成功复律。结论恶性心律失常通常因不同形式期前收缩而诱发,发作方式不同,需按病情应用特定临床干预。

    作者:郭丛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近年来中西医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进展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一个以少尿无尿、恶心呕吐、病情危急为其临床突出特点的综合征,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两肾排泄功能在短期内迅速减退,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达正常值的50%以下,血尿素氮及肌配迅速升高并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约占住院患者的5%,目前病死率高达50%[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大重症。可见于各科疾病,尤其是常见于内科、外科、产科、妇科疾病[2]。其与祖国医学的“关格”、“瘾闭”、“溺毒”等病证认识相近。ARF 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人们普遍认识到内皮素、凋亡因子、氧自由基、细胞内钙超载等机制[3-5]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 ARF( ATN)的发生。而中医学认为主要病机为湿、瘀、毒互结,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所致。大鼠肌注甘油造成ARF 模型是目前较经典的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造模方法。下面就以大鼠肌注甘油造成 ARF 模型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梁鑫(综述);王鸿度(审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9月柳江县人民医院收治并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4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4周和术后12个月患者 Cobb’s 角、椎体前缘高度及Frankel 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能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减少矫正度丢失,且并发症少,可作为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推广。

    作者:韦蒙;刘智;廖文奔;曾明义;刘业广;吴桂华;韦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26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30~100 ml,平均50 ml。结论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不干扰腹腔内脏器、没有污染腹腔的危险,尤其适合于治疗无功能肾。

    作者:刘学进;张涛;熊建荣;朱要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获嘉县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5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术后两侧乳房基本保持对称,外形均较好,2年内患者生存率为96.0%,乳腺癌复发率为4.0%。结论对处于早期的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保留患者乳房,保证乳房外形良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对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进行溶栓治疗的 AMI 患者89例,其中冠状动脉再通患者58例为观察组,未通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溶栓时间、T 波对溶栓效果的影响及并发症和治疗后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结果观察组≤4 h 者占32.76%(19/58),多于对照组的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6 h 者占31.03%(18/58),少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电图 T 波倒置和不倒置分别为74.14%(43/58)和25.86%(15/58),对照组分别为36.67%(11/30)和63.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心率失常、休克和死亡分别为25.86%(15/58)、17.24%(10/58)和3.44%(2/58),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CK 和 CK-MB分别为(178.44±15.36)U/ L 和(16.14±1.70)U/ L,均低于对照组的(472.38±31.79)U/ L 和(48.92±3.65)U/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栓治疗 AMI 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宜及早应用以改善患者的急性期预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忠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疑似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其中实验组41例53个乳房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照组41例49个乳房采用常规的 X 线检测方法。结果实验组病理确诊乳腺癌47个,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44个,漏诊 3个,检出率为93.6%;对照组病理确诊乳腺癌44个,检出29个,漏诊13个,误诊2个,检出率为65.9%。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乳房内的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等内容,临床诊断正确率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芬太尼诱导小儿咳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芬太尼诱导小儿咳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儿93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进行,年龄4~10岁,体质量10~35 kg,性别不限,ASA 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C 组)31例、利多卡因0.5 mg/ kg 组(L1组)31例、利多卡因1.0 mg/ kg 组(L2组)31例。L1和 L2组于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2~3μg/ kg 前经超过65 s 分别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 mg/ kg 和1.0 mg/ kg,C 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麻醉诱导期咳嗽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与 C 组比较,L1组与 L2组患儿咳嗽的发生率与咳嗽的严重程度降低(P <0.05 或 <0.01);L1、L2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可抑制芬太尼诱导的小儿咳嗽。

    作者:李雷;王先锋;浦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38例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B 组30例患者给予单独的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A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B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血清血检查时发现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A 组与 B 组水平在治疗后比较,A 组明显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治愈率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瑞敏;张志强;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共104例 AP 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5-氟尿嘧啶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实施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禁食及对症支持、抗感染和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治疗5 d 后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量,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肛门排便排气、腹胀和呕吐缓解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6.2%(50/52);无效2例,占3.8%(2/52)。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2.3%(50/52);无效 4例,占7.7%(4/52)。两组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肛门排便排气、腹胀和呕吐缓解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 AP 患者进行治疗时,生长抑素对胃肠动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吉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时适剂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时的适剂量。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75例,随机均分成三组,第2~3腰椎水平行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 L1组1.5 ml (7.5 mg)、L2组2.0 ml(10.0 mg)、L3组2.5 ml(12.5 mg),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0 min 和胎儿娩出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给药15 min 后麻醉平面、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效果、硬膜外给药例数及新生儿1、5 min时的 Apgar 评分。结果 L3组麻醉后5、10 min 和胎儿娩出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 L1、L2组差(P <0.05);L3组虽然得到很好麻醉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L1、L2组(P <0.05);L1组麻醉效果较差,L2组在达到较好麻醉效果的同时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时适剂量为10 mg。

    作者:付代伏;王海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