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尚伟民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曲美他嗪,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组23例,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消心痛、美托洛尔、地尔硫卓艹、坎地沙坦等治疗;曲美他嗪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曲美他嗪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值及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值等指标上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丰县人民医院脑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施肠外营养支持,而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前提下在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状况和营养状态。结果实验组第7天时营养状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支持在第7天时的免疫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病例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显著的营养维持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以及增加抵抗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赵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叶性肺炎102例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102例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X线或CT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儿中发热100例,咳嗽99例,胸痛19例;发病短2 d,长10 d;病原学检查提示支原体血清IgM阳性45例,白细胞计数﹥10×109/L 49例,C-反应蛋白﹥40 mg/L 26例,混合感染61例,肝及心肌损害82例(心肌损害73例,肝损害19例)。经系统性治疗后治愈89例,好转11例,转上级医院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持续发热≥3 d,伴咳嗽或持续高热原因不明的年长儿应早期影像学检查及加强病原学检查,应及时诊断,针对性用药、抗生素足量、联合、疗程应用,密切接触者可能会传染,合并胸膜炎、胸腔积液及有全身中毒症状者可予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黑淑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1例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实验组7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均能够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和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LVEF),但实验组降低和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0.79%)明显高于对照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和超声心动图指标。

    作者:韩其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认识,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以往有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口服泼尼松1个月后治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较罕见,病因未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作者:张晔;胡晓林;胡开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组23例,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消心痛、美托洛尔、地尔硫卓艹、坎地沙坦等治疗;曲美他嗪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曲美他嗪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值及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值等指标上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尚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对肾结石和肾钙乳症的鉴别和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对肾结石和肾钙乳症的鉴别和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于开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52例,肾钙乳症检查患者30例,医护工作人员观察、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果肾结石表现为肾盂盏内强光团或强光点后方伴或不伴声影,大小不一,且具有多发性,常伴有肾盂或肾盏积水;肾钙乳症表现为肾盏周边。结论超声在肾结石和肾钙乳症鉴别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中华;赵嫚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31 I治疗10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1%(49/55),对照组为74%(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T3、TT4、FT3、FT4、TSH、FPG、2hPG、HbAlc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 P﹤0.05);治疗后9、12、2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低发生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 P﹤0.05)。结论131 I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康杰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耳内镜自体脂肪组织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组织在外伤性鼓膜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来宿州市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49例,共计52患耳,所有患者均采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组织进行修补治疗。结果49例患者52患耳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小穿孔患者治愈率﹥中等穿孔患者治愈率﹥大穿孔患者治愈率,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组织鼓膜修补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尤其适用于鼓膜穿孔直径较小、中央型穿孔患者的治疗。

    作者:郝中平;肖嵩;王杏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武陟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44例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对其进行保肝及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9例患者痊愈,5例死亡。结论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进行严密观察,保肝同时应进行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能够提高肝病治疗效果。

    作者:杨学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杞县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并进行分组,实验组21例采用120 mg/d剂量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90 mg/d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第3、7天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呼吸困难评分,检测患者的血糖和肝、肾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各方面的表现均比对照组有较大改善。实验组显效率为57.1%,有效率为28.5%,总有效率为85.6%;而对照组显效率为33.3%,有效率为42.8%,总有效率为76.1%。结论采用不同剂量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在疗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120 mg/d的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较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卫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小切口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小切口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寻找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郏县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100例甲状腺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肿瘤长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瘤的切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孙伟;张俊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糖类抗原CA125、CA199和胚胎类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空腹静脉采血,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40例健康体检组妇女、27例卵巢癌患者和42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CEA水平。结果37例卵巢癌患者空腹血清CA125、CA199及CEA值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血清CA125单项意义明显大于CA199和CEA;CEA和CA199水平在健康体检组和卵巢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性比单独检测明显提高,对临床诊断较有意义。结论 CA125、CA199及CEA联合检测对卵巢癌与卵巢良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疾病的转归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46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治疗对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伴有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滤过( HDF)组和血液透析( HD)组,经过8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甲状旁腺素的变化。结果 HDF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甲状旁腺素较HD组下降明显( P﹤0.01)。结论 HDF能有效清除甲状旁腺素等中分子毒素,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效果优于HD。

    作者:耿鹏军;刘柱;董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3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73例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10~30 mg,1次/d,口服;B组给予卡托普利片,12.5~25.0 mg,3次/d,口服;C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10 mg,联合卡托普利片12.5~25.0 mg,3次/d,口服。治疗4周后,评价治疗有效率、血压下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治疗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A组(61.9%)和B组(64.0%);三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后三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一用药,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晓珍;周智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基础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基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院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的足月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游泳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记录两组每天体质量、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神经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在体质量增加、每天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神经行为安慰性增加,颈紧张反射活跃,手握持力度增加,并能重复抓握,觅食反射活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游泳及抚触婴儿是早期的保健活动,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

    作者:王志军;余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重症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66例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患者真菌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6例老年重症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痊愈31例,好转17例,死亡18例。结论对老年重症患者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以减少医院真菌感染。

    作者:白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的降糖策略及清创时机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的降糖策略及清创时机对糖尿病足溃疡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快速降糖组及渐进降糖组,比较组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足溃疡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不同降糖策略下溃疡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渐进降糖组比较,快速降糖组血糖达标早、低血糖发生频繁。两组患者清创越早,其溃疡愈合时间越短( 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住院期间降血糖不应苛求血糖达标,应重视避免低血糖的风险,尽早行清创手术。

    作者:程劲松;汪四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脂必妥片早期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阿托伐他汀和脂必妥片早期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通许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和脂必妥片,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降脂效果、心功能、不良反应等临床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优于脂必妥片组(P﹤0.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径、左心射血分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脂必妥片组(P﹤0.0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脂必妥片组( 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脂必妥片都具有良好的降脂和改善心功能效果,而阿托伐他汀的效果更好,且药物安全性高。

    作者:陈春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瘢痕妊娠29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CS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9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等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9例CSP 患者中13例误诊为宫内妊娠,其余16例患者结合病史及阴道彩超确诊。29例CSP患者中1例予急诊子宫切除术,1例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2例行经阴道病灶切除术,其余25例入院后应用米非司酮、氨甲蝶呤或两药联合应用预处理,15例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成功,2例药物治疗过程中阴道流血量多,予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止血后行宫腔镜病灶切除,余8例患者中2例行宫腔镜下清宫术,3例行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1例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时阴道流血量多,立即行经腹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1例宫腔镜检示子宫憩室妊娠,病灶与膀胱粘连严重,予经腹子宫下段病灶切除术,1例予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单纯药物治疗失败10例患者经保守手术治疗均治疗成功。单纯药物治疗术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阴道流血时间长,月经恢复慢。结论早期诊断及个性化选择保守手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可避免切除子宫,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作者:李文艺;陈俐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输入性恶性疟疾(脑型)19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输入性恶性疟疾(脑型)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19例输入性恶性疟疾(脑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17例完全治愈,外周血中疟原虫消失时间3~13 d,平均5 d。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输入性恶性疟疾(脑型)病情复杂及危重,尽早诊断和病原学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义胜;杨跃杰;姚雪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