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或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樊素雄;任新元;王彦

关键词:丙泊酚, 芬太尼, 利多卡因, 人工流产
摘要: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早孕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先静脉推注芬太尼1 μg/kg,后再静脉推注丙泊酚1.5~2.5 mg/kg;B组(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利多卡因30~40 mg,然后静脉推注丙泊酚1.5~2.5 mg/kg.比较两组诱导时间、诱导量、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但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25%,B组仅有2例发生呼吸抑制;A组苏醒时间长于B组.结论 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理想,对呼吸影响轻微,苏醒快,镇痛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广泛运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临床联合用药

    目的 观察盐酸头孢他美酯联合蒙脱石散及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头孢他美酯、金双歧和蒙脱石散;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头孢他美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为85.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腹痛及腹泻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头孢他美酯联合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疗效确切,可缩短患儿病程,改善症状,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永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生长发育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的婴儿(IDM)生长发育情况,为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儿童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8例IDM进行了系统管理(IDM1组),与68例儿保科体检的正常婴儿(对照组)及60例非系统管理IDM(IDM2组)进行了比较,观察其体格、智能发育及气质类型进行了随访.结果 IDM出生体重与母亲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有关;IDM1组围生期总的并发症明显低IDM2组(P<0.05),至1岁时体格发育达标率及智能发育均高于IDM2组(P<0.01)及与对照组近似;儿童1岁时气质评估无明显差异.结论 IDM母亲孕期控制血糖、婴儿出生后进行系统管理,可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及至儿童1岁时体格和智能发育接近正常儿;远期发育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璟;严学勤;高建慧;何淑华;栾峰;陈宇明;刘仲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术后早期肠梗阻35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永福县中医院35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愈,平均住院治疗时间12 d;3例经手术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5 d;无肠瘘及死亡患者.结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以早期炎性肠梗阻为主,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对于长时间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肠绞窄趋势者应中转手术治疗.

    作者:文昌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盐酸罗哌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盐酸利多卡因及二者混合液在经皮肾镜碎石(PCNL)术中行硬膜外阻滞的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中并发症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行PCNL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选第11~12胸椎间隙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于左侧卧位穿刺置管(向头侧置管留置3 cm)后注入试验剂量2%盐酸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局部麻醉药中毒并有麻醉平面,再注入所配置的硬膜外麻醉药物5~7 ml.Ⅰ组为0.447%盐酸罗哌卡因+0.5%盐酸利多卡因;Ⅱ组为0.894%盐酸罗哌卡因;Ⅲ组为1.5%盐酸利多卡因.观察三组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并发症.结果 三组患者均镇痛满意,术中未见患者因手术操作而主诉疼痛,平卧位和截石位时生命体征均能保持稳定,但在转俯卧位后,Ⅱ、Ⅲ组患者血压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心率出现代偿性增快.三组患者各时间点血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Ⅲ组下降明显.Ⅲ组有22例(55%)血压下降超过25%需要使用麻黄碱处理,而Ⅱ组有12例(25%),需要使用麻黄碱处理,Ⅰ组没有用缩血管药.三组患者中有部分出现寒战、躁动和呕吐等并发症,发生几率以Ⅰ组少,Ⅱ、Ⅲ组相对较多.结论 PCNL手术中应用0.447%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5%盐酸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吴黎生;张新建;盛莉;刘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长期应用激素诱发肺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的方法,对24例长期使用激素并发肺结核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与普通肺结核相比,长期应用激素相关肺结核临床表现以中高热、乏力多见,干咳和胸痛少见;病情重,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合并肺外结核多见;X线上多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片絮状阴影;合并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病灶分布范围较广,以非肺结核好发部位发病率高,多分布在双侧肺、中肺野及下肺野.结论 长期使用激素易诱发肺结核或导致原来肺结核恶化,对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及祛泡效果.方法 将在解放军152中心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2例应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散,研究组101例在应用复方聚乙二醇4000散的基础上加用西甲硅油,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以及肠道内泡沫情况.结果 肠道清洁率肠道内无泡和少泡率研究组(94%)明显高于对照组(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的准备中可有效去除肠道内的泡沫,提高视野的清晰度.

    作者:郭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探讨确山县第一人民医院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364例肝切除手术中69例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影响因素.结果 69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治愈65例(占94.2%),死亡4例(占5.8%),其中2例继发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继发腹腔感染死亡.结论 手术适应证的严格掌握,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巧,正确而充分的引流,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刘景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8例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150 mg加入到5% ~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68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100 ml加入到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1次/d,连续使用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恢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生化指标,无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庆杰;和振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5例支原体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并设同期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感染有较好疗效.

    作者:莫万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和终结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病症, 常使病情恶化, 预后不良,病死率明显增加.许多抗心律失常药因其负性肌力作用,在用于此类患者时受到限制.胺碘酮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而负性肌力作用很轻,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008 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采用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治疗CHF 伴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60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席宏巍;任爱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126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104例,双侧22例,结石长径0.6~2.3 cm.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87%,5例改开放手术,11例几乎未碎石即上移入肾孟,平均手术时间36 min(15~85 min).术后3个月复查,结石排净率为82.5%,肾积水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宋宗生;张磊;秦本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30例患者,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并且患者恢复情况较好.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性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及长期合并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群.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造成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为急性血肿占位效应及血肿代谢物对周围脑组织的损害,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清除颅内血肿、降低周围脑组织的受压以改善颅内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继发性脑水肿成为外科治疗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外科治疗HICH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唐建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在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38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征像.结果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两端为多见,中间段较少;输尿管狭窄的部位与肾积水的程度有关,狭窄部位越高时,积水程度越重,狭窄部位较低时,肾积水程度相对较轻;输尿管狭窄的程度及病程与肾积水呈正相关.结论 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龙;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诊心肺复苏1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因心跳骤停(CA)来院急救的140例患者行心肺复苏后的结果及影响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为有效的心肺复苏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急救的140例心跳骤停患者,分析患者复苏的方式、急救时间及复苏的结果等,为临床心肺复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结果 复苏失败122例,成功18例,其中3例痊愈出院.复苏的方式、时间等对心肺复苏结果有重要影响.结论 心跳骤停是急诊医学中的常见情况,急诊工作者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王宏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热灌注治疗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热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后行丝裂霉素(MMC)膀胱热灌注化疗.结果 34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4例,好转7例,复发3例.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膀胱区疼痛,肉眼血尿14例.全身反应少见.在6~24个月复发再次电切气化切除,随访期间内未发现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MMC膀胱热灌注化疗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中山;毛利峰;魏广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家庭特需服务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家庭特需服务开展的意义.方法 428例采用剖宫产术后家庭特需服务的产妇做为观察组,382例剖宫产术后按常规出院的产妇做为对照组,对产妇所掌握的护理技能及母婴并发症的观察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剖宫产术后家庭特需服务的产妇及家人的护理技能(合格率99%、97%)均高于对照组(合格率94%、86%),同时采用家庭特需服务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亦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家庭特需服务能帮助产妇及家人掌握的护理技能,有利于母婴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理舒适护理在呼吸机患者上机前后应用效果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本质的逐渐深入,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力求达到这一境界的有效护理模式,舒适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我们所从事的各项护理工作中都应讲究舒适护理.

    作者:章丽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上蔡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2006年7月到2008年6月住院收治的91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91例败血症患儿并发化脓性脑膜炎13例,发生率为14.3%; ②临床诊断败血症与确诊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临床首发症状相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败血症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脊液检查是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可靠指标.

    作者:曹香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61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8月柳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52.5 min,平均住院时间23 d,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无内固定松动、弯曲折断等发生;术后疗效评价为优43例,良13例,差5例,优良率为91.8%.结论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获得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等良好效果.

    作者:罗柳怀;兰海生;黄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