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F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王改焕

关键词:内固定术治疗, 胸腰椎骨折, 手术配合体会, 脊柱骨折, 骨折患者, 临床, 疗效, 报告
摘要: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1].我院自2004年2月~2005年8月对28例腰椎骨折患者施行全麻下A-F钉内固定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静脉滴注拔针后按压针口新方法的观察

    目的 探讨更适合老年静脉滴注患者拔针后按压针口的新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大限度减轻患者的损伤.方法 将400例老年静脉滴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拔针后采用新方法按压针口为实验组;采用传统方法按压针口为对照组.15min后对比两组方法所得结果及患者对新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有效率达到9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1%(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也超过对照组.结论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远超过对照组,新方法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潘勤勤;陈春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孕中期妇女血清free-β-HCG/AFP产前筛查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目前运用的孕中期妇女血清free-β-HCG/AFP产前筛查参数筛查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畸形(NTD)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湖州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11月至2004年11月间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临床产前筛查11 292例孕14~20+6周孕妇的结果结合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292例孕妇中,筛查阳性率为4.57%,其中DS阳性率为3.57%;检出DS 5例(包括1例罗伯逊易位病例),漏诊2例;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6.47%,诊断指数为67.9%.筛查18三体综合征阳性率0.30%,检出18三体综合征2例,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99.70%,诊断指数99.70%.筛查NTD阳性率0.71%;检出NTD 1例,无漏诊病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30%,诊断指数为99.30%.结论 目前运用的孕中期妇女血清free-β-HCG/AFP产前筛查参数在中国人群中应用是可行的;为进一步提高筛查有效率,建立自己的人群中位数,确立自己的高风险参数截断值是必要的.

    作者:何平亚;张甦;文革生;沈国松;邱惠麒;薛建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恶性病变多为子宫内膜腺癌、宫颈癌,良性病变多为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或息肉、宫内节育器、子宫肌瘤等,还有的妇女因服用雌激素或外用雌激素药后亦可引起绝经后出血.为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本文对1995~2005年10年内我院门诊诊治的5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代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治疗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阿奇霉素是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对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各类病原体均有抗菌活性,尤其是对流感嗜血杆菌以及目前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的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性.本文就阿奇霉素治疗CAP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胡翠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CT以其优良的密度分辨率,已成为肾上腺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收集了2000年8月~2004年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肾上腺肿瘤,分析其CT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要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A-F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1].我院自2004年2月~2005年8月对28例腰椎骨折患者施行全麻下A-F钉内固定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改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

    唇腭裂在胎儿先天性畸形中并不少见,居围生儿出生缺陷第4位,约1.8:1000.随着超声技术的提高和仪器性能的不断进步使大部分唇腭裂能在胎儿出生前得到明确诊断.现将我院6年间查出的7例胎儿唇腭裂畸形作一回顾性分析和报道.

    作者:陈巧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64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2001年3月~2002年9月,采用中西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眩晕症患者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太民;周遂民;何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一期根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38例临床分析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近5年来,我们对38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性切除来代替单纯切开引流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章志坚;丁如良;梁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漏诊原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临床常见心血管急症,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AMI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强调早期溶栓治疗,而溶栓治疗对发病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在临床上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症状不典型而导致误漏诊,贻误了佳治疗时机,为了更好地掌握AMI的早期诊断,降低漏误诊率,笔者回顾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AMI漏误诊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于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后尿道并发症

    膀胱肿瘤切除后应用膀胱灌注化疗的目的是降低肿瘤复发和防止复发时病变的进展,但多有尿道刺激及膀胱炎等并发症.我科自2000~2005年共收治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其中40例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尿道灌注,在治疗和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后尿道并发症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剑勇;刘宗元;李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从抗生素的角度谈医疗安全

    近年来,医疗纠纷案例比以往明显增多,其中一部分与使用药物有关.国家对新药开发的管理极为严格,也加强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检测力度.但是,药物滥用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的药品调配+药品安全的使用=药学服务,这是药师与医师、护士和医技人员共同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全过程.在2003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研讨会上,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王羽说,医疗机构将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对医、药、护师及其他人员进行有关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对医师加强药物知识的培训,对药师加强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和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技能的培训,促进医护人员药物治疗的知识与技能的更新.

    作者:崔战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尿病诊断的影响因素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糖尿病疑似病人的诊断,我院内分泌科实验室于2004~2005年共对疑似糖尿病病人做葡萄糖耐量试验624例,被诊断为糖尿病200例,占正常者66.2%.其中7例由于患者没有按照检查注意事项去做,而医务人员检查时没有发现这些人为的因素而出现高血糖的假象影响糖尿病诊断,医务人员未解释清楚,患者理解错误7例,由于医务人员的操作失误2例,现对其影响因素作一详细分析:

    作者:谢福萍;梁秋蓉;谢景云;黄保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症肺炎致急性肝损害16例临床分析

    重症肺炎治疗困难,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部分病例可以出现严重肝损害或以肝损害为首发表现.本文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重症肺炎致急性肝损害病人16例,进行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郭玉香;陈凌;吴清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为探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采用自拟的问卷对103例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病人有一定的疾病知识,但缺乏科学的健康指导,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健康教育内容.因此,根据不同个体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和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评价,满足病人的疾病知识需求和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质量.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并发症发生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预防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之,可激发病人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进行长期有效的血糖控制,预防和延迟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解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以针对其薄弱环节有目的地加强健康教育,增加疗效,防止疾病发展,对103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89例缺血性卒中后抑郁临床分析

    卒中后抑郁(PSD)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康复的并发症,可延长神经功能缺损时的恢复并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亦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我们对8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抑郁相关因素的分析如下:

    作者:李华;胡巧莲;张文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328例诊治分析

    腹部开放性损伤中,对诊断是否有小肠破裂多无困难,但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对诊断有无小肠破裂常感困难,稍有不慎极易漏诊或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我院从1995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328例,现将其诊治过程的失误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或减少漏诊、误诊的方法.

    作者:张忠义;李怀敏;杨聪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溶栓的疗效观察和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心脏停搏猝死的常见原因.采用早期溶栓治疗,从而挽救缺血心肌.在临床诊治工作中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溶栓效果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作出早期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溶栓治疗的时期不同,疗效有一定差别,观察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贾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比较

    支原体肺炎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之一,占小儿肺炎的20%,既往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其感染率明显上升,且有局部流行的趋势,而且有时呈暴发性[1],因除大环内酯类药物外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故而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甚为重要.我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采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3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取得满意效果,并与红霉素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群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点式结扎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较常见的静脉曲张,它不但影响美观,而且由于疼痛使患者行走困难,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小腿溃疡,血栓形成后脱落,可致肺栓塞,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成为必要措施[1].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采用小切口点式结扎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2],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毅;李贞;谭伟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