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目标BIS监测下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詹剑

关键词:舒芬太尼, 芬太尼, 应激反应, 高血压, 脑电双频指数
摘要:目的:研究目标BIS监测下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全麻诱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F组和S组。F组:芬太尼3μg/k g;S组:舒芬太尼0.3μg/k g。两组患者均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BIS值为(45±5)时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插管后10min(T4)时MAP、HR、BIS值及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T0)及插管前(T1)BIS值及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麻醉诱导后MAP、HR均较T0时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气管插管后S组M A P、H R波动明显小于F组(P<0.05),B I S、血糖水平较插管前升高,但均低于F组。结论:B I S监测下等效剂量舒芬太尼、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舒芬太尼诱导的抑制效果比芬太尼诱导的抑制效果更好。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完善医院病区中药房管理的路径思考

    病区药房的管理工作琐碎、管理难度较大,并且药房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医院要不断完善病区的药房管理。

    作者:刘玉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诊肠梗阻合并中重度低血钾症患者麻醉处理1例

    患者,男,75岁,体重60k g,因不完全性肠梗阻于10月25日入院,给予保守治疗,期间因腹胀时现时隐,考虑曾有手术史,为肠粘连所致,家属要求保守治疗。11月12日因腹胀明显家属要求手术。术前访视,患者面色略苍白,精神尚可,腹部膨隆明显,有3次胆总管胰腺手术史,具体不详;有糖尿病史15年,从初口服降糖药至目前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发现低血钾史3~5年,曾在三甲医院接受低钾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无低钾症状;入院至手术日末梢血糖5.0~15.1m m o l/L。目前病区内给予优R6u/日,补达秀口服3天后改10%氯化钾30m l/日,输血球400m l。入院后部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情况:E C G:电轴左偏,T波改变;胸片:两肺正常,右侧胸膜病变;血钾:2.1~2.8 mmol/L;血糖:8.2~11.0mmol/L;Hb:48~89g/L;白蛋白:29~34g/L。

    作者:王建珍;祁喆;李蔚波;薄志华;李国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与常规接产技术的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有利于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水肿及疼痛度,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术提高了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这一技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文娟;沈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缝隙服务在接台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对接台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经验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月接台手术病人1068例为观察组,在整个接台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选择:2014年10月~2014年11月接台手术病人1084例为对照组,在接台过程中实施常规接台护理服务。统计两组接台时间、病员满意度、麻醉诱导术前抗生素是否输注完毕等,比较两种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无缝隙护理的观察组接台病人满意率提高,接台时间缩短,麻醉诱导前术前抗生素均已输注完毕,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台病人中开展无缝隙护理服务既保证了手术安全,又缩短了接台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得到提升。同时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既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也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

    作者:王晓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6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胆囊结石患者,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均有显著疗效,但腹腔镜手术还具有出血少、用时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泻病并高渗性脱水的急诊治疗

    目的:研究腹泻病并高渗性脱水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腹泻并高渗性脱水患儿55例的临床资料,对急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儿入院后,经过补液、纠正酸等治疗,脱水症状得到纠正,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100%。结论:腹泻病并高渗脱水的急诊治疗要及时、安全、有效,从而使脱水症状得到纠正,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黄共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因组挖掘”4年“掘出”19种新产品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通过学校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一个生化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挖掘”(Genome Mining)技术搜寻了1万种细菌,仅用4年时间就发现了19种前所未知的天然磷酸盐新产品,每种都有望成为有潜力的新药,其中之一已确认可作为抗生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C 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扫描诊断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碘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出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目的,临床应及时作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诊断安全性。

    作者:薛永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与艾灸治疗面瘫的疗效初步观察与评估

    目的:研究针灸和艾灸的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按照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针灸疗法的同时加入艾灸疗法实施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面瘫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与艾灸联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方法:对照组2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2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半导体激光虹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实施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7d、术后1年的眼压有明显下降,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但虹膜新生血管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虹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以及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因此临床应根据具体病情而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新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及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置入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冯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癌患者microRNA与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其参与调控部分基因表达。某些microRNA不仅作为“癌基因”、“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还可调控胃癌的化疗敏感性。研究microRNA与胃癌化疗敏感性,为临床化疗开辟了新思路。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和分析。

    作者:尹晓菊;骆玉霜;赵君慧;沈存芳;范宝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6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法。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对比P均<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邹江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3年和2014年医院感染的细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2013年和2014年医院感染的细菌药敏实验结果,为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对本院分离出的774株细菌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G+菌与2013年G+菌比较,χ2=4.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监测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部分药物的耐药性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的细菌仍以G-杆茵为主。菌种及细菌耐药敏感的变化使经验性的选择抗生素变得复杂。临床医师应尽量合理用药,以控制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宋爱芹;孟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护理管理模式在我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的应用效果,为新型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提供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入院的89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419例)和对照组(474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使得我们对示范工程工作的不断发展充满了信心。

    作者:付莉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质细胞共培养造血干细胞的应用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发育为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方案。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在体外对造血干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作用,本文对基质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哲;曾宪卓;鲁菲;郭明辉;董慧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48例,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癌症患者宜戒烟少饮酒

    日本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的研究发现,吸烟、嗜酒的癌症患者在10年内患上其他癌症的风险可达戒烟酒癌症患者的3倍。因此,癌症患者更要注意戒烟,并尽量戒酒。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小屋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高血压病的防治是当前我国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课题社区内“健康小屋”的建立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水平,调动了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疾病的积极性,对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控制延缓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方法:以“降低危重病人转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解析问题,并制定对策。结果:开展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5%,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同时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管理能力,增加了责任心、凝聚力、创新力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提高护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天霞;秦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