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殊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和临床效果的影响

芦文婷;衣晨瑶;武红梅

关键词:特殊护理干预, 胎膜早破, 产妇, 分娩
摘要:目的:分析特殊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本院收治70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行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2.12±5.24)分、(29.33±1.1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8.15±5.79)分、(35.84±2.89)分;研究组自然分娩率55%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两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优化分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28例,其中28行X线检查,20例行C T检查,3例行M R I检查。结果:发生于膝关节24例,髋关节1例,踝关节2例,肩关节1例,1例双膝关节均发生。影像学表现关节间隙及周围大小不等、多发钙化的软骨小体,中心密度低,边缘密度稍高。结论:X线、CT、MRI检查对本病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李颖文;牛学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150例尿路感染患者检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鹿城区人民医院尿路感染患者检出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的住院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150例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ATB鉴定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i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情况。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产 ESBLs株占49.3%,其对抗生素有着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很高,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产ESBLs株耐药率较高,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达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孙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甲状腺癌术后有效控制低钙血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后进行有效控制低钙血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我科收入一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低钙血症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通过有效的控制低钙血症的护理,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控制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常规进行预防性静脉滴注钙剂治疗。在进行静脉补钙治疗的过程中,从护理方面加强病情观察,落实相应护理措施,有效控制低钙血症重症发作导致严重后果,病人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王晓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4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推拿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推拿与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对比2组肩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肩周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肩周炎患者优, P<0.05。结论: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崔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闭经60例分析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闭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方法:将闭经的60例患者于0、1、2、4、6、8周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并严密观察和记录月经情况。结果:阿立哌替换治疗后,第2周催乳素水平即有下降,55例在完成换药治疗8周后,均恢复月经。结论:阿立哌唑替换利培酮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紊乱。

    作者:谭权;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的影响,通过护理干预改善餐前胰岛素注射不及时的行为,提高注射及时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计餐前胰岛素注射不及时查检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确立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由活动前的64.5%上升至89%。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改善了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低的现状,是一种有效提高餐前胰岛素注射及时率的方法。

    作者:曾前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浅议正畸、修复联合疗法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正畸、修复联合疗法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普通组与联合组,分别给予常规方法及正畸、修复联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方法治疗后恢复情况及治疗优良率。结果:联合正畸修复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75.5%(P<0.05)且3年后联合组各项功能恢复人数于复发人数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使用正畸、修复联合疗法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可促进面部形态结构与咬颌关系恢复,能够更好的解决患者发音与咀嚼等各方面问题。

    作者:张慧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医院聘用护士离职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通过对医院聘用护士离职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讨了如何降低聘用护士离职现象,稳定护理人员队伍的方法。方法:对2015年度医院所有离职护士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护理工作量大,个人及家庭原因,由于倒夜班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及福利待遇低以及自身能力等因素是导致聘用制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结论:在护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多主动关心聘用护士的心理状态,了解护士离职原因,给予支持及鼓励,更好地稳定护理队伍,降低离职率。

    作者:何枭娟;马英;黄文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复方骨肽注射液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注射液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补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8.2±1.3)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1.9)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骨肽注射液能有效的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煜;程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管状胃在食管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管状胃在食管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分别行管状胃成形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P<0.05)。结论:应用管状胃成形术治疗管状胃患者,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明星;聂志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体外受孕辅助生育的主要并发症,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加强护理,对症处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22例,通过多元化护理,对症支持治疗,全部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燕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小儿咳嗽的中医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儿咳嗽的中医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咳嗽患儿纳入到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4例患儿分为中医治疗组(n=42)与西医治疗组(n=42),对于中医治疗组,采用中药疗法,药物选择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于西医治疗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盐酸溴已新片、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喷雾剂(万托林)、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伪麻美芬滴剂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息变化情况。结果:中医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喘息改善情况上,优于西医治疗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咳嗽患儿,对症治疗更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在这一方面,中医治疗法优于西医治疗法,该种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神经元识别标签或帮助阐明大脑神经回路

    人类的大脑是由神经元的复杂回路组成的,而神经元是一类可以通过电化学信号来传递信息的细胞,类似于电脑的网络一样,神经元回路必须以特殊的方式互相连接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但在人类大脑中数以亿万计的神经元如何进行连接呢?而且神经元如何同正确的细胞进行连接?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搜寻可以标记细胞形成连接的标签识别。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七味消食丸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七味消食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君药山楂中熊果酸含量。结果:熊果酸进样量在0.044352~1.330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99.48%(RSD=1.1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军栋;李俊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抗菌药物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回顾性分析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90例患儿使用抗菌药物的90例,使用率100%,均为静脉滴注给药,58例患者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换药率16.67%。红霉素、头孢呋辛酯、头孢美唑、头孢西丁药物是临床用药中频率高的。结论: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基本合理,无出现药物滥用情况,联合用药较多,针对部分疾病还应进一步加强用药监督。

    作者:秦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新检测技术有助高效诊断罕见癌症

    剑桥大学发布的研究显示,一种新开发的无创、低成本检测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医生诊断恶性生殖细胞瘤,以便及时展开治疗,提高疗效。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为有效的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标本中检出的104株多药耐药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根据标准筛选多药耐药菌,并对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的104株多药耐药菌前5位菌株依次为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31.73%、20.19%、10.57%、7.69%、7.69%;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占43.27%、27.88%、18.27%;尿液中多药耐药菌以屎肠球菌为主,痰液中多药耐药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泌物中多药耐药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各临床科室均有检出多药耐药菌,检出科室前3位依次为神外科、神内科、心内科。结论:通过多药耐药菌临床分布风险评估确定预防控制重点,加强对高危科室、高危环节和易感人群的干预,减少多药耐药菌感染和传播。

    作者:张桂芬;张永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压疮管理小组在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小组在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对2014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四季度我院的院内压疮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成立压疮管理小组,进行现状分析及要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在压疮管理小组的跟踪及指导下,院内压疮发生率由2014年1~6月份的0.677‰降至2015年7~12月份的0.147‰。结论:压疮管理小组在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嘉宁;杨爱菊;董晓玲;葛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基于临床药学多元化服务实证研究

    目的:阐述临床药学服务促进合理使用药物和指导作用。方法:在临床服务实践基础上,对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给予评价及防治。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应主动跟踪临床遵循并坚持药物治疗策略,优化临床、患者需求的药学服务,建立健全临床药学工作制度和法规组织、干预、融入治疗团队,推进临床药学发展。

    作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已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腹腔引流时间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康复迅速、安全可靠等特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华君;李忠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