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科学家发现雾霾致病新机制

关键词:科学家, 粘液高分泌, 呼吸道疾病, 大气颗粒物, 超细颗粒物, 致病机理, 气道炎症, 新机制, 慢阻肺, 发病率, 病死率, 中国, 哮喘, 肺癌
摘要:大气颗粒物(P M)暴露可增加哮喘、慢阻肺和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其致病机理却一直不清楚。中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首次阐明了超细颗粒物诱导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一种新机制。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疤痕子宫自然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疤痕子宫自然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待产的疤痕子宫孕妇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并同时选取非疤痕子宫产妇9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通过阴道试产分娩方式分娩,对照组产妇通过自然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耗时等。结果:观察组90例疤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76例,成功率84.44%;对照组非疤痕子宫产妇,自然分娩79例,成功率87.78%。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418);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和产程耗时经对比(T=0.86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疤痕子宫孕妇,自然分娩可行性较高。在进行分娩时,要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选择自然分娩方式或者剖宫产方式。

    作者:覃惠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医用取皮机和碾皮机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整形手术中所使用的器械也越来越精准,取皮机和碾皮机就是其中之一,手术过程中取皮机和碾皮机能否正常使用与我们用后的正确处理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使用后的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遵照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和要求,以免损坏产品,影响临床科室使用。

    作者:温雨琼;严冬梅;谢华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中医肛肠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肛肠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70名实习护生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分配至实验组(临床路径式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教学评价和护生评价均优于对照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试验组护生理论、操作、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理论、操作、综合能力,同时规范了教学流程,提高了教师的带教水平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步琪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mTOR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目前,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靶向杀伤肿瘤细胞已成为研究热点。PI3K/Akt/mTOR作为一个已被证实影响肿瘤发生、发展、迁移、侵袭的信号通路,mTOR是其中一个关键的靶点。本文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机制和以及mTOR抑制剂对于肿瘤治疗的研究。

    作者:姜玮嘉;孙国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重症心肌炎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重症心肌炎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9.31%。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心肌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接受各项护理措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治疗效果以及身体的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邓红娟;李飞;朱祥苓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管状胃在食管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管状胃在食管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分别行管状胃成形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P<0.05)。结论:应用管状胃成形术治疗管状胃患者,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明星;聂志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肺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对肺部功能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地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肺部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以及肺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辅助促进患者的治愈率,同时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科学家发现雾霾致病新机制

    大气颗粒物(P M)暴露可增加哮喘、慢阻肺和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其致病机理却一直不清楚。中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首次阐明了超细颗粒物诱导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一种新机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疗效、死亡率。(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血淀粉酶。结果:(1)两组急性胰腺炎治疗有效率、死亡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血淀粉酶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第3天血淀粉酶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奥曲肽相比,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表观遗传学与心血管疾病

    表观遗传学指编码序列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模式发生稳定遗传且具有可逆性。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表观遗传学在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中的角色和作用。

    作者:白玉婷;周白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结合使用于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41例,观察组137例。对照组单独使用缩宫素,观察组则将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结合使用。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30%和95.62%,且观察组出血天数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结合使用于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且能保证安全性,应当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

    作者:何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脊柱胸腰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脊柱胸腰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以上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归纳。结果:对以上患者随访1~2年,平均1.2年。在胸外伤随访结果上,气管切开和膈肌修补各4例、腹腔闭式引流7例,其中14例治愈,1例死亡;另外,4例患者手术治愈,5例患者效果显著改善,其他6例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脊柱胸腰段骨折截瘫合并胸外伤患者,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存在直接影响。

    作者:马永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成效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82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其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和腹痛胀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敷贴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其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惠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胎膜早破新生儿的应用

    目的:探讨脐血中性粒细胞C D64指数在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学意义。方法:将64例患儿分为病例组(胎膜早破组)32例、对照组(非胎膜早破)32例,对所有入选新生儿出生时在产房内即留取脐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 D64的表达,并留取病例组新生儿外周血查血培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胎膜早破新生儿C D64明显升高,且血培养阳性患儿CD64指数明显升高。结论: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明确提示意义。

    作者:钟蓓;冯罗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pH敏感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在许多治疗方案中,药物比如抗癌药等要想发挥高效作用。药物运载系统要想将药物运载到靶向部位,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总体概括为细胞外与细胞内。在细胞外,运载体在血液中的稳定性,血液中的循环时间,靶向组织部位的累积情况等等。在细胞内,运载体如何高效进入细胞,内含体逃逸问题,药物可控释放等等。

    作者:王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90例癫痫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90例患者分为单药组a、单药组b和联合用药组3个组别。单药组a、单药组b分别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组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联合用药。观察指标:(1)控制率;(2)副作用率。结果:(1)联合用药组相比于单药组a、单药组b控制率更高,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单药组b控制率高于单药组a,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三组副作用率相似,χ2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痫均有效,但联合用药不增加副作用,且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唐开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功能障碍肩周炎的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46例,采取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在减轻疼痛方面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可以明显减轻疼痛,解除肩部组织粘连效果显著,可使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07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其中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情况进行评分,护理前,两组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程度,护理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媛;刘国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非侵入性微型传感器可测人体pH值

    加拿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更准确测量pH值的微型传感器,或有助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包括癌症在内的一系列疾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改良密闭式吸痰冲洗方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密闭式吸痰冲洗装置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使用密闭式吸痰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滴注式冲洗,对照组采用手推式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有无呛咳反应,冲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冲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发生呛咳反应的机率低于对照组,冲洗前后实验组HR和SPO2的变化小于对照组HR和SPO2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蔡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