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谢磊

关键词:共青团工作, 共青团组织, 红旗, 团支部, 优秀团员, 团建工作, 量化考核, 医院发展, 团委, 团干部, 党建带团建, 江苏省, 民主评议, 信息数据库, 无锡市, 总体格局, 中心, 信息平台, 显著成效, 先进人物
摘要:1实施凝聚工程团结青年增强医院发展的思想引力1.1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凝聚组织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推进和同步考核。创建“五四”红旗团组织。根据院党委的部署,医院团组织全面开展“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工作,5年来取得显著成效:团委成功创建省“五四”红旗团委,还建成省“五四”红旗团支部2个、市“五四”红旗团组织4个、医管中心级“五四”红旗团组织10个,省、市级“五四”红旗团组织数量位居全市卫生系统首位。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先后组织40名余团干部来我院参观交流团建工作。创新支部团建工作体系。探索新机制,团委制定并下发了《团支部建设目标任务书》,对团支部工作实施了以平时量化考核、年度汇总分级和党团联合表彰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创建新载体,团委构建了团工作信息平台和推广了团支部电子台账,建立团属网络“群”组织( QQ 群)15个,覆盖300余名团员青年,医院网站发布团工作信息300余篇,扩大了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健全团员个人评价机制。依托团员和团干部信息数据库,团委科学设立对团员年度量化考核和民主评议指标,五年来,共组织1200余人次参加团内年度量化考核和民主评议,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气氛,涌现出江苏省优秀团干部1人、无锡市优秀团员(干部)4人、市医管中心优秀团员(干部)30人等先进人物,1人当选为无锡市第十八次团代会代表。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重要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暴力事件现状分析与对策

    文章从分析近年暴力袭医事件的状况入手,剖析暴力袭医事件的原因,探索预防恶性事件的方法,为医院安保工作提出理论参考。

    作者:肖翔;邱鸣;杜鼎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4-2013年江苏省院前急救资源的现状与发展

    目的:了解2004-2013年全省院外急救资源的发展情况,为江苏省院前急救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计发放调查表,内容包括急救中心整体规模、院前急救情况、人员配置情况以及科研课题与论文发表情况。结果江苏省急救中心整体规模不断扩大,院前急救工作量逐年上升,但急救队伍建设不足,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结论政府部门应重视院前急救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在基础设施、人员经费、急救车辆、医疗与通讯装备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急救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国强;沈正善;周立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信息化环境下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

    通过对某大型三甲医院医疗信息系统的调查分析,以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基础,对医院的信息系统平台实施风险评估,针对发现的风险提出应对措施,从而帮助医院提高管理质量。

    作者:唐菁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门诊退费管理“堵”与“疏”

    门诊退费环节的管理是做好门诊收费处内控管理的关键,该文通过原因分析、退费现状及问题查找、对退费管理中的堵塞漏洞、梳理流程以方便病人提出建议。

    作者:季文峰;朱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传染病医院实行托管后运行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通过对传染病医院由大型综合医院托管的运行情况分析,传染病医院在基础管理、运行的效率、效益、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进步,但从医院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强调政府主导,从托管的体制完善、医院文化建设、专科特色彰显、业务发展方向、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着手,探索出符合传染病医院特点的托管模式。

    作者:陆康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医改下的医院急诊能力建设与管理探讨

    文章结合武进人民医院急诊能力建设工作实践,从加快推进急诊急救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加强学习型专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创建覆盖全区的紧急医疗救援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针对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急诊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承担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能力进行探讨。

    作者:杨晓兰;周培根;李瑛;路定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品管“优一圈”在改进医院门诊服务中的运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服务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医院服务的整体改进。医院将品管圈引进门诊管理,通过鱼骨图法对门诊服务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严格的举措并积极实施,医院门诊服务得到持续改善。

    作者:杨晓龙;王丽萍;黄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志愿者医院服务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南京市第一医院自2011年5月启动志愿者医院服务工作。遵循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思路,采用PDCA的科学管理方法和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经过不懈努力,稳步推进志愿者医院服务工作向前发展。

    作者:李梅;孙忠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传染病院的财务管理目标

    一院两址的运行模式,成本居高不下,必须明确财务管理目标,采取有效举措,确保医院逐渐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作者:徐青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打造医院“五优”服务新常态

    如皋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以来,以“班子优、队伍优、场所优、载体优、机制优”等“五优”服务为抓手,着力提高医务人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在全院营造改革创新、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使“五优”服务成为医院工作的新常态。

    作者:张文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实施项目管理促进医疗质量全面提升

    在医务处医疗管理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一套“项目管理”模式,即将31项基础管理项目按其性质分配到医务处“项目负责人”,每个科室设立“项目管理员”;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对所负责的项目组织学习、培训、督查、考核和反馈;在此基础上,科室开展持续改进活动。这种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促进了医疗安全。

    作者:夏正;张国新;高树云;冯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议我院外事信息工作的建设与管理

    随着医院外事交流活动的增多,医院外事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成为医院相关部门的重点,该文就医院外事信息工作的初步实践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顾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院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1实施凝聚工程团结青年增强医院发展的思想引力1.1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凝聚组织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推进和同步考核。创建“五四”红旗团组织。根据院党委的部署,医院团组织全面开展“五四”红旗团组织创建工作,5年来取得显著成效:团委成功创建省“五四”红旗团委,还建成省“五四”红旗团支部2个、市“五四”红旗团组织4个、医管中心级“五四”红旗团组织10个,省、市级“五四”红旗团组织数量位居全市卫生系统首位。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先后组织40名余团干部来我院参观交流团建工作。创新支部团建工作体系。探索新机制,团委制定并下发了《团支部建设目标任务书》,对团支部工作实施了以平时量化考核、年度汇总分级和党团联合表彰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创建新载体,团委构建了团工作信息平台和推广了团支部电子台账,建立团属网络“群”组织( QQ 群)15个,覆盖300余名团员青年,医院网站发布团工作信息300余篇,扩大了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健全团员个人评价机制。依托团员和团干部信息数据库,团委科学设立对团员年度量化考核和民主评议指标,五年来,共组织1200余人次参加团内年度量化考核和民主评议,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气氛,涌现出江苏省优秀团干部1人、无锡市优秀团员(干部)4人、市医管中心优秀团员(干部)30人等先进人物,1人当选为无锡市第十八次团代会代表。

    作者:谢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定点医院推行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化管理探讨

    定点医院通过建立医保沟通体系、信息体系、运营体系、服务体系等方式推进体系化管理,主动适应医保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徐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缩短骨科平均住院日中的应用

    平均住院日是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体现,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节约医疗成本,加快医院床位周转,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计划实施检查评价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文章探讨将PDCA循环应用于缩短骨科平均住院日的实践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李柳炳;董启榕;陈坚;陈海南;董大宁;叶传禹;邵沈华;陶家龙;黄倩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介绍了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文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办法与措施。

    作者:管文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欢迎订阅《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学会医患沟通方法、提高沟通技巧,时时体现对患者的细心、耐心、关心和爱心,处处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吴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农村医院剖宫产率及相关因素变化,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的正确认识,有效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选择某基层农村医院2010-2012年住院分娩剖宫产病例的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与2010年剖宫产率极高,经过有效的干预措施,2012年剖宫产率比前两年明显下降。结论通过有效干预,剖宫产指征明显变化,剖宫产率逐渐下降。

    作者:司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