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
该文阐述了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形式、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以及公立医院在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探索实践,从建立持续的筹资体系,加强医保资金的监管等方面对公立医院支付方式改革提出了建议.
作者:杨谢菲;李伟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档案管理必须适应医院工作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档案管理环境,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创新档案管理手段,建立档案管理科学体系,构建规范的电子化、自动化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疗、护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结合我院档案管理的经验,总结出如下三点要素,与同行商榷.
作者:孙希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办公室是一个综合管理部门,是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连接内外,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正常运转的中心枢纽.其主要职能为管理、协调、服务、信息处理和督办,既要进行日常事务管理,又要参与医院经营管理.办公室工作是否科学以及科学化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在医院的形象和管理效能的高低.在新形势下,只有主动适应新要求,不断增强办公室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有效地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作者:尚志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850张,在职职工1 000余人.多年来,我院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效,工会先后获得江苏省和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近期,该院工会召开了一次职代会,并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整个程序严谨规范,又不乏创新和亮点,上级工会高度赞扬,并组织40余家基层工会现场观摩.
作者:石春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血液预警概况血液预警(Haemovigilance)从单词的来源和构成上看,借鉴了药物预警(Pharmacovigilance)一词,由来自希腊文的Haema(血液)和拉丁文的Vigilans(警戒)组合而成[1],是“一系列覆盖整个输血链的所有环节(从献血者的招募到受血者的追踪)、旨在收集和评价治疗性使用血液/成分中产生的意外或者不良反应、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和复发的监控程序”.即整个输血链上为大限度地减少献血者和受血者的不良事件或反应、促进血液成分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一系列监控程序.“从血管到血管”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现代输血医学的广度,而血液预警则贯穿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整个输血链,体现了该领域的深度和根本内容:它所关心和捍卫的血液产品的安全性,对于输血链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至关重要,不仅已经成为现代输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工具,涵盖了血液成分,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制备,包括对献血者、受血者和医疗器械的监控和管理.
作者:梁文飚;孙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09年新医改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农村卫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农村卫生人才总体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卫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渠道不通畅,引进政策不宽松;待遇偏低,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工作条件较差,生活环境艰苦.建议以“扩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为目标,建立部门协同合作、医学教育培养、科学用人、人才激励、投入保障、对口合作交流6大机制,造就一批适应基本卫生制度建设需要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作者:夏迎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卫生行风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成因复杂,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该文分析了卫生行风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现状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作者:胥林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12年初,泗阳县卫生局为全面加强民营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以“三贴近”(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指导思想,在全县4所二级民营医院启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活动.在4所医院的各大病区中,选择思路清晰、富有责任心、综合协调能力强、精于管理的护士长,带领组织护理团队协同努力,将病危病重患者多、基础护理任务重、工作量大、护理人员配置符合要求,同时具有推广意义与实践价值的病区作为示范病区,经过筛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县中医院一病区、仁慈医院五病区、康达医院重症医学科等先期开展创建活动.
作者:胡伟;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在解决医院短期资金困境的同时也会引起财务风险,对其适度把握至关重要.文章对医院负债经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控制措施,并指出在负债经营时的注意点.
作者:邵建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办好医院内部报刊,须坚持“唯有常新才能长青”的理念,指导思想、采编力量、报道内容、版式编排突出“新”,记录反映医院建设与发展中的新举措新动态、医疗工作中的新技术新项目、医院文化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基层科室新做法新成绩.
作者:黄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改变,儿童慢性疾病(?NCD?)患病率显著上升.据统计,我国有10%~ 20%的儿童患慢性疾病,2%~4%患严重的慢性疾病.其中3-12岁儿童常见的慢性病有哮喘、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血液病(白血病、地中海贫血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慢性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及需长期治疗等特点直接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情绪及认知等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1].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疗不仅仅是强调提高患儿的生存时间,更强调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因此目前对慢性病治疗效果的评价已由针对生存时间逐步转为针对生存质量的评价(QOL).一项针对84名青春期儿童癌症存活者的调查发现,虽然他们生理方面的各个维度与同龄人均没有差别,但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同龄一般人群得分[2].加拿大Gupta等对39名看似正常的先心病儿童进行心理行为评估,发现先心病儿童较正常儿童有更严重的医疗恐惧和生理焦虑.疾病治疗过程可损害认知,如预防癫痫的苯巴比妥可延缓认知发育或导致严重的行为问题;治疗哮喘的茶碱、糖皮质激素等可引起患儿兴奋和幻觉;针对儿童白血病的放射治疗会使患儿专注度、记忆力、视觉运动协调性等受影响[3].
作者:阐玉英;张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该文立足南京市儿童医院图书馆规模小,资源紧缺,人员缺乏,经费不足等现状,从网上寻找儿科文献资源作为馆藏资源的补充,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为临床医教研服务.
作者:魏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世纪中叶,我国在结束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生产建设之初,金属中毒曾是当时为猖獗的一类职业危害.20世纪50年代,慢性铅中毒等患病率曾高达15%-30%,不仅人数多且不少为重度中毒患者,对工人健康和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威胁,急慢性铅中毒等金属中毒和金属烟热的防治一度成当时我国刚刚组建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专业队伍主要的工作内容.通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工作,我国在铅危害及防治的研究方面取得不少骄人的成绩.如国家颁布了统一的铅中毒诊断标准,并供作“法定”职业病诊断;进行了尿中不同分子量铅成分分析法、尿酶测定及评价方法等研究.近年来有关中毒机制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非靶器官系统,如学习记忆功能等,研究视野更深入到免疫、自由基、微量元素、气原介质、三致作用、基因多态性等方面.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铅危害及新进展.
作者:唐怀青;李学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人文管理的基础,医院的人文管理积极推动着医院的文化建设、人文服务,努力实现医院文化建设与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成为现代医院管理者的崇高职责和使命.
作者:范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文章探讨了创新行风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机制,提出以实施“便民工程”为行风建设契入点,以提升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为行风建设的具体实践.同时强调了医院必须强化品牌意识,巩固行风建设的成果.
作者:陈桂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年来,我省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卫生人才总量不足、人员部分学历偏低、技术水平差、结构配置不够合理、用人机制不活、人才培养滞后、缺乏长效机制等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若干对策:(1)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卫生人才发展专项基金;(2)采取更加优惠政策,吸引和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3)强化定点定向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队伍素质,建立长效补充机制;(4)进一步贯彻市级医院对口支援、专项扶植制度,全面提升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医疗水平.
作者:陈蓉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学习型组织建设是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也是行业文化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实现学习型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融合,对提升队伍素质,促进事业发展,打造具有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医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印小荣;朱艳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分析现在卫生系统的中大型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PET/CT的实际情况,提供创新PET/CT的技术、质量、运行“三优化”建设模式,实现区域共建共享;建立与国内一流PET中心合作平台,优化PET/CT诊断模式;建立完善的随访、关怀制度,优化服务质量,提高PET/CT使用率、诊断准确率、服务满意度.
作者:徐德武;朱亮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当今世界,知识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速度迅猛,世界面临着信息化、知识化的两大趋势.在大趋势下,管理活动中各种要素的配置、组合方式将更为合理、更加有效,管理之间竞争的重点在知识、信息、科技综合、高端人才,而现代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端员工的管理.医院属于高端人才比较密集、集中的单位,因此,抓好医院员工的管理,尤其是掌握科研或医疗高端技术以至科研和医疗复合型的高端人才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关键.
作者:马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 组织专家检查组对区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及所属卫生站和民营整形美容与口腔诊所等28家医疗机构进行院感专项检查.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有院感常识缺乏,消毒剂使用不规范,消毒供应环节稍薄弱.结论 需要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及加强监督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钱静;姜亦虹;沈黎;张亚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