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5-2016年连云港市农村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倪海平;刘彦凯;张学军;徐征东;庄家毅

关键词:土壤, 重金属, 镉(Cd), 铅(Pb), 铬(Cr), 污染, 连云港市
摘要: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农村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方法 2015-2016年,选取连云港市所辖赣榆区、东海县为监测县区,各选取40个村作为监测点,采集农村5~20 cm深处表层土壤,按《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09)、《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1997),进行镉(Cd)、铅(Pb)、铬(Cr)含量分析,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进行评价.结果 2015-2016年,连云港土壤Pb、Cd、Cr平均含量分别为(22.4±7.8)、(0.048±0.028)、(43.8±17.9)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8%、58.3%、40.9%.各监测点Cd、Pb、Cr质量分数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量值和江苏省1990年背景值(P值均<0.05).土壤中Pb、Cr、Cd达到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监测点分别占92.5%、97.5%、100.0%.2016年土壤Pb含量高于2015年,Cd含量低于2015年;东海县土壤Pb含量低于赣榆区,Cr含量高于赣榆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连云港市农村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指标总体安全,处于非污染状态.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差异.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南通市居民不安全驾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南通市居民不安全驾驶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和行为,制定道路交通安全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对南通市>15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了解其过去半年内机动车驾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南通市居民酒后驾驶率为1.4%,不使用安全带/头盔驾驶率为16.0%,不安全驾驶率为1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频率高(OR=1.874)是酒后驾驶的危险因素,认为少量饮酒对驾车有影响的态度(OR=0.230)是酒后驾驶的保护因素.男性(OR=2.608)、人均年收入越高(OR=1.244)、总行车里程越长(OR=1.223)、饮酒频率高(OR=1.800)是不使用安全带/头盔驾驶的危险因素;男性(OR=2.579)、人均年收入越高(OR=1.239)、总行车里程越长(OR=1.216)、饮酒频率高(OR=1.771)是不安全驾驶的危险因素.结论 南通市居民不安全驾驶行为较普遍,应加大力度进行监管.

    作者:许滋宁;季天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汽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汽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 空气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硅胶管采集、解吸后,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检测器检测.结果 当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为0.05~25.00 g/mL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5.2x-0.7,相关系数r为0.999 6;检出限为0.05 μg/mL,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3 mg/m3(采样体积为3 L);方法批内精密度为3.4%~4.8%,批间精密度为4.4%~6.8%;平均解吸效率为94.4%~100.9%.结论 该方法实现了使用一种分析仪器即可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和蒸汽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长美;朱宝立;尹立红;李小娟;吴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某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危害及从业人员血铅调查

    目的 了解某铅酸蓄电池企业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及对从业人员血铅浓度的影响,为职业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检测铅烟(尘)、硫酸浓度、噪声强度,利用电位溶出仪,对655名从业人员进行血铅检测.结果 该铅酸蓄电池厂作业场所铅烟(尘)暴露严重,不合格率达64.3% (9/14),;噪声检测不合格率达31.0%(9/29);硫化物检测合格率为100.0%(15/15);铅烟(尘)不合格岗位主要有:包片、磨片、铸板、铸焊等,以磨片为严重;高浓度铅暴露岗位的从业人员血铅水平和血铅超标率也较高.不同年龄、性别从业人员平均血铅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 该铅酸蓄电池企业铅暴露严重,血铅水平与从业人员年龄、性别、岗位相关,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职业防护.

    作者:张茹;还锡萍;张磊;申玉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水质处理器化学耗氧量加标试验中标准物质的选择

    目的 研究和确立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功能性检验加标试验中化学耗氧量(CODMn)的标准物质,进-步规范和完善现有试验方法,使样品检测和评价标准化.方法 试验葡萄糖、可溶性淀粉、柠檬酸、酒石酸、柠檬酸钠、酒石酸钾钠6种化合物作为CODMn加标物质,配制成加标溶液,测定其CODMn浓度和稳定性,以及加标原水中的pH值、浑浊度、在样品中的实际去除率.结果 水质处理器CODMn加标试验中,采用葡萄糖、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3种物质作为加标物质,性质稳定、便于操作,对同时进行的其他试验项目无干扰,实际样品检测的去除率合适.结论 葡萄糖、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适合作为CODMn加标试验的标准物质或组分.

    作者:张立辉;滕小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2-2016年苏北某县城商业性服务人员HIV/STD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

    目的 了解不同层次商业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病毒/性病(HIV/STD)的感染情况、危险行为,为针对性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6年对苏北某县城商业性服务人员进行HIV/STD监测,并问卷调查目标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高危行为情况.结果 2012-2016年各年HIV/STD监测结果基本接近,无HIV感染情况,梅毒和HCV感染率分别为13.70%、4.24%;高、中、低档商业性服务人员中,梅毒和HCV感染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危险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苏北某县城商业性服务人员无艾滋病感染,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中低档商业性服务人员是当地预防和控制HIV/STD和干预、监测的重点对象.

    作者:王健;陆玉忠;王标;王伟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一种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 评价一种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随机、盲态、阳性对照、非劣效性研究设计,选择3月龄~5岁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3个年龄组,按照1∶1比例随机接种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使用日记卡收集安全性数据,采集免疫前和全程免疫后第28天血液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并比较.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以一、二级为主,局部反应以红斑为主、全身反应以发热为主;与对照疫苗相当,试验疫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两组全程免疫后第28天抗PRP抗体质量浓度≥1.0μg/mL的受试者百分比均为100.00%.仅在3~5月龄组中发现试验组GMC略低于对照组(P=0.041),另2个年龄组中GMCs、GMF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该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安全性可以耐受,免疫原性良好.

    作者:王文娟;储凯;孟繁岳;胡月梅;朱加宏;王诗远;朱凤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SARIMA模型在猩红热疫情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ARIMA模型在猩红热疫情趋势预测中的应用,为江苏省猩红热疫情的及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5-2015年江苏省猩红热月发病数为基础,建立SARIMA模型,对江苏省2016-2018年猩红热疫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终建立SARIMA(1,1,0)(0,1,1)12,回代误差为15.47%,前瞻性预测误差为12.98%,预测结果表明,江苏省2016-2018年猩红热疫情依然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SARIMA(1,1,1)(0,1,1)12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和前瞻性预测精度,可用于猩红热疫情趋势的研究;江苏省猩红热疫情依然严峻,各地应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作者:张琪;刘文东;吴莹;时影影;郑金鑫;朱叶飞;周明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镉

    目的 探讨自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镉的方法.方法 选用王水-氢氟酸作为消解体系,采用自动消解仪对样品进行消解,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消解液中的镉,并对石墨炉的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积分方法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在选定试验条件下,镉质量浓度在0.5~4.0 μ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4mg/kg,加标回收率为94.9%~103.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9%~4.82%;采用该方法对4份土壤标准物质进行消解测定,测得值均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试剂用量少,消解土壤均一完全,重现性好,普适性高,适合大批量土壤样品镉的监测.

    作者:曹静;袁金华;汪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毒剂中的6种季铵盐

    目的 建立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毒剂中苯度氯铵、米他氯铵、西他氯铵、司拉氯铵、苄索氯铵和西吡氯铵等6种季铵盐的方法.方法 采用氰基色谱柱,以甲醇和0.05 mol/L醋酸铵溶液(pH=5.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选择263 nm为检测波长,外标法定量.结果 苯扎氯铵同系物在40.0~800.0 mg/L、苄索氯铵20.0~400.0 mg/L、西吡氯铵2.5~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低、高浓度加标水平的回收率范围为95.7%~104.7%、101.8%~105.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1.5%、0.3%~1.1%,方法检出限为0.8~6.0 mg/L,定量限为2.5~20 mg/L.结论 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于同时测定消毒剂中此6种季铵盐的含量.

    作者:李放;陈蓓;朱峰;张昊;刘华良;谈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放射工作人员特异性眼晶状体混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放射相关特异性眼晶状体混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16年南京市放射在岗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后极后囊部混浊率进行分析,分别用工种、年龄、工龄对混浊发生的风险比值比进行估计.结果 眼晶状体后极后囊部混浊检出率为3.65%;不同性别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医用组高于工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医用组混浊风险增加,>60岁年龄组、>30年工龄组亦可增加混浊发生的风险.结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眼晶状体的危害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作者:季晓庆;董翔;吴炜;朱春红;陈允菊;魏春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制鞋行业接触粘胶剂作业对女工生殖健康的影响

    目的 调查制鞋行业接触粘胶剂对女工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扬州市邗江区4家仍在使用粘胶剂的制鞋厂进行调查,刷胶作业已婚女工为接触组,不接触粘胶剂岗位且年龄结构相似已婚女工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女工每周工作时间>48 h的较少(x2=80.451,P<0.01).接触组女工月经异常率和妇科疾病患病率都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38.989、17.097,P值均<0.01).月经异常主要表现在周期紊乱、经量异常、常有较多淤血等.影响月经异常的因素有:加班、工作压力大、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经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影响妇科疾病的因素有:年龄、加班、工作压力大、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对车间环境有害因素检测显示:2013年甲苯浓度仍有15.6%不合格,2014年甲苯和丙酮仍有33.3%不合格.结论 刷胶车间有害因素超标情况时有发生,建议在控制车间有害物质浓度、做好女工个人防护的同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减压,以保障女工生殖系统健康.

    作者:陶爱峰;严玮文;倪春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面膜中的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目的 建立护肤品面膜中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醚提取,超声15 min,3 500 r/min离心15 min,提取液过无水硫酸钠脱水,浓缩,残渣用1.0 mL丙酮定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经VF-waxMS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分离后,SIM扫描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在浓度0.1~10 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在0.5~1.5 μg/g添加水平范围内,回收率为90.0%~94.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5.4%;检出限(LOD)为0.01 μg/g,定量限(LOQ)为0.05 μg/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护肤品面膜中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测定.

    作者:朱映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目的 分析一起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成因,为救治患者、控制疫情及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能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采集饮用水、食堂留存的食物样品、病例和对照的肛拭子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 疫情局限于1个班级,49名学生中有15名发病,罹患率为30.61%(15/49).首发病例发病后自行服药继续上课,其后的44~59 h内14名学生陆续发病,主要集中在47~50 h.采集的标本均未分离到肠道致病菌,12份患者肛拭子经荧光定量PCR检测,8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轮状病毒等致泻性病毒核酸阴性;5份健康学生肛拭子(对照)致泻性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该起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由诺如病毒引起,密切接触与气溶胶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作者:蒋艺梅;赵哲;王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自动固相萃取-内标衍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中五氯酚

    目的 建立肉中五氯酚的全自动固相萃取-内标衍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方法.方法 在酸性条件下,将搅碎肉样品中的五氯酚钠转化为五氯酚,经乙酸乙酯∶正己烷(1∶9)混合液提取,提取液以N2吹近干,残渣用2 mL乙腈溶解,经SLC固相萃取柱净化、乙酸酐-吡啶(1∶1)衍生后,取有机相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以MRM多反应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五氯酚在0~200 ng质量范围内的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03 0x+7.85×10-4,相关系数(r)为0.999 6,检出限为0.2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6%~103.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8%~9.35%.结论 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肉制品中痕量五氯酚的检测.

    作者:雍宗锋;曹慧;蔡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时间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关系

    目的 分析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时间与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之间的关系,评价改水工程对氟斑牙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宿迁市5个县区的病区村作为调查地点,监测各个病区的水氟含量,并对病区村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患病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宿迁市5县区病区村改水率为98.8%,改水后儿童氟斑牙检出率8.93%~15.35%.其中泗阳县氟斑牙检出率高,改水前后水氟均值差较大.2007年以前改水地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指数低于2008-2015年改水地区(P<0.01),氟斑牙检出率(12.56%)低于改水时间不足8年地区(15.31%)(P<0.01).结论 改水时间越长,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越低,有效改水可以预防饮水型氟斑牙的发生.

    作者:孙玉平;张明访;章海平;王培桦;张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商丘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ABO、Rh抗原分布

    目的 了解商丘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ABO血型及Rh血型抗原分布情况,为辖区献血管理及稀有血库建立等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3月选择商丘市无偿献血者26 044名,调查人群ABO、Rh抗原表现及基因频率.结果 26 044名无偿献血者ABO血型系统基因频率r>p>q,分别为0.545、0.236和0.218,表型特征O> A> B> AB,分别占30.78%、30.11%、27.35%和11.76%;检出RhD阴性98例,检出率为0.38%,基因频率D和d分别为0.939和0.061;RhD阴性表型分型中,以ccdee和Ccdee为主,分别占53.06%和36.73%;RhD阳性和阴性献血者中,ABO血型构成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血型在ABO血型系统中均匀分布,在遗传上相互独立.

    作者:贾一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3-2016年某妇幼专科医院感染病原谱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某妇幼专科医院感染病原谱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013-2016年,该院共分离病原细菌13 193株,主要来源于分泌物标本(71.61%)、痰液标本(20.30%);革兰阳性菌7 652株(占58.00%),革兰阴性菌5 541株(占42.0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2.8%和40.0%,多重耐药菌(MDR菌)检出率分别为60.25%和52.21%.结论 妇幼专科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细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部分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需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陶墨奎;冯晓丹;曾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5-2016年连云港市农村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农村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方法 2015-2016年,选取连云港市所辖赣榆区、东海县为监测县区,各选取40个村作为监测点,采集农村5~20 cm深处表层土壤,按《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09)、《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1997),进行镉(Cd)、铅(Pb)、铬(Cr)含量分析,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进行评价.结果 2015-2016年,连云港土壤Pb、Cd、Cr平均含量分别为(22.4±7.8)、(0.048±0.028)、(43.8±17.9)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8%、58.3%、40.9%.各监测点Cd、Pb、Cr质量分数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量值和江苏省1990年背景值(P值均<0.05).土壤中Pb、Cr、Cd达到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监测点分别占92.5%、97.5%、100.0%.2016年土壤Pb含量高于2015年,Cd含量低于2015年;东海县土壤Pb含量低于赣榆区,Cr含量高于赣榆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连云港市农村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指标总体安全,处于非污染状态.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差异.

    作者:倪海平;刘彦凯;张学军;徐征东;庄家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江苏省2010-201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江苏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和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6年江苏省麻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江苏省累计报告麻疹病例6 666例,年均发病率为1.19/10万,2015年发病率高(5.69/10万),2012年低(0.06/10万).全省13个设区市均有病例报告;3-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占76.66%);<8月龄儿童和≥15岁成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21.68%、58.62%,以散居儿童占比高(37.80%),其次是农民(占21.47%)和家务及待业人员(占10.91%).主要以无免疫史病例(占46.95%)、免疫史不详(占45.00%)为主,流动人口病例占61.78%,其中≥15岁成人组病例占比(47.30%)低于本地户籍病例(76.92%),<8月龄、8~23月龄病例占比(28.87%、17.68%)均高于本地户籍(10.05%、7.46%).结论 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率,适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补充免疫,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许燕;刘元宝;孙翔;汪志国;汤奋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一起中学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一起中学发生的水痘疫情,分析疫情可能的暴发原因,为防控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确定病例定义,完成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学校共报告水痘30例,罹患率为0.79%.疫情持续61 d,有明显发病高峰,病例教室、宿舍聚集性明显,症状以皮疹<50个为主.疫情发生前,该校师生水痘疫苗接种率仅为38.81%,其中23.98%接种≥2剂次疫苗,42.55%的免疫间隔>5年,病例中突破性水痘病例占96.67%.结论 接触及突破性水痘病例的出现可能是该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应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

    作者:李娜;赵学成;周义红;潘建丽;潘英姿;吴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