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荣;梁水平
随着研究生培养工作要求的逐步提高,使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成为培育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中医系统对于临床研究生的综合临床技能考核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床边考核方法,但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基于此种现状,我们对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研究生毕业考评中采用多站式考核方法,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多站式考核存在可行性,并且相对传统方法存在明显优势.对今后中医院校学生步入实际临床工作、参加执业医师等相关考试大有益处,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郭楠;张宇;刘丽杰;李雁;聂里红;王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面对如今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各自为战的现实,凸显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无序性,要打破这种现状,做好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外衔接,首先要认识到中高职教育在能力培养上的定位.中职阶段要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围绕专业核心技术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分清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也要切合实际对中高职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既要让学生既能在中职学校学有所用,又要为学生进入高职打好基础.因此提出中高职课程体系体外衔接几点思考,让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外衔接更加有序和合理.
作者:李洋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补气活血法与外用外贴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佳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予以补气活血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外用外贴膏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组间Harris积分、生存质量评价(SF-36)评分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Harris积分情况较治疗更好,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结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F-36量表评分与Harris积分情况一致;③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75%,较对照组4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活血法较外贴膏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丹;宋振华;胡建庚;郭永昌;曹玉举;王培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心消渴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冠心消渴安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空腹血糖、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消渴安胶囊能改善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主要症状及指标.
作者:李楠楠;杜廷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王松龄教授应用加减逍遥汤辨治偏头痛之临证经验.偏头痛乃临床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头部偏侧搏动性疼痛为其特征,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王师认为肝郁血虚挟瘀为该病的常见证型,针对此种证型,确立疏肝养血,祛瘀行血,通经止痛的治疗方法.依中医辨证论治之原则,王师参名方逍遥散之组方规律,结合其临床实践,自拟经验方加减逍遥汤,随证遣药,不拘一格,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杨卫卫;王松龄;王爱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案例教学法是我院目前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成熟,并且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我院多年来的案例教学的经验,内容涵盖了案例教学的开展时间、难易度选择、对象选择、案例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过程,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中医内科学的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作者:彭锐;葛昕;吴伟;李荣;吴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8例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力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实验室检查各指标值、轻度肝损伤率、肝损伤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患者免疫功能,逐步减轻其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飞;罗小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并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健骨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cobb角与椎管侵占率方面均比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伤椎前高压缩比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补肾健骨汤与西药结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明显优于单纯利用西药治疗的效果.
作者:朱小荣;梁水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方法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抑郁评定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中医体质量表对32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大血管并发症组的HAMA、HAMD评分及SCL-90量表各因子分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共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存在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各类负性情绪均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者.脑血管并发症组以痰湿体质为主,糖尿病足组以湿热、血瘀二种体质为主.情绪障碍的发生与体质并无明确的相关性.上述结论对早期干预糖尿病患者心理异常提供理论支持及循证依据.
作者:陆逸莹;刘欣燕;陈卉;冯蓓蕾;王长德;陆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我科的慢性骨髓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A组48例,B组44例;A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B组应用西医手术治疗.对比住院时间;骨骼愈合时间;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数值;骨髓炎复发率等4项指标.观察2组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均得到系统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A组:住院时间(31±11)天;骨骼愈合时间(156±22)天;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数值正常时间(53±18)天;骨髓炎复发1例,给以再次手术行骨搬移术治愈.B组:住院时间(39±10)天;骨骼愈合时间(158±21)天;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数值正常时间(65±15)天;骨髓炎复发3例,给以再次手术行骨搬移术治愈.两组在骨骼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4项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时间、骨髓炎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满意,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占洲;陈秀民;常宗伟;伍永权;何龙;周瑾;李晓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糖控制、维生素治疗,隔日对局部伤口进行一次换药,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黄芪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宇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化痰理气口服液的止咳平喘作用以及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实验、磷酸组胺豚鼠引喘方法实验进行化痰理气口服液止咳及平喘作用的研究.采用伊文思蓝实验进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研究.结果 止咳实验显示,本品高剂量能显著延长小鼠引咳潜伏期和减少2 min内的咳嗽次数;平喘实验显示,本品高剂量能明显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本品大剂量及氨茶碱组可减少抽搐跌倒动物数量;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显示,本品大剂量具有抑制乙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结论 化痰理气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止咳平喘的功效,并且抑制乙酸提高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刘素香;陈曦;徐敏妮;吴文平;杨利生;王显著;白丽君;窦建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98例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96例胃癌晚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患者.对照组只采取化疗,实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缓解例数为70例,占71.43%.对照组总缓解例数为50例,占51.02%.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总缓解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存活时间、疾病进展时间和副作用方面,实验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但是并不明显.结论 针对胃癌晚期患者,可以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可以巩固化疗效果,但是在减轻副作用和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有限.
作者:李中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腹泻次数、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立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胆石症已经成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临床上对于结石数量少,直径小,临床症状轻的胆石症仍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王绍明教授治疗临床上常见两种中医分型“痰湿型”和“湿热型”,以藿朴夏苓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收效甚好,现将老师经验分享一、二.
作者:张林;张闯;雷星星;李涛;王绍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乾隆壬申,水澄挢边;杜氏景湘,始创震元.真不二价,松鹤为记;以诚立业,醴泉有源.挑头面货,同行首推;备零星药,力求品全.槟榔百片,附子飞天;称药必准,核方尤严.东浦天宁,陡门慈和;临浦义大,柯桥春元.方赞宝书,药信震元;丸散膏丹,誉满江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带状疱疹中医名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为临床常见病,若治疗不及时,特别是老年体弱患者,少数会遗留有后遗神经痛.查阅相关文献,其病因病机多认为与肝郁化火、过食辛辣厚味、感受火热时毒等“火”、“时毒”有关,但通过临床观察患者发病前后针下的感觉和患者的得气情况,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生是因为“火”、“时毒”太过,和(或)脉络空虚所致,故老年体虚者易患此病且治愈较难;治疗上,笔者用毫针刺、刺络拔罐、艾灸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把自己的浅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乔敏;吴毅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3午6月-2015年6月收治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病患68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病患.对照组34例病患采用瘤体及其增生组织直接整块切除的治疗方法,实验组34例病患围手术期及中药择期瘤体局部病灶切除的联合治疗方法.对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疗效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评判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疗效的评判依据.结果 两组不同治疗方法都达到治愈目的,但是实验组只做瘤体局部病灶切除手术,在技术难度,创伤和术后乳房的外形等方面实验组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多使用在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治疗与诊断当中,对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收效良好,是乳腺纤维腺瘤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临床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强调“补中益气”法在中气不足所致二便异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病案举例,介绍“补中益气”法在中气不足所致二便异常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明确作者的观点.结果 应用“补中益气”法治疗中气不足所致二便异常疾病疗效较佳.结论 运用“补中益气”法,为治疗本病扩宽了思路.
作者:付琳;陈志媛;王随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该课程知识点众多,系统性强,内容相对抽象,且枯燥乏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就如何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教学方法改革上进行了初探.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本文分析了PBL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实施的步骤与方法及相关的评价体系,可为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方法.
作者:田恩伟;晁志;汤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