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拉娜;谢芳;杨寿童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分级在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的120例患者对175个乳腺肿块进行BI‐RADS分级、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检查分析,其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结果:术后经诊断乳腺占位患者175个肿块中有78个恶性、97个良性。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为83.43%、特异性为83.33%、敏感性为83.51%。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为85.14%、特异性为84.62%、敏感性为85.57%。二者联合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为96.00%、特异性为96.15%、敏感性为95.8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分级可明显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
作者:苏林丘;郭鹊晖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 H )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0例纳入本次实验观察,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2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经皮锥颅引流手术,实验组患者采取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方案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与85.00%,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与20.0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来说,给予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手术的应用价值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郑伏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实验组: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效果比对照组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瘤方面,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小,术中出血量低,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冬平;段海静;杨军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对精索静脉曲张合并睾丸萎缩的青少年患者进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随访并评估患者睾丸体积和生育的潜力。方法:选取40例均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伴有睾丸萎缩的青少年患者,进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离断术治疗,对其中34例患者进行现状分析,评估睾丸大小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结果:双侧比较,临床2级患者13例(81.25%)左睾丸体积增加( P=0.01),临床3级患者15例(83.33%)左睾丸体积增加( P=0.02)。27例单侧精索静脉曲张中,23例(85.19%)左睾丸体积增加。7例双侧患者,5例(71.43%)左睾丸体积增加。术后随访2~10年,34例患者29例(85.29%)精子检查正常。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使82.35%的睾丸萎缩患者的睾丸体积明显增大。手术对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治疗有很大的益处。
作者:周振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处理对策。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药房共出现的34例处方调剂差错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差错原因及相关处理对策。结果:通过本次分析发现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种类主要包括:药品数量差错13例,占38.24%;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6例,占17.65%;药品名称、外包装相似发错6例,占17.65%;用法用量差错6例,占17.65%;其他差错3例,占8.82%。导致上述处方调剂差错事件的主要有:药师原因23例,占67.65%;医师原因5例,占14.71%;患者原因3例,占8.82%;环境因素3例,占8.82%。结论: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加强各环节管理,可有效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创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医学教育眼科学实验课案例教学模式,分析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将我校90名眼视光学学生在实验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LBL ),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模式(CBL )。实验课结束后,应用眼科学实验课期末考试试卷、临床技能操作考试、调查问卷的方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的试卷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考试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够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能在分析问题时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作者:刘冬梅;李洋;刘正峰;毕宏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亲环素 A(CyPA)水平变化及其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脉压指数(PPI)、平均动脉压(MAP)等血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入住我院产科明确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产检的正常妊娠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入选对象的SBP、DBP、PP、MAP、PPI、BMI、孕周、年龄等一般指标,留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入选对象血清CyPA水平,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yPA水平与SBP、DBP、PP、MAP、PPI等血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妊娠者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 CyPA 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 CyPA 水平与SBP、DBP、PP、MAP、PPI等血压指标均呈明显正相关(均 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yPA 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与SBP、DBP、PP、MAP、PPI均呈明显正相关,CyPA 水平升高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林小丽;杨阳;张金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儿科多媒体典型病例库可以永久保留典型病例的多媒体资料,应用于儿科临床教学,有利于解决临床教学需求与典型临床病例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可以随时随地满足多层次、多角度的临床教学需要,运用广泛,实用价值高,建立儿科多媒体典型病例库非常有必要。
作者:蔡勇;唐远平;陈德晖;蓝淑玲;黄穗;钟帼钰;郑菊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针在长管骨多发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长管骨多发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行带锁髓内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管骨多发骨折患者行带锁髓内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愈合,还能缩短治疗周期,优化预后,对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苏国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太极拳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80例帕金森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太极拳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两组均干预16周,治疗前、后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运动能力评分、哈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0%,对照组为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B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BS评分和UPDRSⅢ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太极拳治疗早期帕金森病抑郁患者具有积极意义,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同时可减轻抑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忠;彭有敬;郑志雄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舒普深联合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98例小儿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头孢哌酮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普深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7.96%,且在咳嗽咳痰、发热、气促、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普深联合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静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阻塞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肝肾功能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对照组术后进行抗炎、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术前、术后1d、7d进行血肌酐(Cr)、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检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1d、7d血Cr、AST、ALT、γ‐GT、TBIL、DBIL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术后1d和7d AST、γ‐GT、TBIL、DBIL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术后1d、7d血Cr、AST、ALT、γ‐GT、TBIL、D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辅助应用乌司他丁能够有效改善肝肾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扬;陈志添;萨本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综合优质护理对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综合优质护理。搜集患者术后24h及2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SF‐36),记录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比较两组间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h Harris髋关节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 Harris髋关节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后24h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2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综合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也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恢复,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小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依赖于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改变,其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影响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中占据重要地位。当PI3K受到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内外因素刺激后,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导致促进细胞增殖、诱导分化、促进侵袭转移、抑制凋亡、拮抗放化疗的效果。本文就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结构特点、调节过程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耐药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黄锐;陈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股骨干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及分院骨科诊治的8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均少于对照组;随访结果观察组肢体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7.80%( 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对于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失血少、临床效果优良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沙福祥;王友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比较黄柏生品、盐制黄柏及清炒黄柏滋阴及抗痛风作用差异。方法:取黄柏生品、盐制黄柏及清炒黄柏适量制成不同炮制品的水煎煮液,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阴虚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生黄柏组、盐黄柏组、炒黄柏组,观察不同炮制品的滋阴及抗痛风作用。结果:(1)模型组大鼠的血尿酸值及肌酐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阳性组、生黄柏组、盐黄柏组、炒黄柏组血尿酸值及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不同炮制品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组、生黄柏组、盐黄柏组、炒黄柏组致炎后8h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不同炮制品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阳性组、生黄柏组、盐黄柏组、炒黄柏组干预后cAMP、cAMP/cGMP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cGMP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1),不同炮制品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黄柏炮制品均具有滋阴及抗痛风作用,不同炮制方法对黄柏的药效作用影响不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林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内窥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对于小儿鼾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鼾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常规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干预组使用内窥镜联合低温等离子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干预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干预组中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鼾症治疗中,应用内窥镜联合低温等离子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使用中药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同时使用中药内服和熏洗治疗可加速骨折愈合,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吴辉侢;蔡丽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析壮骨活血汤结合手法复位运用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壮骨活血汤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背部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骨活血汤结合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身体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昭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微创旋切技术对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5月通过彩超、钼靶及体检发现的62例多发性乳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8G穿刺针在B超引导下行单一隐蔽性切口乳腺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手术中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为22.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麦默通乳腺病灶微创旋切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的简便手术方式,尤其适合于多发性乳腺肿块的切除。
作者:匡文洋;张建军;邓淑兰;杨信太;龙晓彬;罗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